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0668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用于同时检测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包括施力机构、受力机构、反力机构以及标准传感器,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压力传感器的标准装置和拉力传感器的标准装置集为一体,实现了一个设备可以同时用于两种类型传感器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的耗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力传感器的标准装置有很多种,包括压力传感器标准装置或和拉力传感器标准装置,一种设备只能检测一种类型的力传感器,设备的成本比较大,且在检测不同类型的力传感器时,需要频繁更换用于检测的标准装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用于同时检测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包括施力机构、受力机构、反力机构以及标准传感器, 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站; 所述受力机构为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的上方; 所述反力机构为一个方框,所述方框包括上框、下框以及侧框,所述上框设于所述横梁的上方;所述下框设于所述横梁的下方并且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上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承压(拉)结构;所述下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承拉(压)结构;所述承压结构和承拉结构设于所述液压缸的施力方向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压结构上; 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拉结构上; 所述标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压缸和所述下框之间。优选的,所述承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框和横梁的相对面上的承压面;所述承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框和横梁的相对面上的承拉环。优选的,所述承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下框和横梁的相对面上的承压面;所述承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框和横梁的相对面上承拉环。优选的,所述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顶板以及支撑连接所述底座和顶板的立柱;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上框的上方;所述立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侧框形成的平面相交。优选的,所述立柱形成的平面与所述侧框形成的平面相交形成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优选的,所述横梁移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优选的,所述液压站和液压缸的连接油路上还连接有微量补油装置。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压力传感器的标准装置和拉力传感器的标准装置集为一体,实现了一个设备可以同时用于两种类型传感器的检测,本专利技术中的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的耗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液压缸12.液压站13.微量补油装置2.横梁31.上框32.下框33.侧框41.承压面42.承拉环5.标准传感器 61.底座62.顶板63.立柱。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 参见图1,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用于同时检测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包括一施力机构、一受力机构、一反力机构以及一标准传感器5, 施力机构包括一液压缸11和连接液压缸11的一液压站12 ; 受力机构为一横梁2,横梁2设置于液压缸11的上方; 反力机构为一个方框,方框包括一上框31、一下框32以及一侧框33,上框31设于横梁2的上方;下框12设于横梁2的下方并且连接液压缸11 ;上框31与横梁2之间设置一承压结构;下框32与横梁2之间设置有一承拉结构;承压结构和承拉结构设于液压缸11的施力方向上; 承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框31和横梁2的相对面上的两承压面41 ; 承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框32和横梁2的相对面上的两承拉环42。压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 拉力传感器连接于两承拉环42之间; 标准传感器5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下面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检测压力传感器: 第一步:将5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待测压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压力传感器受到一个压力,读出示值为4.9N ; 第二步:将IO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压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压力传感器受到一个压力,读出示值为9.SN ; 第三步:将20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压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压力传感器受到一个压力,读出示值为19.6N ; 第四步:将50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压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压力传感器受到一个压力,读出示值为49N ; 第五步:将标准传感器的示值与待检测压力传感器的示值进行比较,看两者的示值变化是否呈线性关系,如果呈线性关系,则待检测压力传感器是合格的。检测拉力传感器: 第一步:将5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待测拉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拉环42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拉力传感器受到一个拉力,读出示值为4.9N ; 第二步:将IO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拉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拉环42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拉力传感器受到一个拉力,读出示值为9.SN ; 第三步:将20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拉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拉环42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拉力传感器受到一个压力,读出示值为19.6N ; 第四步:将50N的标准传感器放置于11液压缸和下框32之间,将上述待测拉力传感器放置于两承压面41之间,通过液压站12为液压缸11提供动力,液压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下框32带动整个反力机构上升,待测拉力传感器受到一个拉力,读出示值为49N ; 第五步:将标准传感器的示值与待检测拉力传感器的示值进行比较,看两者的示值变化是否呈线性关系,如果呈线性关系,则待检测拉力传感器是合格的。实施例2 参见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还包括一机架,机架包括一底座61、一顶板62以及支撑连接底座61和顶板62的两立柱63 ;液压缸11设置于底座61上;顶板62设置于上框31的上方;两立柱63形成的平面与两侧框33形成的平面相交。两立柱63形成的平面与两侧框33形成的平面相交形成一个150度的钝角和一个30度的锐角。横梁2移动连接于两立柱63上.实施例3 参见图3,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承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框31和横梁2的相对面上的两承压面41 ;承拉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框32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传感器标准装置,用于同时检测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力机构、受力机构、反力机构以及标准传感器,?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液压站;所述受力机构为横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的上方;所述反力机构为一个方框,所述方框包括上框、下框以及侧框,所述上框设于所述横梁的上方;所述下框设于所述横梁的下方并且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上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承压(拉)结构;所述下框与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承拉(压)结构;所述承压结构和承拉结构设于所述液压缸的施力方向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压结构上;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拉结构上;所述标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液压缸和所述下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泽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