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56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包括支架、圆筒、栅栏,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筒,支架的下方和圆筒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圆筒由筒壁和内衬层构成;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栅栏贯穿烟气入口的管道;所述圆筒的上端为烟气出口;烟气出口的侧下方设置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金属耗材少,占地面积少,除尘效率约可达90%以上,更加有有利于环保,非常实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属于锅炉、机械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锅炉的排烟中含有的灰尘不但对人体的健康、工业、农业和林业都能造成危害,还会对风机的叶轮产生严重磨损,因此需要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目前常用的湿式除尘器,现有的湿式除尘器结构复杂,制作时需要大量的金属且占地面积大、除尘效率也不是非常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包括支架、圆筒、栅栏,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筒,支架的下方和圆筒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圆筒由筒壁和内衬层构成;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 ;烟气入口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栅栏贯穿烟气入口的管道;所述圆筒的上端为烟气出口 ;烟气出口的侧下方设置有水管。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金属耗材少,占地面积少,除尘效率约可达90%以上,更加有有利于环保,非常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圆筒;2.筒壁;3.内衬层;4.水管;5.烟气出口 ;6.栅栏;7.烟道冲灰喷嘴;8.烟气入口 ;9.灰斗;1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圆筒1、筒壁2、内衬层3、水管4、烟气出口 5、栅栏6、烟道冲灰喷嘴7、烟气入口 8、灰斗9和支架10。支架10的上方设置有圆筒1,支架的下方和圆筒I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9。圆筒I由筒壁2和内衬层3构成。圆筒I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 8 ;烟气入口 8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7。栅栏6贯穿烟气入口 8的管道。圆筒I的上端为烟气出口 5。烟气出口 5的侧下方设置有水管4。本技术的桶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由砖砌结构而成,内部(内衬层)衬有瓷砖,以降低摩擦阻力和增强除尘效果。入口管段有数百根错列的直径为25_的玻璃棒组成的栅栏,水自上而下流过栅栏。烟气从下部倾斜的入口管切向进入时,灰粒首先被粘附在栅栏上,被水流冲下排入筒体下方的灰斗,然后在筒体内高速旋转,灰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至筒壁,被上部的水管喷出的水流形成的水膜吸附后流入下部灰斗,与被栅栏粘附的灰粒一起流入除灰系统。本技术可广泛 被中、小型锅炉采用,其结构简单,除尘效果较好。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包括支架、圆筒、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筒,支架的下方和圆筒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 所述圆筒由筒壁和内衬层构成;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 ;所述烟气入口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 所述栅栏贯穿烟气入口的管道;所述圆筒的上端为烟气出口 ;烟气出口的侧下方设置有水 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包括支架、圆筒、栅栏,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筒,支架的下方和圆筒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圆筒由筒壁和内衬层构成;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烟气入口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栅栏贯穿烟气入口的管道;所述圆筒的上端为烟气出口;烟气出口的侧下方设置有水管。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金属耗材少,占地面积少,除尘效率约可达90%以上,更加有有利于环保,非常实用。文档编号B01D50/00GK203090702SQ2013200646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胡蔚, 邓华梅 申请人:成都智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湿式除尘器,包括支架、圆筒、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方设置有圆筒,支架的下方和圆筒相对应处设置有灰斗;所述圆筒由筒壁和内衬层构成;所述圆筒的一侧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的管道侧壁上设置有烟道冲灰喷嘴;所述栅栏贯穿烟气入口的管道;所述圆筒的上端为烟气出口;烟气出口的侧下方设置有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蔚邓华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