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利用和换能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在水下利用海流能通过永磁力来控制机构敲击发声外壳产生低频声音信号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流能驱动的敲击式低频水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人们对现代水声学的研究始于1826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东和法国数学家斯图谟在日内瓦湖展开的测量水中声速的实验。1911年,有人用炸弹作为声源,进行了最初的水下回声探测实验,并成功的记录到海底的回声。可以说,炸弹爆炸的声源是人们应用最早的水下声源。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领域向海洋的不断扩展,人们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水下声源进行广泛的运用。深海地质探测,海洋石油勘探,水下目标探测等领域都用到水下声源。不仅如此,水下声源还广泛的运用于军事水声对抗领域,用来诱骗、干扰敌方声纳及声自导鱼雷的探测,使敌方鱼雷的命中概率从80%降到20%左右,从而保护我方舰艇,提高海军的生存能力。目前,主要的水下声源产生方式有以下6种:炸药爆炸声源、电声换能器声源、参数阵列声源、流体动力式声源、激光声源和等离子体声源。然而主要的水下声源产生方式有以下不足:机械传动 ,能量损失大,海流能利用率低;需要外部能源持续供应的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海流能驱动的敲击式低频水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声换能器包括封闭的发声外壳(2)、敲击装置以及通过磁力与敲击装置配合的海流能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王巨龙,赵海斌,强磊,卓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