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257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膜法生物反应器,为解决现有的反应器采用气使生物菌与污水充分接触造成的能耗大以及出水处采用格网或格栅,运行中容易造成填料在格网或格栅处堆积,严重影响反应器的效能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所述反应器内还设有环形阻隔筛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且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的旋转刷。所述反应器内设有用以使所述生物填料与水有效分离的阻隔装置,并具有自清洗功能,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耗小,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泥膜法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过滤网格或栅格;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栅格设有生物填料、活性污泥;通过繁殖在生物填料以及活性污泥生物菌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与网格或栅格相连通的水管排出。所述网格或栅格用以防止生物填料、活性污泥随着处理后的净化水流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气提法使生物填料、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的接触以净化污水,但这种做法能耗大,运营费用高,经济效益低。此外,网格或栅格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生物填料以及活性污泥在网格或栅格处堆积,导致净化水排水量减小,影响反应器的净化功能。为了保证排水的顺畅需要定期的清理,使用不方便,且影响生产与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耗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泥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包括竖直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搅拌叶轮。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还设有环形阻隔筛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且与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的旋转刷。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阻隔筛底端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进水口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内的若干根排水管与所述反应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刷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分为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内圈与所述搅拌轴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器内中上位置处向内延伸形成环形台;所述环形阻隔筛固定在所述环形台上;污水经处理后由所述环形阻隔筛内往外排。本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搅拌机的设置,以搅拌机的搅拌实现污水与生物菌充分接触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的以气提法实现充分接触导致的能耗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2、本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旋转刷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环形阻隔筛的筛孔的堵塞,从而保证了反应器的正常工作,且不用额外的进行清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3、本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所述旋转刷与所述搅拌叶轮的驱动力均直接来自搅拌机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用于驱动搅拌叶轮使污水与生物菌充分接触,同时驱动旋转刷旋转以防止筛孔的堵塞,一个部件完成两项以上功能,结构简单紧凑巧妙。4、本技术泥膜法生物反应器,通过轴承的设计为搅拌轴提供了另一个支撑点,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搅拌轴的形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图1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可以竖直设置也可以横向竖直,通过搅动使污水水流与生物填料以及附着在在生物填料上活性污泥中的生物菌的充分接触,以促进各种反应(如脱氮反应、去磷反应等)的进行,从而促使污水的净化。本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相对传统的反应器中采用能耗的气提法促使生物菌与污水的充分接触·,具有节能绿色环保以及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包括竖直的搅拌轴以及连接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搅拌叶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搅拌机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电机减速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轮。电机驱动搅拌轴以及搅拌叶轮运动,搅拌叶轮可以是波轮式的,也可以是桨叶式等形状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技术成熟以及成本低等优点。实施例三: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包括一个中空的壳体I ;所述壳体I内设有容置生物填料16,所述生物填料16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即壳体I内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生物菌与污水充分接触的搅拌机。其中所述搅拌机包括电机7、竖直设置的且与电机7传动连接的搅拌轴8以及位于所述搅拌轴8末端的搅拌叶轮9。所述搅拌轴8以及搅拌叶轮9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从而驱动水流与生物填料以及活性污泥的充分接触,从而促使各种水净化处理的反应发生,具有能耗小,绿色环保,经济利益高的优点。所述壳体I内还设有环形阻隔筛10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10内且与所述搅拌轴8固定连接并同步旋转的旋转刷11 ;所述环形阻隔筛10底端设有支撑座13 ;所述支撑座13通过进水口位于所述环形阻隔筛10内的若干根排水管14与所述壳体I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水流方向由所述环形阻隔筛10外向内流,所述环形阻隔筛10将所述生物填料、活性污泥等物质阻隔在其外,然后通过排水管14向用以存储清水的集水槽6排出,再有清水管15向外输出。图示中的箭头指向的方向为水流的方向。首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筛的设置,在搅拌轴同步驱动搅拌叶轮时,驱动所述旋转刷旋转以清理堆积在所述环形阻隔筛筛孔内的生物填料,活性污泥等,以保持筛孔的正常过滤作用,从而相对于传统的反应器,避免了因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筛孔堵塞,清水出水小,栅格或网格必须频繁清理的问题。其次,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所述,电机7既通过搅拌轴8向搅拌叶轮9提供动力,同时向所述旋转刷11提供驱动力,巧妙的利用了搅拌机为旋转刷提供动力,结构简单巧妙,占用的体积小。再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14既是所述支撑座13的支撑结构,又是污水经处理后的排水管,一个部件实现了多种功能,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巧妙的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常所述排水管为多根,如4根、6根或8根等,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支撑座13的周侧。当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在进行好氧反应时,需要向反应器内的好氧生物菌提供氧气,则通过如图标号3所述的曝气管3以及位于曝气管3上的曝气头4向反应器内输送氧气,然后在所述搅拌叶轮9的搅拌作用下充分溶解,好氧生物菌通过好氧反应达到净化污水得到所需的清水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搅拌轴8与所述旋转刷11之间设有传动的滑动轴承15 ;所述轴承15位于所述支撑座13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搅拌轴8与旋转刷11之间增设轴承15, 为搅拌机的搅拌轴提供了另一支点,从而可以减少搅拌轴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形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环形阻隔筛10可以根据出水水质要求不同,选用不同材质以及不同筛孔大小阻隔筛;材质可以是金属的或塑料的。当所述环形阻隔筛10材质较软时,可通过如图中所示的支撑架12进行固定与支撑。本实施例所述的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述的反应器的基础上,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实现了环形阻隔筛的自动清洁,不仅使用更加方便,且没有额外的能耗支出。实施例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包括中空的壳体21 ;所述壳体21内设有容置生物填料36,所述生物填料36附着有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所述反应器内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生物菌与污水充分接触的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包括竖直的搅拌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膜法生物反应器,内设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附着含有生物菌的活性污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内设有搅拌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萍吴天福张鑫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