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它涉及一种激光频率转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的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频率转换模块机构设置在频率转换模块壳体内,机构箱体的一个侧壁上开有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和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构箱体的另一个侧壁内,且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位于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的上部,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构箱体的内壁底端,且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靠近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一侧的机构箱体内壁底端,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和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机构箱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通量大口径高精度光学元件频率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是真空可控高通量大口径光学聚焦与频率转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波长为1.053 μ m的基频光转换成0.351 μ m的三倍频光。并采用“I类+11类/11类”晶体级联的方式实现高效率、高强度、高稳定、宽带三次谐波转换。目前尚无成熟的装置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的转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的转换,进而提供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包括频率转换模块壳体和频率转换模块机构,频率转换模块机构设置在频率转换模块壳体内,所述频率转换模块机构包括机构箱体、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和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所述机构箱体的一个侧壁上开有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和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构箱体的另一个侧壁内,且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位于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的上部,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构箱体的内壁底端,且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靠近光学兀件拆装法兰窗口一侧的机构箱体内壁底端,倍频调角组 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和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机构箱体内,所述倍频调角组件包括倍频的轴二维镜架、倍频的晶体组件和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设置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的底端侧面上,再将倍频的轴二维镜架设置在机构箱体内,倍频的晶体组件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并且无应力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上,所述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包括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和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的底端侧面上,再将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设置在机构箱体内,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上,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所述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和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的侧壁外端上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的上端,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设置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上,再将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设置在机构箱体内,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上,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大口径倍频的晶体组件、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和第_■混频的晶体组件的闻精度在线调整,每块晶体组件实现在线_■维电动调整运动和一维手动安装调整,一维手动安装调整是绕Z轴用于进行偏振态调整,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能够实现在线纵向,即沿Z轴做电动调整运动;每块晶体二维正交电动调整严格正交且互相独立,正交轴应与组件方形桶壁平行,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尚无成熟的装置实现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的转换装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倍频的晶体组件、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和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可从频率转换模块侧面拆装窗口进行拆装,拆装方便、快捷。3.本专利技术的倍频的晶体组件、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和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的无应力装卡是通过如下环节实现的,以倍频的晶体组件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倍频的晶体组件通过内四点双面夹持到倍频的轴二维镜架上,倍频的晶体组件通过一组对称排布的锁紧钢片将其锁紧到倍频的轴二维镜架上,由于锁紧钢片在螺钉锁紧方向上具有很好的柔性,因此螺钉锁紧力不会导致晶体组件的晶体框产生变形,而在其它方向上锁紧钢片具有高刚性,对定位精度无影响,这种卡紧方式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卡紧可靠、操作方便且无需顾及卡紧力是否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频率转换模块壳体的立体图;图2是频率转换模块机构的立体图;图3是频率转换模块机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后视图;图6是图3沿F-F处的剖视图;图7是图3沿H-H处的剖视图;图8是图4沿K-K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图3的仰视图;图10是频率转换模块机构左视图下部的剖视图;图11是频率转换模块机构右视图中部的剖视图;图12是倍频调角组件和微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包括频率转换模块壳体I和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设置在频率转换模块壳体I内,所述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包括机构箱体3、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和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所述机构箱体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 7,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和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均设置在机构箱体3的另一个侧壁内,且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位于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的上部,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设置在机构箱体3的内壁底端,且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靠近光学兀件拆装法兰窗口 7 —侧的机构箱体3内壁底端,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和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所述倍频调角组件包括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倍频的晶体组件9和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0,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0设置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的底端侧面上,再将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倍频的晶体组件9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 7并且无应力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所述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包括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和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3,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3设置在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的底端侧面上,再将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 7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所述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6、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17和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6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的侧壁外端上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的上端,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17设置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上,再将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 7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本实施方式频率转换装置中的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对倍频、混频晶体的匹配角进行精确调整,实现高效频率转换。每片晶体采用有轴正交二维电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高通量大口径激光频率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频率转换模块壳体(1)和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设置在频率转换模块壳体(1)内,所述频率转换模块机构(2)包括机构箱体(3)、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和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所述机构箱体(3)的一个侧壁上开有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7),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和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均设置在机构箱体(3)的另一个侧壁内,且第一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5)位于倍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4)的上部,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设置在机构箱体(3)的内壁底端,且第二混频的第一微驱动机构(6)靠近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7)一侧的机构箱体(3)内壁底端,倍频调角组件、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和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依次并列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所述倍频调角组件包括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倍频的晶体组件(9)和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0),倍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0)设置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的底端侧面上,再将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倍频的晶体组件(9)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7)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倍频的晶体组件(9)包括倍频晶体和倍频晶体夹持框,倍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倍频晶体夹持框上,所述第一混频调角组件包括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和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3),第一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3)设置在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的底端侧面上,再将第一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1)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穿过 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7)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第一混频的晶体组件(12)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所述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6)、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17)和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第二混频的第二微驱动机构(16)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的侧壁外端上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设置在第二混频的轴二维镜架(14)的上端,第二混频的间距调整电机(17)设置在第二混频的滚动导轨组件(18)上,再将第二混频调角及移动组件设置在机构箱体(3)内,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穿过光学元件拆装法兰窗口(7)并且装卡在倍频的轴二维镜架(8)上,第二混频的晶体组件(15)包括混频晶体和混频晶体夹持框,混频晶体无应力装卡在混频晶体夹持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迎春,于福利,郭永博,卢礼华,张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