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械零部件领域的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风道流通段和风道出口段连通构成,该风道入口段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顶部设有导通口。新型上砂风道,把风道入口段设为陡坡结构,同时设有通风道,使工作时磨料经过漏斗底槽后经过通风道再进入上砂风道,把通风口和通砂口分开设置,使其回流风和回流磨料相互不受影响,保持畅通,无需进行疏通,可节省疏通程序,保证磨料能正常循环流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
技术介绍
传统的毛边处理机在工作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堵砂等缺陷,其归根到底的原因是因为磨料会在上砂风道内堵塞,传统的上砂风道底部结构简单,为较为平缓的结构,导致经常出现堵塞。而且磨料是经过喷砂机的漏斗底槽进入上砂风道,传统的漏斗底槽只在其底部设置的漏斗口进行漏砂和通风,没有分开设置,通风口和漏砂口,使其更加容易出现堵塞,不能保证正常通风和正常漏砂。当出现堵砂后需要投入人工去处理堆积的磨料,导致设备需要停止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无需进行疏通,在上砂风道下端内不会堆积磨料,保持风道内畅通,同时能保持设备正常持续运作的上砂风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风道流通段和风道出口段连通构成,该风道入口段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顶部设有导通口,该通风道与喷砂毛边机的漏斗底槽底部的漏砂口连通。作为优选地,在所述通风道顶部的导通口上设有风道隔板和投射材挡板,该风道隔板和投射材挡板把该导通口分隔为通风口和通砂口。作为优选地,所述风道流通段与水平地面垂直设置。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新型上砂风道,把风道入口段设为陡坡结构,同时设有通风道,使工作时磨料经过漏斗底槽后经过通风道再进入上砂风道,把通风口和通砂口分开设置,使其回流风和回流磨料相互不受影响,保持畅通,不会在风道入口段出现堵塞,修复了喷砂机堵砂的缺陷,无需进行疏通,减少人力的投入,可节省疏通程序,保证磨料能正常循环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风道入口段,2风道流通段,3风道出口段,4通风道,5分离器,6漏斗底槽,7风道隔板,8投射材挡板,9通风口,10通砂口,11回流风,12回流磨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1、风道流通段2和风道出口段3连通构成,该风道出口段3与喷砂毛边机的分离器5连接,该风道入口段I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4,该通风道4顶部设有导通口,该通风道4与喷砂毛边机的漏斗底槽6底部的漏砂口连通,在所述通风道4顶部的导通口上设有风道隔板7和投射材挡板8,该风道隔板7和投射材挡板8把该导通口分隔为通风口 9和通砂口 10,该通风口 9可用于回流风11的循环流动,该通砂口 10可用于磨料的循环流动。本新型上砂风道用于喷砂毛边机,使其通风道4与喷砂毛边机的漏斗底槽6连通,喷砂毛边机工作时其循环流动的回流风11会经过通风口 9流经上砂风道,回流磨料12会经过通砂口 10流经上砂风道。把风道入口段I设为陡坡结构,同时设有通风道4,使工作时磨料经过漏斗底槽6后经过通风道4再进入上砂风道,把通风口 9和通砂口 10分开设置,使其回流风11和回流磨料12相互不受影响,保持畅通,不会在风道入口段I出现堵塞,修复了喷砂机堵砂的缺陷,无需进行疏通,减少人力的投入,可节省疏通程序,保证磨料能正常循环流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风道流通段和风道出口段连通构成,其特征在于:该风道入口段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顶部设有导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道顶部的导通口上设有风道隔板和投射材挡板,该风道隔板和投射材挡板把该导通口分隔为通风口和通砂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流通段与水平地面垂直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机械零部件领域的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风道流通段和风道出口段连通构成,该风道入口段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顶部设有导通口。新型上砂风道,把风道入口段设为陡坡结构,同时设有通风道,使工作时磨料经过漏斗底槽后经过通风道再进入上砂风道,把通风口和通砂口分开设置,使其回流风和回流磨料相互不受影响,保持畅通,无需进行疏通,可节省疏通程序,保证磨料能正常循环流动。文档编号B24C7/00GK203092366SQ20132000453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昔哲元, 昔东鹏 申请人:昔哲元, 昔东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与喷砂机漏斗底槽连通的上砂风道,包括中空的风道主体,该风道主体由下往上分别由风道入口段、风道流通段和风道出口段连通构成,其特征在于:该风道入口段为往内倾斜的陡坡结构,并在该陡坡结构的底部设有通风道,该通风道顶部设有导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昔哲元,昔东鹏,
申请(专利权)人:昔哲元,昔东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