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749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主要包括上吸热体、隔热体、内电路骨架、光电探测器组件和下吸热体,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相连,光电探测器组件固定在内电路骨架上,隔热体和上吸热体为圆柱筒形,都从对称平面分为可拆分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可固定在一起。它既有普通金属绝热瓶的隔热、吸热的性能,也能满足光纤束穿过金属绝热瓶时要求末端带接头的光纤束容易穿过而且不能打弯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井下流体光学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下井仪器中,所用金属绝热瓶的隔热体和吸热剂体中心有过电源线及信号线用的圆孔,外部的电源线、信号线通过此孔一根根穿进去,里面需要引出的信号线也通过此孔一根根穿出来,由于电线比较柔软,可随意弯曲,所以,穿线不受任何限制。而如果要贯穿的信号线是光纤束,光纤束不能打弯,打弯会让光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很多,加之光纤束的末端都带有与光电探测器相连的接头,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所以,在有光纤束穿过金属绝热瓶的仪器中,上述常规用金属绝热瓶的使用受到限制,必须研发可以满足光纤束穿过的金属绝热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绝热瓶,能满足光纤束穿过金属绝热瓶时要求末端带接头的光纤束容易穿过而且不能打弯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主要包括瓶体、上吸热体、隔热体、内电路骨架、光电探测器组件和下吸热体,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相连,光电探测器组件固定在内电路骨架上,其特征在于隔热体和上吸热体为圆柱筒形,都从对称平面分为可拆分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可固定在一起。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可拆分的两部分通过平垫圈、弹性垫圈和螺钉紧固,紧固后所述隔热体 和上吸热体的可拆分的两部分间形成可容置光纤束的空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可容置光纤束的空腔为圆柱状空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体使用的材料为隔热性能良好且形状规整的PEEK材料。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用螺钉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通过螺钉相连。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电探测器组件上具有孔,连接螺钉穿过光电探测器组件上的孔并穿过支柱、印制板上的孔,将光电探测器组件拧紧在固定架上,再用螺钉、垫圈和螺母将固定架拧紧在内电路骨架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电探测器组件上的接头可与光纤束组件末端的接头一一对应的旋合。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瓶体的瓶口处设有瓶口接头,可使光纤束从瓶口接头进入到瓶体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瓶体的圆形外径为Φ73ι πι,内径为C>63mm ;由于隔热体与上吸热体从对称平面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用螺钉连接,安装光纤束时,先把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上半部分拿开,然后把光纤束在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下半部分的半圆柱状空腔中放好,把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对应合好,再用螺钉将上下部分连接起来,安装方便,避免了普通金属绝热瓶可能导致的光纤束打弯及光纤接头不易穿过穿线孔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绝热瓶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绝热瓶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沿C-C方向剖视图。图5光纤束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光纤束I、瓶口接头2、隔热体3(—分为二)、瓶体4、上吸热体5(—分为二)、内电路骨架6、光电探测器组件7、连接螺钉8、支柱9、印制板10、固定架11、下吸热体12、螺钉13、平垫圈14、弹性垫圈15、螺钉I 16、光纤束接头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的结构如下上吸热体5 (—分为二)与内电路骨架6用螺钉13相连,内电路骨架6与下吸热体12用3个螺钉13 (均布)相连;用四个连接螺钉穿过光电探测器组件7中的四个孔,并穿过支柱9、印制板10上的四个孔,将光电探测器组件7拧紧在固定架11上,再用两副螺钉、垫圈和螺母将固定架11拧紧在内电路骨架6上。光电探测器组件7是在一圆盘上均布12组滤光片及光电探测器,滤光片和光电探测器一一对应。光纤束组件I (十二根)末端的接头与光电探测器组件7上的十二个接头一一对应的旋合,具体的,光纤束接头是与光电探测器组件7上的探测器螺帽相连接。如图3所示,瓶口接头2和隔热体3 (—分为二)之间以及隔热体3和上吸热体5(一分为二)之间都通过此种形式用螺钉13相连。如图4所示,隔热体3的上半部分和上吸热体5的上半部分用平垫圈14、弹性垫圈15、螺钉I 16与其下半部分连接紧固。如图5所示,光纤束I由十二根含保护壳的光纤组成,每根光纤的末端是光纤束接头17。安装顺序如下将隔热体3的下半部分与瓶口接头2用螺钉13相连,将上吸热体的下半部分与隔热体3的下半部分用螺钉13相连,将内电路骨架6与上吸热体5的下半部分用螺钉13相连,内电路骨架6与下吸热体12用三个螺钉13连接,用四个连接螺钉穿过光电探测器组件7中的四个孔,并穿过支柱9、印制板10上的四个孔,将光电探测器组件7拧紧在固定架11上,再用两副螺钉、垫圈和螺母将固定架11拧紧在内电路骨架6上。这时,光纤束I (十二根)通过瓶口接头2、隔热体3、吸热体5的中心孔,穿过内电路骨架6的大孔,与光电探测器组件7上的探测器螺帽一一对应的旋合。此时,将隔热体3的上半部分和上吸热体5的上半部 分用平垫圈14、弹性垫圈15、螺钉I 16与其下半部分连接紧固,并用螺钉13将瓶口接头2和隔热体3连接,用螺钉13将隔热体3和上吸热体5连接,用螺钉13将上吸热体5和内电路骨架6连接,再将组装好的组件装入瓶体4内,用螺钉13 (三个)将瓶体4与瓶口接头2连接固定,装配工作完成。由于隔热体3和上吸热体5都从对称平面分为可拆分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可固定在一起,因此使光纤束I的安装方便,避免了从普通金属绝热瓶的不可拆卸的孔中穿过时因光纤束接头17影响不易穿过并且容易打弯的问题,减少了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吸热体、隔热体、内电路骨架、光电探测器组件和下吸热体,所述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相连,光电探测器组件固定在内电路骨架上,隔热体和上吸热体都从对称平面分为可拆分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可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可拆分的两部分通过平垫圈、弹性垫圈和螺钉紧固,紧固后所述隔热体和上吸热体的可拆分的两部分间形成可容置光纤束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容置光纤束的空腔为圆柱状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体使用的材料为隔热性能良好且形状规整的PEEK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用螺钉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通过螺钉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组件上具有孔,连接螺钉穿过光电探测器组件上的孔并穿过支柱、印制板上的孔,将光电探测器组件拧紧在固定架上,再用螺钉、垫圈和螺母将固定架拧紧在内电路骨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组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贯穿光纤束的金属绝热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吸热体、隔热体、内电路骨架、光电探测器组件和下吸热体,所述上吸热体与内电路骨架相连,内电路骨架与下吸热体相连,光电探测器组件固定在内电路骨架上,隔热体和上吸热体都从对称平面分为可拆分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可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