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22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手柄、导管主体、网状骨架、中心杆、多个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消融,从而大大提供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外科,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肾动脉的交感神经进行去神经的射频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顽固性高血压,即使用3种以上药物(都已经使用一个利尿剂)仍然难以控制的高血压(sBP ^ 160mmHg),在临床上较常见,其致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不明确,药物治疗效果很差,诊断和治疗技术仍不够成熟,成为高血压治疗的重大难题之一。由于肾脏作为中枢神经的一个受体,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会分泌更多的肾素激活RAAS系统,引起肾血流量下降,导致水钠储留,最后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肾脏作为神经传出器官,交感的兴奋反过来传达到大脑,引起不良的全身反应。因此,对顽固性高血压应用肾脏去神经治疗。如Schlaich等人在2009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文章,显示了经过肾脏去神经治疗后,肾组织内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50-75%,血浆中肾素水平下降50%,肾脏血流量增加57%,同时发现这种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能显著改善神经肌肉的电反射。肾动脉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通过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入肾动脉内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肾动脉交感神经局部凝固性坏死,达到去神经的介入性技术。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小,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因此肾动脉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去除肾动脉交感神经的方法。目前,已经出现了单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以实施肾动脉射频消融手术。单极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的头部具有单个电极,可对肾动脉交感神经进行单点定位的消融,由于一次操作只能对一个点位进行消融,因此,工作效率较低。鉴于此,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多电极射频消融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前是提供一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以实现能够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消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手柄、导管主体、网状骨架、中心杆、多个电极;所述网状骨架整体为圆筒形,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杆的前部并套在所述中心杆的外部,所述网状骨架由网状重复单元构成,所述网状重复单元沿着所述中心杆的轴向排列构成所述网状骨架,所述网状重复单元包括两根弹性条和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条的连接部件,所述弹性条整体成圆形并具有连续重复的折弯;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网状骨架上;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极电连接到射频电流产生装置的电连接元件;所述中心杆位于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的内部;所述手柄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所述中心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中心杆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的相互滑动使得所述网状骨架被收入所述导管主体和伸出所述导管主体;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还包括用于探测温度的热电偶,与至少一个电极相连,所述导管主体和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传递热电偶电信号的导线。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部件为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主体,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套接于第二滑动部件的内部。更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元件包括多条连接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电极分别进行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部件为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主体,所述第二滑动部件套接于第一滑动部件的内部。更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元件包括多条连接线和连接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多个电极分别进行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进行电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内。优选地,所述网状骨架的材质为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更优选地,所述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最优选地,所述网状骨架为一体成型,可采用切割或其它加工方式制成。优选地,所述电极的数目为2-10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能够同时对多个位点进行消融,从而大大提供工作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状骨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状骨架部分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网状骨架的网状重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图1-图4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手柄1、导管主体2、网状骨架3、中心杆4、电极5。如图1所示,手柄I和导管主体2的内部设置为中空,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极电连接到射频电流产生装置的电连接元件(图中未示出);中心杆4位于手柄I和导管主体2的内部;手柄I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滑动部件11和第二滑动部件12,导管主体2的后端安装于第一滑动部件11,中心杆4的后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动部件12。如图2-图4所示,网状骨架3整体为圆筒形,固定安装于中心杆4的前部并套在中心杆4的外部。网状骨架3由网状重复单元31构成,网状重复单元30沿着中心杆4的轴向排列构成网状骨架3,网状重复单元30包括两根弹性条31和用于连接相邻的弹性条的连接部件32,弹性条31整体成圆形并具有连续重复的折弯。中心杆4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网状骨架3通过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的连接而固定安装于中心杆4的前部。电极5位于网状骨架3上。在该实施例中,网状骨架的材质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为一体成型,通过切割的方式加工而成。这种配置使得在与中心杆4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网状骨架3可扩张和收缩,也就是说,网状骨架3的外径可变大和变小。这里仅为举例,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网状骨架条上设置电极,如可以设置多个电极。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件12为用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主体,第一滑动部件11套接于第二滑动部件12的内部。当使用者握持手柄主体并推动第一滑动部件11向前或向后移动时,由于中心杆4的作用,使得网状骨架3可收入或伸出导管主体2。由于网状骨架3的外径可变大和变小,在网状骨架3不受外力作用时,例如网状骨架3伸出导管主体2而不受导管主体2的管壁的作用时,网状骨架3处于自然的膨胀或扩张状态,如图3所示。在此状态下,网状骨架3上的电极5可以靠近血管中需要消融的位点。当网状骨架3收入导管主体2时,整个网状骨架3处于被导管主体2的管壁压缩的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在此状态下,便可以操控射频消融导管使导管主体2在血管内进行移动。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消融管还包括热电偶(图中未示出),与至少一个电极相连,用于探测温度。手柄I和导管主体2内还设置有用于传递热电偶电信号的导线。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4仅起到示意的作用,不对本实施例所述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限定。实施例2图5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具体实施例中的多极网状射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极网状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导管主体、网状骨架、中心杆、多个电极;所述网状骨架包括整体为圆筒形,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杆的前部并套在所述中心杆的外部,所述网状骨架由网状重复单元构成,所述网状重复单元沿着所述中心杆的轴向排列构成所述网状骨架,所述网状重复单元包括两根弹性条和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弹性条的连接部件,所述弹性条整体成圆形并具有连续重复的折弯;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网状骨架上;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的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极电连接到射频电流产生装置的电连接元件;所述中心杆位于所述手柄和导管主体的内部;所述手柄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所述导管主体的后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件,所述中心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件;所述第一滑动部件、第二滑动部件、中心杆被配置成通过所述第一滑动部件和第二滑动部件的相互滑动使得所述网状骨架被收入所述导管主体和伸出所述导管主体;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还包括用于探测温度的热电偶,与至少一个电极相连,所述导管主体和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传递热电偶电信号的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卫文秦杰王国辉蒋雄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