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3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它涉及一种取套施工用防喷器。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同一时间只能封一种尺寸的管柱和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双闸板结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密封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侧壁上的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的外侧;闸板与闸板轴之间采用T型槽T型头的插装连接方式,所述下闸板(4)的厚度h增加25-3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现场适用性,确保取套施工安全生产,进一步拓展了取换套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同一时间只能封一种尺寸的管柱和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套施工用防喷器。
技术介绍
在修井施工中,取换套技术是在裸眼内修复套损井的技术,也是目前修复套损井最彻底、应用较为广泛的大修技术。但在异常高压区和浅气区取换套施工普遍存在着井喷不安全因素,闸板防喷器可有效防止井喷,保证施工安全。取套施工井筒内多种尺寸的管柱同时存在,但目前所有型号的液压半封闸板防喷器同一时间只能封一种尺寸的管柱,而且都是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不能满足取套施工井控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在同一时间只能封一种尺寸的管柱和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本技术为双闸板结构,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两个上闸板、两个下闸板、两个上闸板轴和两个下闸板轴,两个上闸板和两个上闸板轴置于上壳体内,两个下闸板和两个下闸板轴置于下壳体内,上壳体固定于下壳体的上方,它还包括上闸板门和下闸板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上闸板出口和下闸板出口,上闸板门和下闸板门分别密封固定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侧壁上的上闸板出口和下闸板出口的外侧;上闸板上与上闸板轴的连接端开有一号T型槽,上闸板柚上与上闸板的连接端固设有一号T型头,上闸板轴上的一号T型头与上闸板上的二号T型槽插装连接;所述下闸板的厚度h增加25-30mm,下闸板上与下闸板轴的连接端开有二号T型槽,下闸板轴上与下闸板的连接端固设有二号T型头,下闸板轴上的二号T型头与下闸板上的二号T型槽插装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闸板时,先将闸板门拆卸下来,由于闸板与闸板轴之间通过T型槽与T型头连接,然后将闸板从闸板轴上拆卸下来,最后通过闸板门从壳体内取出闸板,不用拆卸油缸,不动油路系统,从而避免了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所造成的堵塞油路系统,毁坏设备的问题;同时,由于下闸板的厚度h增加了25-30mm,因而强度增加,下闸板可承重80吨。实际操作时,先将直径大的管柱用下闸板封住,并将大直径管柱坐在下闸板上,然后用上闸板封住直径小的管柱,从而实现同时密封两个环空的井口控制(如图4所示)。本技术具有较高的现场适用性,确保取套施工安全生产,进一步扩展了取换套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同一时间只能封一种尺寸的管柱和从闸板轴一侧更换闸板的问题,本技术即可用于取套施工也可用于侧斜井和钻井施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密封两个环空时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图2的I部放大图,图6是图2的I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4)本实施方式为双闸板结构,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两个上闸板3、两个下闸板4、两个上闸板轴5、两个下闸板轴6、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两个上闸板3和两个上闸板轴5置于上壳体1内,两个下闸板4和两个下闸板轴6置于下壳体2内,上壳体1固定于下壳体2的上方,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密封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侧壁上的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的外侧;上闸板3上与上闸板轴5的连接端开有一号T型槽3-1,上闸板柚5上与上闸板3的连接端固设有一号T型头5-1,上闸板轴5上的一号T型头5-1与上闸板3上的二号T型槽3-1插装连接;所述下闸板4的厚度h增加50-100mm,下闸板4上与下闸板轴6的连接端开有二号T型槽4-1,下闸板轴6上与下闸板4的连接端固设有二号T型头6-1,下闸板轴6上的二号T型头6-1与下闸板4上的二号T型槽4-1插装连接,它还包括四个油缸9,四个油缸9的活塞9-1分别和两个上闸板轴5和两个下闸板轴6固定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别开设有与油缸9的关闭腔9-2和开启腔9-3连通的油路。本技术通过液压控制,实现闸板的开关。当液压油进入关闭腔9-2后推动活塞9-1带动闸板向井口移动,实现关井;当液压油进入开启腔9-3后推动活塞9-1带动闸板向远离井口方向移动,打开闸板。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图4)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是两个,所述上壳体1侧壁上开有两个上闸板出口1-1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下壳体2的侧壁上开有两个下闸板出口2-1且分别设置在下壳体2侧壁的左、右两侧。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针对于左、右闸板分别开有闸板门,使得更换闸板的工作更加易于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5、图6)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在于它增加了四个密封圈10,所述上闸板门7与上壳体1的安装面上开有一号密封圈安装槽7-1,下闸板门8与下壳体2的安装面上开有二号密封圈安装槽8-1,四个密封圈10分别置于两个上闸板门7上的一号密封圈安装槽7-1和两个下闸板门8上的二号密封圈安装槽8-1内。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本实施方式通过密封圈10实现闸板门与壳体间的密封。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1-图4)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不同点在于所述上闸板3的内径R1的尺寸可为27/2″、5″或51/2″;下闸板4的内径R2的尺寸为75/8″或85/8″。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当井内管柱尺寸发生变化时,通过闸板门更换相应尺寸的闸板,实现对5种尺寸管柱的密封,从井控工艺上满足封多种尺寸管柱的要求。权利要求1.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它为双闸板结构,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两个上闸板(3)、两个下闸板(4)、两个上闸板轴(5)和两个下闸板轴(6),两个上闸板(3)和两个上闸板轴(5)置于上壳体(1)内,两个下闸板(4)和两个下闸板轴(6)置于下壳体(2)内,上壳体(1)固定于下壳体(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密封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侧壁上的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的外侧;上闸板(3)上与上闸板轴(5)的连接端开有一号T型槽(3-1),上闸板柚(5)上与上闸板(3)的连接端固设有一号T型头(5-1),上闸板轴(5)上的一号T型头(5-1)与上闸板(3)上的二号T型槽(3-1)插装连接;所述下闸板(4)的厚度h增加25-30mm,下闸板(4)上与下闸板轴(6)的连接端开有二号T型槽(4-1),下闸板轴(6)上与下闸板(4)的连接端固设有二号T型头(6-1),下闸板轴(6)上的二号T型头(6-1)与下闸板(4)上的二号T型槽(4-1)插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是两个,所述上壳体(1)侧壁上开有两个上闸板出口(1-1)且分别设置在上壳体(1)侧壁的左、右两侧,所述下壳体(2)的侧壁上开有两个下闸板出口(2-1)且分别设置在下壳体(2)侧壁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其特征在于它增加了四个密封圈(10),所述上闸板门(7)与上壳体(1)的安装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取套用双孔径密封承重防喷器,它为双闸板结构,它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两个上闸板(3)、两个下闸板(4)、两个上闸板轴(5)和两个下闸板轴(6),两个上闸板(3)和两个上闸板轴(5)置于上壳体(1)内,两个下闸板(4)和两个下闸板轴(6)置于下壳体(2)内,上壳体(1)固定于下壳体(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侧壁上分别开有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上闸板门(7)和下闸板门(8)分别密封固定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侧壁上的上闸板出口(1-1)和下闸板出口(2-1)的外侧;上闸板(3)上与上闸板轴(5)的连接端开有一号T型槽(3-1),上闸板柚(5)上与上闸板(3)的连接端固设有一号T型头(5-1),上闸板轴(5)上的一号T型头(5-1)与上闸板(3)上的二号T型槽(3-1)插装连接;所述下闸板(4)的厚度h增加25-30mm,下闸板(4)上与下闸板轴(6)的连接端开有二号T型槽(4-1),下闸板轴(6)上与下闸板(4)的连接端固设有二号T型头(6-1),下闸板轴(6)上的二号T型头(6-1)与下闸板(4)上的二号T型槽(4-1)插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中孝潘义军赵恩远谷洪文田友仁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