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75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多个筋板,其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梁,水平固定在填料塔的内周壁之间,其强度高、挠度小,有效保证了填料及分布器等塔内件所需要的水平度要求,避免了填料与支撑梁接触处发生液泛的可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化工大型塔器的塔内件支撑梁O
技术介绍
塔器是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和环保等领域的重要传质与分离设备。塔内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填料塔由于具有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操作弹性大和生产能力大等特性而在塔器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化工装置规模化、大型化进展,塔器直径不断增大。目前,国内最大塔器直径已经超过14米,而随着塔径的大幅增大,由于塔内件水平度的要求和保证传质元件效率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支撑梁已经不能适应塔内件整体技术的进步。传统填料塔填料、液体收集器及液体分布器等内件的支撑和填料压圈装置的压紧结构一般采用槽钢梁或工字钢梁及近年来发展应用的桁架梁。随着塔器直径的增大,特别是超过7米以上的大型塔器中,为保证水平度和挠度的要求,工字钢梁的高度和宽度都成倍的增长,造成了梁的重量过大、占位空间大,严重影响塔器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态和传质效果;桁架梁由于具有强度高、挠度大及中间可以穿行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为保证桁架梁的强度,其上平面的宽度一般也都大于100mm,大塔中全塔若干根桁架梁上平面总宽度所占全塔横截面一般在10%左右,而塔的填料孔隙率一般大于95%,如果桁架梁上平面的面积过大,一是会造成填料与梁接触处有效塔截面减小,当塔操作负荷超过一定值后,液泛往往由填料与桁架梁接触面处开始发生,进而造成全塔液泛,无法正常操作。另外,作为塔内液体分布器支撑用的支撑梁是采用过大上表面截面的工字钢梁或桁架梁支撑,液体分布器的实际液体喷淋点数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液体均匀分布,进而影响全塔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支撑梁,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梁,其水平固定在填料塔的内周壁之间,其强度高、挠度小,有效保证了填料及分布器等塔内件所需要的水平度要求,避免了填料与支撑梁接触处发生液泛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多个筋板,其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上开设有调整孔,所述支持板通过螺钉穿设在所述调整孔内而连接在所述支座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板的高度与所述筋板的高度相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筋板的高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筋板的底部凸出所述立板的底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筋板间的距离大于200mm。本技术的支撑梁的特点及优点是:该支撑梁能够确保证大型塔内件的水平度要求,满足对填料或液体分布器的支撑作用,同时,该支撑梁可以大幅减小安装、检修所需的预留空间,降低大型塔的高度,减轻支撑梁自身的重量,增加塔内气液的横向混合,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整个支撑梁的通透性,减少气相流动阻力,降低塔内压降,避免了支撑结构与填料接触面处的首先液泛。本技术的支撑梁用于液体分布器的支撑可以相对使液体分布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梁连接在塔内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梁支撑填料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梁支撑填料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 型的支撑梁支撑液体分布器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梁支撑液体分布器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两个立板1、多个筋板2。其中:两个立板I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3,所述支持板3上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多个筋板2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I之间。具体是,立板I为平板,两个立板I平行设置,在本技术中,立板I的长度由塔径及其在塔内横截面安放的位置确定,其高度和厚度可根据承载重量由强度计算确定,在此不作限制。多个筋板2等间隔平行设置在两个立板I之间,在本技术中,筋板2可以为平板,也可以是槽钢,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板I之间,筋板2的厚度及数量由强度计算确定,其高度与立板I同高,或者筋板2的高度小于立板I的高度,或者筋板2的底部凸出于立板I的底部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筋板2之间的距离大于200_。支持板3焊接连接在两个立板I的两端下部,其上开设有穿孔;支座4通过支持板3连接在两个立板I的两端,支座4上开设有调整孔,支持板3通过螺钉31穿设在支持板3的穿孔及支座4的调整孔内而连接在支座4上,支座4焊接连接在塔内侧壁上。支座4调整孔的设置,便于支座4在支持板3上径向位移,以在塔内径向小范围自由伸缩,这样可以解决支撑梁的受热膨胀带来的应力问题。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支撑梁,可用于对大型填料塔内填料5的支撑,该支撑梁与填料5的接触面积较小,以避免填料5与支撑梁接触处液泛的可能;另外,如图5、6所示,该支撑梁也可用于对液体分布器6的支撑,可以相对使液体分布更加均匀。当然,本技术的支撑梁也可用于对集油箱的支撑。本技术的支撑梁,具有强度高、挠度小的优点,可确保证大型塔内件的水平度要求,满足对填料5或液体分布器6的支撑作用,同时,该支撑梁可以大幅减小安装、检修所需的预留空间,降低大型塔的高度,减轻支撑梁自身的重量,增加塔内气液的横向混合,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整个支撑梁的通透性,减少气相流动阻力,降低塔内压降,避免了支撑梁与填料5接触面处的首先液泛,以及使液体分布器6更加均匀的分布液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 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 多个筋板,其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开设有调整孔,所述支持板通过螺钉穿设在所述调整孔内而连接在所述支座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高度与所述筋板的高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筋板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底部凸出所述立板的底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多个筋板,其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李爱凌刘统华范振鲁梁泽涛谢国宏张吕鸿姜斌李鑫钢罗明芳李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