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倒锥上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10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倒锥上油轮,轮外径为45-65mm,轮轴径为16-25mm,轮宽为25-40mm,上油面由两锥面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构成,两锥面成2°-10°的锥角,存油面宽6-12mm;转角是圆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纤维添加润滑油时,主要由上油面给纤维单丝或丝束上油,上油轮两锥面向内倾斜,能够促使上油轮转动过程中将油剂向当中的存油面会集,提高高速纺丝中纤维单丝或丝束表面的上油效果,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纤维丝或丝束不易脱离上油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倒锥上油轮
本技术涉及一些纺丝机械中的纤维单丝或丝束的润滑油轮。
技术介绍
通常,纺丝机械中的纤维润滑油轮为中心留有轴孔的圆柱体,上油面为圆柱面或平面,上油面上不能存油或将润滑油积聚,甚至导致润滑油向两油轮侧面泄漏,污染其它生产设备,纺丝机械在现有的工况条件下运行单丝或丝束的上油效果将会有所下降。200720129082.5化纤上油轮、辊,属于化学纤维熔融纺丝机化纤上油轮、辊
,组成包括导油体、封头、密封粘结剂、轴孔、储油仓和紧固螺丝等。导油体为两端带凹槽的筒形体,封头用密封粘结剂镶嵌在导油体两端凹槽内,中间为储油仓,储油仓储油性能好。导油体微气孔分布均匀,渗油性好,油膜形成均匀,有利于化纤丝束上油、抱合和消除静电。其导油体为圆柱体,外表面不能存油聚油,油液易外流,化纤易滑脱。201120051442.0上油轮,包括主体、压盖,其特征是设置有强化层,强化层固定在主体内壁上,强化层的两侧安装有压盖,压盖上设置有用来紧固的螺丝孔。本技术的强化层采用金属制成。本技术虽具有表面强度高的优点,但是也有上述专利油液外流,化纤滑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克服传统上油轮油液易外流,上油纤维易滑脱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凹陷存油面的双倒锥形上油轮。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润滑油的上油轮,用于纤维生产线中给纤维单丝或丝束添加润滑油。上油轮的轮外径为45-65臟,优选51mm ;上油轮的轮轴径为16_25臟,优选19mm ;上油轮的轮宽为25-40mm,优选32mm;上油轮的上油面由两锥面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构成,两锥面分别向内倾斜成2° -10°的锥角,优选为3° -5°的锥角,存油面宽为6-12mm,优选为9mm ;上油轮的两侧面与上油面之间的转角是圆角,存油面低于两侧的转角0.8-1臟。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纤维添加润滑油时,主要由上油面给纤维单丝或丝束上油,上油轮两锥面向内倾斜,能够促使上 油轮转动过程中将油剂向当中的存油面会集,提高高速纺丝中纤维单丝或丝束表面的上油效果,在满足纤维上油需要的同时可适当降低上油轮的速度;可以对上油面中间的存油面进行精磨,进一步提高与纤维接触部位的光洁度,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将会减小,而且纤维丝或丝束不易脱离上油面。当然,本技术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改进后的上油轮向内呈一定的锥度,在上油轮转速不变的情况下,油剂可能会出现少量甩出情况;2.由于上油轮呈一定的锥度,与上油槽内油剂接触面有所减小,上油槽进油量不变的情况下,转动后附着的油剂可能会减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轮轴径;2、轮宽;3、存油面宽;4、锥面;5、轮外径;6、存油面;7、锥角;8、转角;9、侧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附图1所示的上油轮,上油轮的轮外径5为51mm ;上油轮的轮轴径I为19mm ;上油轮的轮宽2为32mm ;上油轮的上油面由两锥面4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6构成,两锥面4分别向内倾斜成3°的锥角7,存油面宽3为9mm ;上油轮的两侧面8与上油面之间的转角9是圆角。试验过程:先在纺织机械的母线机进行试验,母线机试验初期,必须密切观察上油情况,若油剂有甩出情况应及时降低上油轮的转速或停机调整。调整合适后,正常用于母线生产线中给纤维添加润滑油。测试对比采用本技术的上油轮前、后母线含油量,可以判别新的上油轮比传统的上油轮的上油 效果理想。权利要求1.一种双倒锥上油轮,用于纤维生产线中给纤维单丝或丝束添加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上油轮的轮外径(5)为45-65mm,上油轮的轮轴径(I)为16_25mm,上油轮的轮宽(2)为25-40mm;上油轮的上油面由两锥面(4)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6)构成,两锥面(4)分别向内倾斜成2° -10°的锥角(7),存油面宽(3)为6-12mm;上油轮的两侧面(9)与上油面之间的转角(8)是圆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锥上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外径(5)为51mm,上油轮的轮轴径(I)为19mm ;上油轮的轮宽(2)为32mm,存油面宽(3)为9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倒锥上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角(7)为3°-5°。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双倒锥上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油面(6)低于两侧的转角(8) 0.8 -l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倒锥上油轮,轮外径为45-65mm,轮轴径为16-25mm,轮宽为25-40mm,上油面由两锥面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构成,两锥面成2°-10°的锥角,存油面宽6-12mm;转角是圆角。本技术用于纤维添加润滑油时,主要由上油面给纤维单丝或丝束上油,上油轮两锥面向内倾斜,能够促使上油轮转动过程中将油剂向当中的存油面会集,提高高速纺丝中纤维单丝或丝束表面的上油效果,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纤维丝或丝束不易脱离上油面。文档编号D01D13/02GK203096245SQ20132006286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白羽飞, 肖星华, 黄建新, 陆书明 申请人: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倒锥上油轮,用于纤维生产线中给纤维单丝或丝束添加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上油轮的轮外径(5)为45?65mm,上油轮的轮轴径(1)为16?25mm,上油轮的轮宽(2)为25?40mm;上油轮的上油面由两锥面(4)和中间凹陷的存油面(6)构成,两锥面(4)分别向内倾斜成2°?10°的锥角(7),存油面宽(3)为6?12mm;上油轮的两侧面(9)与上油面之间的转角(8)是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羽飞肖星华黄建新陆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