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夹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3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珠子夹持具,包括筒状的本体部和内藏在该本体部中且前端向本体部的前方突出的多个夹持构件(31、36),所述夹持构件(31、36)中的至少1个与向本体部外方突出的操作部(34)连接,将对所述多个夹持构件(31、36)的前端向互相闭合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内藏在本体部中,通过将珠子压入在所述夹持构件(31、36)间,可稳定地夹持珠子,通过在将珠子压入后的状态下对从所述本体部突出的操作部(34)进行操作,将所述夹持构件(31、36)的前端打开,珠子就被释放。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珠子夹持具(1),可容易进行球状珠子的夹持、释放。(*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珠子夹持具,更详细地说,涉及容易对球状珠子进行夹持、 释放的珠子夹持具。
技术介绍
以往有一种使用珠子制作图形的珠子玩具,例如有通过将珠子热融解使其互 相熔融来制作图形的珠子玩具、使珠子粘接在粘接面上制作图形的珠子玩具、以及 将液体涂布在排列的珠子上使表面熔融来制作图形的珠子玩具等。珠子玩具所使用 的珠子一般是小直径的粒状珠子,用手抓住该珠子进行作业时手指头要灵巧。另外, 对于小孩来说难以操作较小的珠子。因此,作为配置珠子的安装具,例如提出了日本技术登记第3033453 号那样的整体构成笔形的珠子安装具。该珠子安装具具有在后部收纳珠子的珠 子收纳瓶,通过对与珠子安装具的轴部内的珠子排出构件连接的按钮操作,将 珠子收纳瓶内的珠子导入轴部内,从前端部排出。另外,提出了夹持珠子用的镊子的方案,例如像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的特开 2004—122241号那样,提出了具有接触分离自如的一对夹持部、在该夹持部各 自的相对内表面形成凹部的镊子。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珠子安装具,只要将许多珠子收纳在珠子收纳瓶中 就能连续将珠子排出,但在使用各种颜色的珠子来制作绘图图形的场合,必须 将珠子收纳瓶内的珠子更换成不同颜色,或准备许多珠子收纳瓶来替换珠子收 纳瓶,因此,作业非常麻烦。另外,专利文献2的镊子虽然可将珠子一个一个 夹持,解决了前述的问题,但必须用手指的动作反复进行夹持、释放,对小孩 来说也难以操作,这种细小的作业使珠子玩具的兴趣大幅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珠子玩具的珠子夹持具,即提供一种容易进行球状珠子的夹持、释放的珠子夹持具。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由筒状的本体部和内藏在该本体部中且前端向 本体部的前方突出的多个夹持构件所构成,所述夹持构件中的至少1个与向本体部的外方突出的操作部连接,将对所述多个夹持构件的前端向相互闭合的方 向施力的弹性体内藏在本体部中,通过将珠子压入所述夹持构件间,可稳定地 夹持珠子,通过在将珠子压入后的状态下对从所述本体部突出的操作部进行操 作,从而将所述夹持构件的前端打开,珠子就被释放。最好是,所述多个夹持构件互相对接,在内侧形成大致圆柱状的夹持空间 部,该夹持构件中的至少l个设有珠子不会越过而进入夹持构件那样程度的凸 片。另外,最好是,所述夹持构件形成为大致半筒形状,2个夹持构件对接而 形成圆柱状的夹持空间部。此外,最好是,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设置具有弯曲面凹状的凹陷部的吸附 构件,该吸附构件在棒状体形状的前端具有凹陷部。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还具有有底的后筒体。另外,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最好是,所述夹持构件中的至少1个一体 地形成在所述本体部的前端上。采用本技术,由于可容易地进行珠子的夹持、释放,故可提供即使是 小孩也可简单操作的珠子夹持具。另外,由于具有吸附构件,故可提供将珠子 排列在具有许多凹陷的珠子保持托盘上,能更加容易地进行变换珠子排列游戏的珠子夹持具。本技术的珠子玩具组件包括使第1本体轴部和第2本体轴部相对而 成的筒状的本体部;内藏在该本体部中、前端向本体部的前方突出的2个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形成为大致半筒形状并互相对接而形成圆柱状的夹持空间 部, 一方的夹持构件具有从本体部的侧方突出的操作部,将对所述夹持构件的 前端向相互闭合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内藏在本体部中,通过将珠子压入所述夹 持构件间,可在夹持空间稳定地夹持珠子,通过在将珠子压入后的状态下对所 述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将所述夹持构件的前端打开,珠子就被释放。 在各夹持构件的内侧面,分别设有珠子不会越过该内侧面而进入夹持构件那样程度的凸片,且一方的夹持构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第2本体轴部的前端上。并且,在本体部的前端安装有前筒部,在本体部的后端具有吸附构件,该 吸附构件有弯曲面凹状的凹陷部,并安装有覆盖该吸附构件的后筒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珠子夹持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珠子夹持具的剖视侧视图图4(a)及(b)是表示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的使用形态的示图。 图5是表示具有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的珠子玩具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图1是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 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珠子夹持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珠子夹持具 的剖视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的使用形态的示图,图5 是表示具有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的珠子玩具的示图。本技术的珠子夹持具1是合成树脂制,如图1所示,形成为笔形。该 珠子夹持具l包括本体部,其由沿轴向将圆筒一分为二的大致半筒形状的第 1本体轴部10和第2本体轴部20相对而成;半圆简形状的2个夹持构件31、 36,其前端从该本体部的内部突出地将内藏在该本体部中的珠子夹持。并且, 在一方的夹持构件31上具有操作部34,该操作部34从第1本体轴部10的侧 方向外方突出。另外,在本体部的前端具有前筒体40,后端具有后筒体50。如图2及图3所示,构成本体部的第1本体轴部10是前端开放的大致半 圆筒形状,在其前端的缘部内周面具有前嵌合阶梯部11,在后端具有与该第l 本体轴部10同心的半圆筒形状的后嵌合阶梯部12。在该前嵌合阶梯部11上形 成有从该端部至第1本体轴部10的前端附近将2个部位切成线条状的卡止片 13,在该卡止片13的外侧面形成大致半球形状的卡止突起14。另外,在所述 后嵌合阶梯部12上形成有从该端部至第1本体轴部10的后壁将2个部位切成 线条状的卡止片15,在该卡止片15的外侧面形成大致半球形状的卡止突起16。并且,在第1本体轴部10的前方侧部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7,并作成比后 述的操作部34的外径还大的直径。另外,如图3所示,在内部形成螺纹槽的 螺纹支座构件18突设在第1本体轴部10的后方内侧中央。构成本体部的第2本体轴部20是前端开放的大致半圆筒形状,并与所述 第1本体轴部IO对接而成为圆筒状。在该第2本体轴部20的前端的缘部内周 面具有前嵌合阶梯部21,在后端具有与第2本体轴部20同心的半圆筒形状的 后嵌合阶梯部22。并且,在所述第2本体轴部20的后方内侧面中央突设有支承构件26,该 支承构件26内插有设在所述第1本体轴部10上的螺纹支座构件18的前端, 在该支承构件26的轴向形成有与螺纹支座构件18的螺纹槽对应的螺纹插入孔 28。又,在前方内侧面中央突设有弹簧支座突起27,该弹簧支座突起27将用 于后述的对可动夹持构件31施力的弹性体61的一端支承。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便于用一只手握持进行操作,最好将本体部的外径成10 20mm。夹持构件是大致半筒形状的构件,使2个夹持构件互相对接而在内部形成 大致圆柱状的夹持空间部62。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2及图3所示,将一方作 成与所述第2本体轴部20形成一体的固定夹持构件36,将另一方作成与该固 定夹持构件36对接的可动夹持构件31。如前所述,固定夹持构件36以与所述第2本体轴部20的前嵌合阶梯部 21的前端连接的形态形成一体。并在该连接部分具有架设在固定夹持构件36 的缘部两端上的圆柱形状的连接杆38。又,在固定夹持构件36的内侧面设置 凸片37,其是用来防止珠子进入夹持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珠子夹持具,可对大致球形的珠子进行夹持、释放,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状的本体部和内藏在该本体部中且前端向本体部的前方突出的多个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中的至少1个与向本体部的外方突出的操作部连接,将对所述多个夹持构件的前端向相互闭合的方向施力的弹性体内藏在本体部中,    通过将珠子压入所述夹持构件间,可稳定地夹持珠子,通过在将珠子压入后的状态下对从所述本体部突出的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将所述夹持构件的前端打开,珠子就被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山圭
申请(专利权)人:永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