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出水管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5872 阅读:4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龙头出水管构造,包括金属外管及安装于内的软管组及接头座;软管组更包括软管及两端衔接的入水接头及出水接头;组装时,软管组以出水接头自金属外管第一端穿入至第二端,并通过入水接头上的凸点嵌扣定位于金属外管第一端的凹槽内,确保软管组不脱离金属外管,之后,可将接头座穿过入水接头后旋转90度,而垂挂定位于入水接头上,确保其不从入水接头上脱落,而可利用螺栓将接头座锁固于金属外管第二端上,故整体组装简易、快速且牢靠;另软管组与接头座可以塑料材料制作,构成完整的通水构件,同时将金属外管隔绝于外,使其不与水接触,可避免金属材料产生铅污染,金属外管可以非铜材料制成,以大幅地降低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出水管构造
技术介绍
现有水龙头出水管大多以全铜材料铸造成型,其缺点在于全铜材料成本高,且铜材料比重较高,增加装载运送成本。含铅量高,不符合卫生及环保诉求。中国大陆公告号CN201606557U技术专利,虽揭示有一种利用填充体和外壳组成的复合水龙头壳体,有别于完全以铜材料制成的水龙头,但该复合结构主要系应用于洗脸盆、浴缸中的水龙头本体,而非应用于水龙头的出水管。其次,填充体上的进水孔、出水孔及通水道,除了加工不易,加工成本也高。另外,虽可在其通水道内插入水道管,但因挠性的软质皮管或塑料管两端,依其组装方法与结构,并无法紧密牢靠地衔接于进水孔及出水孔,故容易有漏水及脱落的情形,实施上有其困难性。如以铜管或铝管取代软质皮管,虽然可以改善衔接问题,但因铜管或铝管不具挠性或挠性差,而不适用于大角度弯曲的通水道。其填充体的通水道口部虽安装有螺纹嵌件,但该填充体是以水泥、碳酸钙或石膏制造而成,导致螺纹嵌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与填充体产生松动,甚至造成渗漏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材料成本、避免铅污染以及整体体组装简易、快速和牢靠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出水管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间的安装通道;所述第一端靠近开口处内周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端靠近开口处边侧设置有连结基座;软管组,包括软管,具有通水道、入水端及出水端;入水接头,组装衔接于所述入水端,其外周壁成型有至少一卡块;出水接头,组装衔接于所述出水端,其外周壁成型有至少一凸点;所述软管组从所述金属外管第一端穿入,使其出水接头得以经由所述安装通道到达第二端处,并通过所述出水接头的凸点嵌扣定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凹槽内,使所述软管组定位于所述金属外管内;接头座,其内部具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间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万红唐小毛倪耀辉夏俊涛潘庭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成霖洁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