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734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薄膜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达到减少混光距离并避免mura的目的,并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薄膜及具有该光学薄膜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直下式背光模组相对于侧入式来讲具有均匀性更高(特别是大尺寸)、局部区域更容易控制调整、具有高对比度和广视角以及成本上更容易做的便宜等优点。在当今成本因素越来越重要的前提下,直下式背光模组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有占有率逐渐赶上的趋势。但是由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缺点是混光距离大,不能做的很薄,使得整机无法做到如侧入式背光模组般美观。现有技术存在一些可将直下式背光模组做得更薄的方案,例如一种是在LED光源上加二次光学 透镜,在扩散板上布网点等方法来减小混光距离;另外一种即是通过不加透镜、运用较多的LED光源的方法,以减小LED间的间距来进行改善(俗称满天星法)。但是以上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混光不足产生的mura (斑点)问题:例如加二次光学透镜,由于设计及工艺上的制约,现在二次光学透镜能满足的Η/P (混光与LED间距的比值)大概在0.25左右,如果要实现再低的Η/P的透镜设计,则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扩散板通过印刷工艺成型,不仅能减小的混光有限,同时由于运用的油墨因素,在色度上也可能导致主观有mura。而满天星法则是通过增加LED数目来达到减小混光的目的的,在成本上也不能做到十分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薄膜,旨在降低减少混光距离的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薄膜,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薄膜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优选地,所述镀膜层每层的光学厚度为光波长的1/4的奇数倍。优选地,所述透明基底的材质包括:PE膜、PET膜或PMMA膜。优选地,所述光学薄膜为若干个,阵列式分布在扩散板上。优选地,所述光学薄膜整张覆盖在所述扩散板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其还包括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的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之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LED相对的表面覆盖有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与LED之间设置光学薄膜,使LED发出的光线,一部分透过该光学薄膜,另外一部分被该光学薄膜反射回背光腔体。由于LED发出的光在向上方向上光能最大,所以通过加上这层光学薄膜可以有效的阻止大量的向上的光线透过扩散板,避免导致主观LED上方亮,四周暗的情况。另外,大部分LED正前的光线被反射回腔体,通过底反射片的雾面反射打散,重新被利用。由于底反射片的雾面反射效果,更多的光经过多次反射后可以从LED之间的区域透过,只要合理调整该光学薄膜的反射率和透过率,即可达到背光均匀发光的效果,从而达到减少混光距离并避免mura的目的。由于光学薄膜的材料成本十分低廉,相对现有技术而言,降低了减少混光距离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至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路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光学薄膜的工作原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学薄膜40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10和设置在背光腔体10外的LED2O和扩散板30,所述光学薄膜40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30与LED20之间,该光学薄膜40包括透明基底41和覆盖在透明41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42,用于将LED20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30,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10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底反射片60以及设置在扩散板30上的增量膜50等光学膜片。LED20为白光LED,或是红,绿,蓝三原色LED,LED20上无需贴二次光学透镜。光线从LED20中发出,首先经过有特定反射率和透过率的光学薄膜40,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一部分光线从光学薄膜40透过,到达上层扩散板30处;另一部分光线在光学薄膜40处反射回背光腔体10,重新被底反射片60反射,经过几次反射与透射过程,逐渐使主观亮度均匀性达到要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学薄膜40包括 透明基底41和覆盖在透明41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42,透明基底41和至少一层镀膜层42可获得特定的反射率和透过率。例如,在光学薄膜40的制作工艺上可以用PE、PET膜或PMMA膜作为基底41,采用真空蒸镀等方式制作(例如可采用光学镀膜的方式,不仅限于蒸镀方式,还可采用包括如离子镀、磁控溅镀等镀膜方式)镀膜层42。目的是将LED发出的光线经过该光学薄膜,只让一部分光线透过光学薄膜40,另外相当一部分被该光学薄膜40反射。该光学薄膜40的反射率由下面推导可得:如图4所示:为一个在折射率为ne的基底41上镀膜之后形成的光学薄膜图,其中用蒸镀方式镀上的单层膜折射率为n,整个光学薄膜在正入射下的反射率R为: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薄膜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每层的光学厚度为光波长的1/4的奇数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底的材质包括:PE膜、PET膜或PMMA膜。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若干个,阵列式分布在扩散板上。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整张覆盖在所述扩散板上。6.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的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7.如权利要求6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每层的光学厚度为光波长的1/4的奇数倍。8.如权利要求7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腔体和设置在背光腔体外的LED和扩散板,所述光学薄膜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与LED之间,包括透明基底和覆盖在透明基底上的至少一层镀膜层,用于将LED发出的光一部分透射至扩散板,另一部分反射回背光腔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