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曰专利>正文

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8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包含有上下握柄座的中空体,在下握柄座近接合处内缘壁设细齿部,一置于上下握柄座内的棘轮装置,其接头座角端设单向开放的嵌设空间,枢设一具有和下握柄座细齿部啮合的细齿,一双头套筒可前后倒置装入棘轮装置中,双头套筒前后均可装设双头螺丝刀头,形成上下倒置使用即为正、逆棘轮螺丝刀的功能,无需增设切换开关,不会产生误操作,且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本技术涉及一种靠转动手柄操纵的螺丝刀,特别是一种有棘轮作用的螺丝刀。目前为人工昂贵时代,家用电器、用水管路、门窗或锁具等等的修理,如需请专业人员处理,不仅时间安排不便,而且收费昂贵,因此自行动手维修方式盛行,家中均自备一套手工具、电钻、电锯等等,以供自己维修或制作,而螺丝刀则是维修、制作的基本工具之一,但单一螺丝刀其头和手柄连成一体,操作时,需在手扭转螺丝刀一小段角度后,放手并将手回复原姿势(原角度),再重新握持扭转,如此反复动作,才能将螺钉旋松或锁紧,动作烦杂且费时,为此,有人改进设计如图1、2、3、4所示的棘轮式螺丝刀,利用切换装置1分别控制左右制动销2、3,以切换棘轮4的左右正逆转,换言之,此结构可使如图3所示,将切换棘轮4的左右正逆转,换言之,此结构可供如图3所示,将切换装置1切在右边位置,使螺丝刀逆转,而正转时却形成空转,如此在旋松螺钉时,只需将握持螺丝刀的手,以左右局部角度的扭转,即可产生单向的旋松螺钉,或将切换装置1切在左边位置如图4所示,使螺丝刀可正转,而在逆转时却形成空转,将握持螺丝刀的手,以左右局部角度的扭转,即可产生单向的锁紧螺钉,因而操作极方便。但是,此类棘轮螺丝刀在图2可看出,在棘轮4前端套筒5内插置的螺丝刀头6为二端-->不同型式(十字和一字、可二端相同型式但为不同尺寸),可倒置使用,如为特殊如方形或其他尺寸,需再另外携带,从而增加携带不便,且在握持时常不慎压至切换装置1,引起锁紧或旋松的误操作,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它能轻易达到左右正逆转而不会产生旋松或锁紧的误操作,且携带方便。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上握柄座和一下握柄座连接,棘轮装置和一双头套筒置于其中,双头套筒可前后倒置装入在棘轮装置中,双头套筒的前后均可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上握柄座、下握柄座呈相对称的中空套体,相互套置呈一体状,在上握柄座、下握柄座上下中央分别设有贯穿孔,双头套筒可插置在贯穿孔内,在下握柄座近接合处的内缘壁设有齿状的细齿部;棘轮装置包含有:一接头座呈三角状,在角端设有中空的嵌设空间,嵌设空间呈单向开放,在嵌设空间的开放侧周缘设置有一平面的接抵面,在接头座中央设有上下分别延伸的接管,二接管近端口设有对称状的沟槽,二沟槽之间设一半圆孔;一活动棘齿表面设有和下握柄座的细齿部啮合的细齿,在活动棘齿另一相对端设有圆柱状的枢接部,及一平面状的接抵面,枢接部可由接头座31的嵌设空间下方往上套入枢,接抵面上设有一凸柱;一弹簧装设在接头座的接抵面和活动棘齿的接抵面之间,活动棘齿的接抵面上的凸柱限固弹簧。-->在上握柄、下握柄相接的接合处设有呈梯形状,并以振动高周波熔接机加以接合;在上握柄、下握柄近接合处的外缘壁设有压花的持握部;双头套筒二端分别设有供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的六角窝头,并可同时装设不同尺寸或不同形状,形成双头套筒同时具有四种规格的螺丝刀头,在中央的周缘和接管的沟槽相对位置处设有凸肋,可相互嵌设,在接管的半圆孔相对应处设一钢珠,钢珠可嵌设在接管的半圆孔中,双头套筒形成一端凸出,而另一端隐藏在内。本技术藉双头套筒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可同时装设不同尺寸或不同形状(如十字、一字、方形、特殊形状),以减少需再另外的携带,使螺丝刀携带方便;由于棘轮装置二端的接管中设沟槽及半圆孔,并分别嵌设双头套筒的凸肋和钢珠,使双头套筒呈一端凸出,另一端隐藏在内,握持使用时,末端不会露出干扰使用;接头座的嵌设空间是以单侧形成开放,因此使活动棘齿只能向单一侧活动,形成单一方向的棘轮作用,如反之使用,则使活动棘齿向另一侧活动,形成另一方向的棘轮作用,如此形成正、逆转棘轮螺丝刀,不需要另外增设切换开关,也消除了持握时常不慎压至切换开关产生误操作现象。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传统棘轮式螺丝刀轴测图。图2是传统棘轮式螺丝刀轴测分解图。图3是图1中3-3剖视图。图4是图3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轴测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轴测组合图。图7是图6中6-6剖视图。图8是图6中7-7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用例示意图。参照图5、6、7、8、9,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主要包含有:一上、下握柄座10、20,置于上、下握柄座10、20中的棘轮装置30,和一双头套筒40,双头套筒40可前后倒置装入棘轮装置30中,且双头套筒40的前后均可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50,上、下握柄座10、20呈相对称的中空套体,相互套置后呈一长椭圆的蛋形,在上、下握柄座10、20相接的接合处11、21设呈梯形状,并以振动高周波熔接机加以接合,在上、下握柄座10、20的上下中央分别设有贯穿孔12、22,可供双头套筒40插置在内,在上、下握柄座10、20近接合处11、21的外缘壁设有压花的持握部13、23,在下握柄座20近接合处21的内缘壁设有齿状的细齿部24。棘轮装置30包含有:一接头座31呈三角状,在角端设有中空的嵌设空间311,嵌设空间311呈单向开放,在嵌设空间311的开放侧左侧周缘设置有一平面的接抵面312,在接头座31中央设有上下分别延伸的接管313、314,上方接管313较下方接管314长,二接管313、314近端口设有对称状的沟槽315,二沟槽315之间设置有一半圆孔316;一活动棘齿32表面设有和下握柄座20的细齿部啮合的细齿-->321,在活动棘齿32另一相对端设有圆柱状的枢接部322,及一平面状的接抵面323,枢接部322可以由接头座31的嵌设空间311下方往上套入枢,接抵面323上设有一凸柱324;一弹簧33装设在接头座31的接抵面312和活动棘齿32的接抵面323之间,藉活动棘齿32的接抵面323上的凸柱324将弹簧33限固,以免弹出,弹簧33可供活动棘齿32具有往内一预设距离的压缩,或往外顶承的一定压力。一双头套筒40:二端分别设有六角窝头41,以供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50,可同时装设不同尺寸或不同形状(如十字、一字、方形、特殊形状),形成双头套筒40同时具有四种规格的螺丝刀头50,以减少需再另外携带,及携带不便,在中央的周缘设有和接管313、314的沟槽315相对位置的凸肋42,可相互嵌设,在接管313,314的半圆孔316相对应处设一钢珠43,藉钢珠43嵌设在接管313、314的半圆孔316中,可防止双头套筒40掉出于接管313、314之外。装配时,将三个活动棘齿32的枢接部322从接头座31的嵌设空间311下方往上套入枢固,由于嵌设空间311是以左侧形成开放侧,因此活动棘齿32只能向左侧活动,弹簧33藉由凸柱324限固在接头座31和活动棘齿32的接抵面312、323之间,并藉弹簧33使活动棘齿32具有往内一预设距离的压缩,或往外顶承的一定压力,再将棘轮装置30装设在上、下握柄座10、20内,恰使活动棘齿32的细齿321啮合在下握柄座20的细齿部24,棘轮装置30的接管313、314和上、下握柄座10、20的贯穿孔12、22接合呈同一-->中心,以供二端均装置有双头螺丝刀头50的双头套筒40插入在棘轮装置30的接管313或接管314中,由于接管313、314中设有沟槽315及半圆孔316,分别嵌设双头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包括握柄、棘轮装置和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a、一上握柄座(10)和下握柄座(20)连接,棘轮装置(30)和一双头套筒(40)置于其中,双头套筒(40)可前后倒置装入在棘轮装置(30)中,双头套筒(40)的前后均可 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50);b、上握柄座(10)、下握柄座(20)呈相对称的中空套体,相互套置呈一体状,在上握柄座(10)、下握柄座(20)上下中央分别设有贯穿孔(12、22),双头套筒(40)可插置在贯穿孔(12、22)内,在下握柄座 (20)近接合处(21)的内缘壁设有齿状的细齿部(24);c、棘轮装置(30)包含有:一接头认(31)呈三角状,在角端设有中空的嵌设空间(311),嵌设空间(311)呈单向开放,在嵌设空间(311)的开放侧周缘设置有一平面的接抵面( 312),在接头座(31)中央设有上下分别延伸的接管(313、314),二接管(313、314)近端口设有对称状的沟槽(315),二沟槽(315)之间设一半圆孔(316);一活动棘齿(32)表面设有和下握柄座(20)的细齿部(24)啮合 的细齿(321),在活动棘齿(32)另一相对端设有圆柱状的枢接部(322),及一平面状的接抵面(323),枢接部(322)可由接头的枢接部(322),及一平面状的接抵面(323),枢接部(322)可由接头座(31)的嵌设空间(311)下方往上套入枢,接抵面(323)上设有一凸柱(324);一弹簧(33)装设在接头座(31)的接抵面(312)和活动棘齿(32)的接抵面(323)之间,活动棘齿(32)的接抵面(323)上的凸柱(324)限固弹簧(3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正逆转螺丝刀新结构,包括握柄、棘轮装置和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a、一上握柄座(10)和下握柄座(20)连接,棘轮装置(30)和一双头套筒(40)置于其中,双头套筒(40)可前后倒置装入在棘轮装置(30)中,双头套筒(40)的前后均可装设双头的螺丝刀头(50);b、上握柄座(10)、下握柄座(20)呈相对称的中空套体,相互套置呈一体状,在上握柄座(10)、下握柄座(20)上下中央分别设有贯穿孔(12、22),双头套筒(40)可插置在贯穿孔(12、22)内,在下握柄座(20)近接合处(21)的内缘壁设有齿状的细齿部(24);c、棘轮装置(30)包含有:一接头座(31)呈三角状,在角端设有中空的嵌设空间(311),嵌设空间(311)呈单向开放,在嵌设空间(311)的开放侧周缘设置有一平面的接抵面(312),在接头座(31)中央设有上下分别延伸的接管(313、314),二接管(313、314)近端口设有对称状的沟槽(315),二沟槽(315)之间设一半圆孔(316);一活动棘齿(32)表面设有和下握柄座(20)的细齿部(24)啮合的细齿(321),在活动棘齿(32)另一相对端设有圆柱状的枢接部(322),及一平面状的接抵面(323),枢接部(322)可由接头的枢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曰
申请(专利权)人:张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