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雯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框架式建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78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20
一种新型框架式建筑支架,该建筑支架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的支撑柱(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的两根的支撑柱(2)构成人字形结构,其顶夹角θ为45°~7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涉及框架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种类繁多,其中框架式结构由于具有: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等优点,从而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框架式结构也存在不少缺点,如:(1)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故抗震特性差;(2)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框架式建筑支架,该建筑支架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内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的支撑柱(2)构成人字形结构,其顶夹角θ为45°~7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雯婷杨永菊
申请(专利权)人:毛雯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