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83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9
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它涉及一种离心管架,以解决现有液体药品离心前使用天平配平时,操作繁琐,且离心管平放在天平时液体容易洒出的问题。四个支撑杆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与底座之间,且每个四个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架板和底座连接,支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第二离心管孔、第三离心管孔、第四离心管孔、第五离心管孔和第六离心管孔,第一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二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三离心管孔的内径、第四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五离心管孔的内径和第六离心管孔的内径依次减小,底座上分别设有两个凹孔,两个凹孔的圆心分别与第一离心管孔的圆心和第二离心管孔的圆心正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液体药品离心前配平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管架,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
技术介绍
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样品悬浮液盛放在离心管中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如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离心管是管状试样容器,可带密封盖或压盖。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离心管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每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要准备多种型式的离心管。目前,使用的离心前液体药品配平方法是以一只装有液体药品的离心管(样品)为参照,称量其重量,记录下来之后,拿出另一只空的离心管,向其中慢慢加入液体药品,直至其重量达到之前的离心管的重量,达到配平效果。这种方法需要记录下来参照样品的重量,并且第二只离心管每次称量时都需要“盖盖、加配平液体、置于天平上、查看天平数据、取走离心管、打开离心管盖、添加或取出配平液体、盖盖”的反复重复动作,且离心管平放在天平时液体容易洒出,污染天平托盘,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影响其称量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液体药品离心前使用天平配平时,操作繁琐,且离心管平放在天平时液体容易洒出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本技术包括支架板、底座和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与底座之间,且每个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架板连接,每个支撑杆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第二离心管孔、第三离心管孔、第四离心管孔、第五离心管孔和第六离心管孔,第一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二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三离心管孔的内径、第四离心管孔的内径、·第五离心管孔的内径和第六离心管孔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两个小圆孔,两个小圆孔的圆心分别与第一离心管孔的圆心和第二离心管孔的圆心正对。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可以不用从天平上拿开离心管就达到配平的效果。将不同型号的离心管分别放置在第一离心管孔、第二离心管孔、第三离心管孔、第四离心管孔、第五离心管孔和第六离心管孔上,使得离心管一直处于垂直状态,防止了液体药品洒出,有效的减少离心前配平液体药品的操作工作量。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拿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支架板1、底座2和四个支撑杆3,四个支撑杆3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I与底座2之间,且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与支架板I连接,每个支撑杆3的下端与底座2连接,支架板I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4、第二离心管孔5、第三离心管孔6、第四离心管孔7、第五离心管孔8和第六离心管孔9,第一离心管孔4的内径、第二离心管孔5的内径、第三离心管孔6的内径、第四离心管孔7的内径、第五离心管孔8的内径和第六离心管孔9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底座2上分别设有两个小圆孔10,两个小圆孔10的圆心分别与第一离心管孔4的圆心和第二离心管孔5的圆心正对。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离心管孔4的内径为Φ38πιπι。这样设计使得第一离心管孔4与Φ 38mm的离心管相匹配,Φ 38mm的离心管管底与其相对应的小圆孔10相接触,保持稳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离心管孔5的内径为Φ28πιπι。这样设计使得第二离心管孔5与Φ 28mm的离心管相匹配,Φ 28mm的离心管管底与其相对应的小圆孔10相接触,保持稳定。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离心管孔6的内径为Φ 15mm。这样设计使得第三离心管孔6与Φ 15mm的离心管相匹配。Φ 15mm的离心管管底不与底座2相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四离心管孔7的内径为Φ13πιπι。这样设计使得第四离心管孔7与Φ 13mm的离心管相匹配。Φ 13mm的离心管管底不与底座2相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离心管孔8的内径为Φ 10mm。这样 设计使得第五离心管孔8与Φ IOmm的离心管相匹配。Φ IOmm的离心管管底不与底座2相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六离心管孔9的内径为Φ7ι πι。这样设计使得第六离心管孔9与Φ7πιπι的离心管相匹配。Φ7πιπι的离心管管底不与底座2相接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将本技术的离心管架置于天平上,将参照的液体药品离心管样品放入相应的离心管孔(如第一离心管孔4)中,归零后,拿走离心管样品;拿出另一只需配平的空离心管,放入上述离心管孔(如第一离心管孔4)中,慢慢加入液体药品,直至天平刻度显示为零时,即完成了两只离心管的配平过程。整个过程无需反复拿取离心管,无需记录数据,使得称量过程准确、便捷。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所述离心管架包括支架板(I)、底座(2)和四个支撑杆(3),四个支撑杆(3)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I)与底座(2)之间,且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与支架板(I)连接,每个支撑杆(3)的下端与底座(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I)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4)、第二离心管孔(5)、第三离心管孔¢)、第四离心管孔(7)、第五离心管孔(8)和第六离心管孔(9),第一离心管孔(4)的内径、第二离心管孔(5)的内径、第三离心管孔(6)的内径、第四离心管孔(7)的内径、第五离心管孔(8)的内径和第六离心管孔(9)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底座(2)上分别设有两个小圆孔(10),两个小圆孔(10)的圆心分别与第一离心管孔⑷的圆心和第二离心管孔(5)的圆心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管孔⑷的内径为Φ38πιπ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管孔(5)的内径为Φ28ι π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离心管孔(6)的内径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离心管孔(7)的内径为Φ13πιπ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离心管孔(8)的内径为Φ 1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离心管孔(9)的内径为Φ7ι πι。`专利摘要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它涉及一种离心管架,以解决现有液体药品离心前使用天平配平时,操作繁琐,且离心管平放在天平时液体容易洒出的问题。四个支撑杆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与底座之间,且每个四个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与支架板和底座连接,支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第二离心管孔、第三离心管孔、第四离心管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药品配平时使用的离心管架,所述离心管架包括支架板(1)、底座(2)和四个支撑杆(3),四个支撑杆(3)沿同一圆周均布设置在支架板(1)与底座(2)之间,且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与支架板(1)连接,每个支撑杆(3)的下端与底座(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心管孔(4)、第二离心管孔(5)、第三离心管孔(6)、第四离心管孔(7)、第五离心管孔(8)和第六离心管孔(9),第一离心管孔(4)的内径、第二离心管孔(5)的内径、第三离心管孔(6)的内径、第四离心管孔(7)的内径、第五离心管孔(8)的内径和第六离心管孔(9)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底座(2)上分别设有两个小圆孔(10),两个小圆孔(10)的圆心分别与第一离心管孔(4)的圆心和第二离心管孔(5)的圆心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霞于丽杰郭立波朱宏唐高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