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波专利>正文

一种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以及含有这种吸取器的吸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88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以及含有这种吸取器的吸奶器。同步吸取器为偏平结构;其内腔中装有碟形膈膜且呈斜向分布,将内腔分隔为两个方位相反的楔形空间,上方位为气室,下方位为液流房;气室带有气流接口,液流房带有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碟形膈膜中间具有常开式开口的尖瓣。吸奶器包括罩杯、气泵和奶袋,还包括上述同步吸取器;泵的气口、罩杯的出奶口及奶袋的进奶口分别用软管连接于同步吸取器的气流接口、进液接口及出液接口。该同步吸取器体积小,适应隐藏身体上,且碟形膈膜的翻转可在瞬间获得较大负压,满足吸奶的需要,当其恢复时,尖瓣开口,使乳汁在常压作用下迅速流入奶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利用负压帮助产妇导出乳汁的装置,涉及一种由气泵通过同步吸取器在罩杯中形成间歇性负压并作用于产妇乳房,使乳汁导出并存入容器中的吸奶装置,也就是提出了一种适合隐藏在哺乳期女性身上的扁平同步吸取器以及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即隐形吸奶器。
技术介绍
现有吸奶器的罩杯、圆筒变形部件与奶瓶系制作成一体化的,由气泵使圆筒变形部件在罩杯中产生负压,对乳房的乳汁进行吸取,帮助乳汁分泌,并由圆筒变形部件对乳汁实行分离,使乳汁收集在奶瓶里。所存在的问题是:一、使用中女性的身体裸露,不便在公众场合中使用,需要设立专门或独立的房间;二、乳汁吸取中,需由手协助,由双手托着奶瓶,并让罩杯对着乳房用力压紧;三、罩杯呈现为喇叭口斜向向上的形式,以适应其可由下而上接触乳房,并让随后产生的乳汁能沿着口部向下流动,经过奶水通道进入奶瓶,该结构使产品的形状显露,不易隐蔽;这些问题都会给哺乳期职业女性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和麻烦。为此,国外许多厂家纷纷做出改进,他们提出了采用护套,由护套在对应于乳房的位置上开有通孔,将罩杯套于护套中,由护套罩于胸部乳房上并固定,但罩杯的下半部与圆筒变形部件外突,以及所连接的奶瓶,均悬吊着,这些方案试图让装置在吸取乳汁中不需要手的协助,以便解放双手,让她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事阅读之类的事情。可是,罩杯、圆筒变形部件与奶瓶系挂在护套上,主要由护套将罩杯悬挂着,使用中,外突部分和奶瓶由于力臂过长,容易产生使罩杯脱离乳房的作用力,使罩杯与乳房不能贴合,导致负压不能完全作用在乳房上,因而,使用中有时仍需要用手托起罩杯并作出适当的位置调整;再之,罩杯、 圆筒变形部件与奶瓶悬挂于乳房上,无论罩杯与乳房是否贴合,均无法做到隐蔽地进行吸取乳汁,难以解决身体裸露的问题,其使用场合仍受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该同步吸取器提供一种结构,能够在偏平的较小体积中二次造就负压,以供吸取乳汁的需要,同时,能够适合隐藏在女性人体胸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便于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即隐形吸奶器,该吸奶器在使用过程中既不外露或外突,也不需要手的协助,能隐藏在身体上使用。本技术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由下列方案实现:一种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其特点是,它呈现为偏平;其内腔中装有碟形膈膜,碟形膈膜呈斜向分布,将内腔分隔为两个方位相反的楔形空间,上方位为气室,下方位为液流房;气室带有气流接口,而液流房带有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 ;碟形膈膜中间带有常开式开口的尖瓣。上述方案中,同步吸取器外形的正面呈椭圆形或圆形。上述方案中,气流接口形成于同步吸取器的上端部处;出液接口形成于同步吸取器的下端部处,且出液接口处于液流房的最低位置;进液接口有两个,形成于同步吸取器的侧面,且两个进液接口均处于液流房的较高位置。因此,同步吸取器可用软管由气流接口与气泵连接,进液接口与罩杯连接,出液接口与集奶容器连接起来。这样,当气泵抽气时,尖瓣的开口贴合封闭,随后在气室中形成负压,且负压达到一定大小时,碟形膈膜将翻转,其突出的部位将反向突出,使气室空间变小而液流房空间变大,于是,将在液流房中产生负压,由该负压通过罩杯作用在乳房上,这时被吸入的奶汁从上而下流动而暂存于液流房下方的出液接口的周围空间;当气泵释气时,气室迅速恢复常压,碟形膈膜恢复其形状,且尖瓣打开开口,使液流房的空间变小、气压变为常压,于是,暂存于液流房下方的乳汁将迅速地流入集奶容器,而整个吸奶过程不会出现奶汁回流进入气室,不会影响气泵的正常运行。由此获得的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其整体体积可尽可能的小,外形尽可能的扁平圆滑,以适应隐藏在女性胸部左右乳房之间;同时,由于碟形膈膜能够翻转,让其突出部位反向突出,可在瞬间增大液流房的空间,使得在该空间中仍能够获得较大的负压,满足吸取乳汁的需要。于是,本技术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可由下列方案实现:一种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包括罩杯、气泵和集奶容器,其特点是,还包括上述的同步吸取器;罩杯包含硬塑的罩盖和软塑的底贴,罩盖和底贴呈现为弧形曲面,它们之间套合形成有吸奶腔室,由罩盖和底贴于边缘处结合在一起;罩杯的出奶口形成于吸奶腔室的最低部位;底贴中间还开有通孔;集奶容器为奶袋,奶袋的进奶口中装有单向阀;气泵的气口、罩杯的的出奶口及奶袋的进奶口分别通过软管连接于同步吸取器的气流接口、进液接口及出液接口。·上述方案中,罩杯在其腔内正对人体乳房乳头处设置有若干圈彼此错开的防堵凸点。上述方案中,罩杯和同步吸取器可隐蔽置于一用柔性材料做成的带有弹性的胸罩中,该胸罩在左右乳房罩位之间带有一松紧部,该松紧部缝制有拉链或魔术贴等可以上紧的服装配件,贴近人体处有一衬底。这样,气泵、奶袋均可挂于腰间裤头或是藏于西服里,而罩杯和同步吸取器及其连接软管均可藏于隐蔽的胸罩中,连接同步吸取器的软管则可从胸罩的下边沿引出,从而可以使吸奶器在使用中达到不外突和不外露。由此获得的吸奶器,由于罩杯、胸罩与乳房均具有相吻合的弧形曲面的特点,且罩杯已与同步吸取器和奶瓶分离,因而可利用胸罩来固定罩杯,使之达到相对的稳定,并无须时不时对其位置进行托紧和调整。本吸奶器的使用,具有隐蔽的特点而很大程度上避开使用环境、使用地点的影响,同时吸取乳汁的过程中可免除双手的负担,因而特别适合哺乳期职业女性的使用,从而为她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此外,本技术的吸奶器,由罩杯腔内的防堵凸点,可防止乳房乳头被拉伸后接触到罩杯时堵住乳头小孔,阻碍乳汁喷出;再者,由罩杯的底贴与乳房的接触为一种较大面积的柔性贴合,还可起到使用更柔和、更舒适的效果,且使用过程中,底贴也可起到防止罩杯中的乳汁粘连到乳房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同步吸取器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及其碟形膈膜在负压作用下运动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同步吸取器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吸奶器的罩杯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3吸奶器中奶袋的单向阀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具体详述:参照图1和图2,本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1,呈现为偏平的椭圆体。该椭圆体由两个空心的壳体11合在一起而成,碟形膈膜12由两个壳体11夹于它们之间对接的夹缝中,且将其内腔划分成两个楔形的空间,其中,一个空间作为气室15,另一个空间作为液流房14。气室15上形成有气流接口 111,液流房111的下端形成有出液接口 132,液流房的侧面则开有两个进液接口 131。碟形膈膜12中间具有常开式开口的尖瓣141,尖瓣141在常压下呈分离状态而具有开口,该开口可连通气室15和液流房14,尖瓣141在负压下呈闭合状态并将开口关闭,使气室15与液流房14隔绝。另外,在常压下,碟形膈膜12位于夹缝的下方;在负压作用下,碟形膈膜12翻转 ,处于夹缝的上方;这样,同步吸取器I的体积可尽可能小,使其能够隐藏于身体上,同时,为碟形膈膜12的翻转在空间上提供了保证,还为液流房14保证了足够的可变化空间。参照图3—图5,本随身携带使用的吸奶器,包括罩杯2、同步吸取器1、奶袋3、泵4和胸罩5 ;罩杯2由硬塑制成的罩盖21和由软塑制成的底贴22组成;底贴22呈现为半球型,其中间开有通孔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奶器的同步吸取器,其特征是,它呈现为偏平结构;其内腔中装有碟形膈膜,碟形膈膜呈斜向分布,将内腔分隔为两个方位相反的楔形空间,上方位为气室,下方位为液流房;气室带有气流接口,而液流房带有进液接口和出液接口;碟形膈膜中间具有常开式开口的尖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波姚俊华郑鸿升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