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裕昌专利>正文

新型管式扭力板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00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旋紧有力矩要求紧固件的新型管式扭力扳手,其技术特征在于采用了联杆结构,杠杆与联杆、联杆与摆锥之间均为球面接触。扳手的主要零件集中装在前壳体内,通过前壳体和后壳体的螺纹配合,扳手可分为两部分。本结构使扳手体积大为缩小,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包装携带。(*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旋紧有力矩要求紧固件的新型管式扭力扳手。普通的管式扭力扳手,由于没有联杆结构,杠杆变力单靠杠杆完成,而杠杆受扳手结构的限制,其阻力臂与动力臂之比值不大。设计扳手时迫使杠杆直径和长度增大,从而使扳手体积增大。由于杠杆过长,扳手的主要零件无法集中装在前壳体内,扳手不能装拆,使包装携带不方便。由于杠杆与摆锥通过销子连接,使加工工艺和装配过程复杂。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管式扭力扳手:扳手内部在杠杆与摆锥之间增加一联杆结构。杠杆与联杆、联杆与摆锥之间均为球面接触,简化了加工工艺和装配过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图。本技术1棘轮头、2杠杆销、3杠杆、4联杆、5摆锥、6顶帽、7弹簧、8轴承、9调整套、10前壳体、11后壳体和12(胶木)手柄等组成。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如附图1所示:杠杆(3)上部与棘轮头(1)焊接,杠杆(3)与摆锥(5)之间有一联杆(4),杠杆(3)通过杠杆销(2)与前壳体(10)活动连接。杠杆(3)与联杆(4)、联杆(4)与摆锥(5)之间均为球面接触。摆锥(5)下端嵌入顶帽(6)内。顶帽(6)可在前壳体(10)内孔上下滑动,-->顶帽(6)下端压在弹簧(7)上,弹簧(7)下端压在轴承(8)上。轴承(8)另一端与调整套(9)接触。杠杆(3)、联杆(4)、摆锥(5)、顶帽(6)、弹簧(7)等零件集中装在扳手前壳体(10)内,而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为螺纹配合。由于联杆(4)上部外园与前壳体(10)内孔活动接触(接触处起杠杆支点作用),联杆(4)和杠杆(3)下部均为圆锥体,与前壳体(10)内孔之间有间隙,故杠杆(3)和联杆(4)可作前后(图示方向)摆动。同时摆锥(5)也能随联杆(4)作摆动。当转动扳手至所需力矩值时,联杆(4)下部撞击前壳体(10),发出“答”的音讯,旋转调整套(9)可以改变弹簧(7)的压缩距离,由其对前壳体(10)的位移来确定预置力矩值。本技术的优点如下:采用了联杆结构,由于联杆(4)起杠杆变力作用,且其阻力臂与动力臂之比值可按设计要求任意加大,不受扳手结构限制,因此使扳手扭矩输入的零件的杠杆变力作用大大增强,从而可大大减小杠杆(3)的直径和长度,同时大大缩小了扳手体积。另外,由于减小了杠杆(3)的直径和长度,可使扳手主要零件集中装在前壳体(10)内。扳手可以通过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的螺纹配合分成两部分,便利了包装和携带。由于杠杆(3)与联杆(4)、联杆(4)与摆锥(5)之间采用了球面接触,代替了过去的销子连接,简化了加工工艺和装配过程。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使用本技术时,将调整套(9)旋转至所需力矩值处(调整套(9)上有沿圆周一圈的刻线,此刻线对前壳体(10)的移动可显示预置力矩值的大小),然后将后壳体(11)套进调整套(9)-->并与前壳体(10)旋紧,手握(胶木)手柄(12)往扭转方向上用力至扳手发出“答”的讯号,即停止用力。停止用力后,扳手各有关零件随即自动恢复原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旋紧有力矩要求紧固件的新型管式扭力扳手,其技术特征在于杠杆(3)和摆锥(5)之间有一联杆(4),杠杆(3)与联杆(4)、联杆(4)与摆锥(5)之间均为球面接触。杠杆(3)、联杆(4)、摆锥(5)、顶帽(6)、弹簧(7)等零件集中装在前壳体(10)内,前壳体(10)和后壳体(11)为螺纹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旋紧有力矩要求紧固件的新型管式扭力扳手,其技术特征在于杠杆(3)和摆锥(5)之间有一联杆(4),杠杆(3)与联杆(4)、联杆(4)与摆锥(5)之间均为球面接触。杠杆(3)、联杆(4)、摆锥(5)、顶帽(6)、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裕昌
申请(专利权)人:韩裕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