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户铰接装置,包括相互铰接设置的窗框铰接板、窗板辅助板和连接板,窗框铰接板一侧设长通孔,窗板辅助板一侧设有嵌入长通孔突柱,窗板辅助板靠突柱的一侧与连接板铰接设置,连接板中部弯折,弯折处设有连接板缺槽,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缺槽相应位置处弯折,并在窗板辅助板弯折处设置窗板缺槽,连接板缺槽与窗板缺槽相互卡合设置,形成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的交错设置,连接板远离其与窗框铰接板铰接处设有一呈“L”型的窗臼,窗臼上设有至少3个铆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利用窗板辅助板与窗框铰接板以及连接板之间的铰接相对滑动,实现窗户的开合,这种铰接装置设置在窗户上,有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安装效果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铰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窗户铰接装置。
技术介绍
门窗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建筑中用于将光线和空气引入的开启装置,现有的窗户一般包括安装在建筑物上的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上的窗板,窗板内安装有透明玻璃,窗板通过铰接的方式铰接在窗框上,现有的窗户铰接装置固定效果差,长期使用会有窗户下垂的现象,不仅影响门窗的美观,而且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强的窗户铰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窗户铰接装置,包括窗框铰接板、窗板辅助板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与窗板辅助板铰接设置,所述的窗框铰接板的一侧设有长通孔,所述的窗板辅助板的一侧设有嵌入长通孔并可在长通孔内作往复运动的突柱,所述的窗板辅助板靠突柱的一侧与连接板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板与窗板辅助板的铰接处设置在窗板辅助板背离突柱的一侧,所述的连接板中部弯折并在弯折的中部设置连接板缺槽,所述的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缺槽相应位置处弯折,并在窗板辅助板弯折处设置窗板缺槽,所述的连接板缺槽与所述的窗板缺槽相互卡合设置,形成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的交错设置,所述的连接板远离其与窗框铰接板铰接 处设有一呈“L”型的窗臼,所述的窗臼上设有至少3个铆接孔。作为优选,所述的窗臼包括窗臼横板和窗臼竖板,所述的窗臼竖板背离窗臼横板的一侧设有窗白铰接块,所述的铰接块内设有安装螺孔,所述的安装螺孔竖直设置。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使窗户的安装更加牢固。作为优选所述的窗臼竖板上设有竖直卡槽。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利用竖直卡槽对窗户进行辅助的固定,固定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包括连接板本体,连接板本体与窗板辅助板铰接设置,连接板本体远离其与窗板辅助板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弯折片,所述的连接板弯折片朝窗框铰接板弯折,所述的连接板弯折片远离连接板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安装部,所述的连接板安装部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铰接设置,所述的连接板本体与窗框铰接板之间形成供窗板辅助板伸入的连接板铰接空间。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连接板可以与窗板辅助板交错设置,在关上窗户时,可以利用连接板和窗板辅助板自身的空间收回连接板和窗板辅助板,将连接板与窗板辅助板以及窗框铰接设置较小的空间内,空间结构更加紧凑。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弯折片的宽度为8-llmm。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将连接板弯折片处的宽度增加,可以有效加强连接板弯折片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窗板辅助板包括辅助板第一分板,所述的辅助板第一分板的一端伸入连接板与窗框铰接板之间,所述的突柱设置在辅助板第一分板靠窗框铰接板的一侦U,所述的辅助板第一分板远离突柱的一端设有辅助板弯折片,所述的辅助板弯折片朝连接板方向弯折,所述的辅助板弯折片远离辅助板第一分板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板第二分板,所述的辅助板第二分板远离辅助弯折片的一端设有供滑块设置的铆接孔。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窗板辅助板被分隔成两个分板,由于辅助板弯折的辅助板弯折片的设置,辅助板第一分板与辅助第二分板分别分板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在将连接板同样设置后,将连接板与窗板辅助板交错设置,这样可实现将窗户关闭时,连接板、窗板辅助板均回到窗板辅助板的下方,共同设置在一较小的空间内,保证窗户关闭时的平整美观。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板弯折片的宽度为8-llmm。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将连接板弯折片处的宽度增加,可以有效加强连接板弯折片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窗框铰接板靠长通孔的一侧设有竖直的窗框辅助安装板。采用上述的优选方案后,起到对窗框铰接板与窗框的辅助固定作用,使窗框铰接板与窗框的固定安装更加牢固。本技术的窗户铰接装置利用窗板辅助板与窗框铰接板以及连接板之间的铰接相对滑动,实现窗户的开合,这种铰接装置设置在窗户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提高了窗户的安装效果,提高了门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窗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窗框铰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窗板辅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是一种窗户铰接装置,包括窗框铰接板1、窗板辅助板2和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窗框铰接板I与窗板辅助板2铰接设置。窗框铰接板I的一侧设有长通孔11,窗框铰接板I靠长通孔11的一侧设有竖直的窗框辅助安装板12,窗框辅助安装板12上上窗框辅助安装板安装孔121。窗板辅助板2的一侧设有嵌入长通孔11并可在长通孔11内作往复运动的突柱21,窗板辅助板2靠突柱21的一侧与连接板3铰接设置,连接板3与窗板辅助板2的铰接处设置在窗板辅助板2背离突柱21的一侧,连接板3中部弯折并在弯折的中部设置连接板缺槽31。窗板辅助板2与连接板缺槽31相应位置处弯折,并在窗板辅助板2弯折处设置窗板缺槽22。连接板缺槽31与窗板缺槽22相互卡合设置,形成窗板辅助板2与连接板3的交错设置,连接板3远离其与窗框铰接板I铰接处设有一呈“L”型的窗臼4,窗臼4上设有3个铆接孔411。窗臼4包括窗臼横板41和窗臼竖板42,三个铆接孔411设置在窗臼横板41上,窗臼竖板42背离窗臼横板41的一侧设有窗白铰接块43,铰接块43内设有安装螺孔431,安装螺孔431竖直设置。窗臼竖板41上设有竖直卡槽411。连接板3包括连接板本体32,连接板本体32与窗板辅助板2铰接设置,连接板本体32远离其与窗板辅助板2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弯折片33,连接板弯折片33朝窗框铰接板I弯折,连接板弯折片33远离连接板本体3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安装部34,连接板安装部34与窗框铰接板I铰接设置,连接板本体32与窗框铰接板I之间形成供窗板辅助板2伸入的连接板铰接空间35。连接板弯折片33的宽度为9mm。窗板辅助板2包括辅助板第一分板23,辅助板第一分板23的一端伸入连接板3与窗框铰接板I之间,突柱21设置在辅助板第一分23板靠窗框铰接板I的一侧,辅助板第一分板23远离突柱21的一端设有辅助板弯折片24,辅助板弯折片24朝连接板3方向弯折,辅助板弯折24片远离辅助板第一分板23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板第二分板25,辅助板第二分板25远离辅助弯折片24的一端设有供滑块设置的铆接孔251。辅助板弯折片的宽度为9mm。工作时,开启窗户,安装在窗臼4上的窗户也带动窗臼4转动,窗板辅助板2绕其与连接板3的铰接处转动, 突柱21在长通孔11内滑动,即实现了窗户的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窗户铰接装置,包括窗框铰接板、窗板辅助板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与窗板辅助板铰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的一侧设有长通孔,所述的窗板辅助板的一侧设有嵌入长通孔并可在长通孔内作往复运动的突柱,所述的窗板辅助板靠突柱的一侧与连接板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板与窗板辅助板的铰接处设置在窗板辅助板背离突柱的一侧,所述的连接板中部弯折并在弯折的中部设置连接板缺槽,所述的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缺槽相应位置处弯折,并在窗板辅助板弯折处设置窗板缺槽,所述的连接板缺槽与所述的窗板缺槽相互卡合设置,形成窗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户铰接装置,包括窗框铰接板、窗板辅助板和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与窗板辅助板铰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铰接板的一侧设有长通孔,所述的窗板辅助板的一侧设有嵌入长通孔并可在长通孔内作往复运动的突柱,所述的窗板辅助板靠突柱的一侧与连接板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板与窗板辅助板的铰接处设置在窗板辅助板背离突柱的一侧,所述的连接板中部弯折并在弯折的中部设置连接板缺槽,所述的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缺槽相应位置处弯折,并在窗板辅助板弯折处设置窗板缺槽,所述的连接板缺槽与所述的窗板缺槽相互卡合设置,形成窗板辅助板与连接板的交错设置,所述的连接板远离其与窗框铰接板铰接处设有一呈“L”型的窗臼,所述的窗臼上设有至少3个铆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林聪慧,叶万会,谢夏志,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亚尔门窗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