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641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装置以及用于辅助该发光装置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件,该散热件具有卡合件及位于该卡合件下方的抵接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抵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供该发光装置卡合于其中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通过卡合件与抵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形成供发光装置卡合于其中的卡槽,从而使得发光装置可稳固、快速地与散热装置装配于一起,而无需如现有背光模组中通过螺钉将发光装置与散热装置装配于一起,如此,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可节省人工锁附螺丝的工时,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又可避免由于装配不规范而导致的发光装置翘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电子设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液晶电子设备的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晶显示设备,如液晶电视等一般都具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散热铝条、灯条、反射片及导光板等构件,其中,散热铝条与灯条相连接,用于辅助该灯条进行散热以保护灯条不受其自身产生的热量损害。现有技术中,灯条与散热铝条之间通常都是采用螺钉实现相互连接的,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人工锁附多个螺丝,不仅耗费工时,还容易由于装配不标准而造成螺丝歪斜,使得灯条内部产生应力而发生翘曲,进而造成光学及画面上的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实现其散热装置及其发光装置可快速、简便地组装于一起,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并降低背光模组的受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装置以及用于辅助该发光装置散热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件,该散热件具有卡合件及位于该卡合件下方的抵接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抵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供该发光装置卡合于其中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卡合件包括对应所述发光装置的主体及由该主体朝向所述发光装置一侧延伸而出的卡合部,所述抵接件包括位于该卡合部下方的抵接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抵接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装置沿平行该主体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卡合件还包括由所述卡合部朝向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延伸而出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主体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装置沿垂直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抵接件还包括由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卡合部的一侧延伸而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主体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装置沿垂直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卡合件还包括由所述卡合部朝向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延伸而出的阻挡部,所述抵接件还包括由所述抵接部朝向所述卡合部的一侧延伸而出的配合部,所述阻挡部、所述配合部及所述主体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发光装置沿垂直所述主体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抵接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阻挡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槽部及开口部,所述槽部由所述主体、所述卡合部及所述抵接部围合形成,所述开口部由所述阻挡部及所述配合部相配合形成,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卡合于所述槽部中的电路板及电连接至该电路板并卡合于所述开口部中的灯条。优选地,所述抵接件的长度小于所述卡合件的长度,所述卡合件与所述抵接件的一端部相平齐,另一端 部相错开。优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电路板一端的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抵接件的端部相抵接。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电子设备。本技术的背光模组通过卡合件与抵接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形成供发光装置卡合于其中的卡槽,从而使得发光装置可稳固、快速地与散热装置装配于一起,而无需如现有背光模组中通过螺钉将发光装置与散热装置装配于一起,如此,则本技术的背光模组可节省人工锁附螺丝的工时,提高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又可避免由于装配不规范而导致的发光装置翘曲的问题,有利于消除背光模组的质量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背光模组10设置于一液晶电子设备如液晶电视中,用于产生背光光线以使液晶电子设备能够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10包括发光装置100、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散热装置200、背板300及其他构件,如螺接件400等。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示意,在图1中略去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棱镜片、边框等构件,而仅示出发光装置100、散热装置200、背板300以及用于将散热装置200与背板300组装于一起的螺接件400。发光装置100用于作为光源而提供背光光线,包括电路板110、灯条120以及端子130。灯条120电连接至电路板11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LED灯。端子130电连接至电路板110,用于实现电路板110与其他构件之间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10大致呈L形,包括宽度较小的主体部分以及宽度较大的连接部,端子130设置于电路板110的连接部上。进一步参考图3,其为散热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散热装置200对应发光装置100而设置,用于实现发光装置100的卡合定位并同时辅助发光装置100散热。散热装置200大致呈L型设置,包括本体210以及大致垂直连接至本体210的散热件220。散热件220对应发光装置100,包括卡合件221以及长度略短于卡合件221的抵接件222。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221与抵接件222之间的长度差略大于发光装置100的端子130的长度。卡合件221包括主体221a、卡合部221b以及阻挡部221c,其中,主体221a大致呈板状设置并与发光装置100的电路板120相对应;卡合部221b由主体221a朝向发光装置100的一侧垂直延伸而出并位于主体221a远离本体210的一端;阻挡部221c由卡合部221b朝向抵接件222的一侧延伸而出并位于卡合部221b远离主体221a的一端。抵接件222位于卡合件221的下方,其一端部与卡合件221的一端部相对齐,而另一端部则与卡合件221的另一端部相互错开,用于与卡合件221相配合以形成供发光装置100卡合于其中的卡槽。抵接件222大致呈L型设置,包括抵接部222a以及配合部222b,其中,抵接部222a间隔设置于卡合部221b的下方,与卡合部221b相对应并大致与卡合部221b相平行,如此,则抵接部222a与卡合部221b可相互配合以限制发光装置100于平行主体221a的方向上的移动。配合部222b由抵接部222a朝向卡合部221b的一侧垂直延伸而出,与阻挡部221c相对应并相间隔,如此,则主体221a、阻挡部221b及配合部222b可相互配合以限制发光装置100于垂直主体221a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200还包括导热胶230。导热胶230设置于卡合件221与抵接件222所形成的卡槽中,并与主体221a朝向发光装置100的一侧相贴合,用于将发光装置100产生的热量导引至卡合件221。背板300大致呈L型设置,设置于散热装置200的外侧,用于对整个背光模组10的其他构件其支撑及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背板300可通过螺接件400与散热装置200的本体210组装于一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背板300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至散热装置 200。当卡合件210及抵接件222相互配合之后,抵接部222a位于卡合部221b的下方并与主体221a朝向发光装置100的一侧相贴合,配合部222b位于阻挡部221c下方并与阻挡部221c相间隔,此时,抵接部222a、卡合部221b以及主体221a三者围合形成槽部,而阻挡部221c则与配合部222b相互配合形成开口部,开口部与槽部相连通,从而形成可供发光装置100卡合于其中的卡槽。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发光装置以及用于辅助该发光装置散热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件,该散热件具有卡合件及位于该卡合件下方的抵接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抵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供该发光装置卡合于其中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