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211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属于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包括:形变丝,用以带动其上结构变形成预定形状;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形变丝的外部,并形成若干匝线圈;位于所述形变丝一侧的合拢结构,所述线圈上每隔一个间隙设置所述合拢结构,用以在所述形变丝处于所述预定形状时,使相邻两匝所述线圈接触导通。通过合拢结构对发热丝的内外侧发热状况进行调整,使得内侧的发热量大幅降低,而外侧正常放热,能起到预定的治疗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整体的发热量和功率消耗,所需的能量更低,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介入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传统路径为股动脉。1995进行的经桡动脉、经肱动脉,经股动脉随机对比研究显示经桡动脉PCI与经股动脉径路比较,除穿刺成功率略低外,在手术成功率、心脏并发症、器材消耗、透视时间等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别,而血管相关性并发症明显减少。国内1999年最先报道经桡动脉PCI的经验,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展开此项工作。经桡动脉路径PCI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患者活动不受限、恢复快、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等优点,近来逐渐成为经桡动脉PCI的主流。
[0003]经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目前已为临床采用。
[0004]如CN106852703A提出的一种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包括用于调节神经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电极和用于承载所述电极的承载部件,电极用于将调节能量传递到神经,电极包括缠绕在承载部件上的电极丝,承载部件具有第一形状和第二形状,在第一形状下,调节组件被设置为适于在血管中移动;在第二形状下,电极处于适合将调节能量传递到神经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极在承载部件上延伸的长度更长,这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肾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具有更好的消融效果。
[0005]目前消融导管在治疗病灶时的治疗态有可控方向单电极结构和可变外径多电极结构两种大类,其中可变外径多电极结构有网篮结构、球囊结构和多电极大螺旋结构。目前多电极螺旋导管治疗时的发热情况表现为螺旋内外测均有温度升高,而发挥治疗作用的部位仅是与血管内壁紧贴的螺旋结构外侧部分,内部发热可能会导致溶血、凝血、血细胞破坏等肾脏部位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包括:
[0008]形变丝,用以带动其上结构变形成预定形状;
[0009]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缠绕在所述形变丝的外部,并形成若干匝线圈;
[0010]位于所述形变丝一侧的合拢结构,所述线圈上每隔一个间隙设置所述合拢结构,用以在所述形变丝处于所述预定形状时,使相邻两匝所述线圈接触导通。
[0011]优选的,所述预定形状为螺旋状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合拢结构位于所述形变丝的所述预定形状的内径侧。
[0013]优选的,所述合拢结构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合拢齿一、合拢齿二。
[0014]优选的,两匝所述线圈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所述合拢齿一、合拢齿二。
[0015]优选的,所述合拢齿一的接触面配合所述合拢齿二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合拢结构由低电阻率材料制成。
[0017]优选的,所述发热丝由高电阻率材料制成,且表面涂覆有高温电绝缘涂层。
[0018]优选的,所述形变丝为形状记忆合金,包括但不限于镍钛合金。
[0019]优选的,所述合拢结构材质选用铂铱合金、锰铜精密电阻合金、康铜合金、镍铬系电阻合金或P型氮化镓欧姆接触电极合金。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提供的导管在形成螺旋结构后,位于形变丝内径侧的合拢结构相互接触,由于合拢结构选用低电阻率材料制成,不仅发热量相对少,并且发热丝的线圈由于处于螺旋内侧部分的被短路,使得内侧的发热量大幅降低,而外侧正常放热,能起到预定的治疗作用,内侧几乎不放热,只有外侧放热,极大地减少了整体的发热量和功率消耗,所需的能量更低,安全性更高。
[0022]通过合拢结构对发热丝的内外侧发热状况进行调整,结构简单,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直形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合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旋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形变丝;20、发热丝;21、线圈;30、合拢结构;31、合拢齿一;32、合拢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包括:
[0030]形变丝10,用以带动其上结构变形成预定形状;
[0031]发热丝20,发热丝20缠绕在形变丝10的外部,并形成若干匝线圈21;
[0032]位于形变丝10一侧的合拢结构30,线圈21上每隔一个间隙设置合拢结构30,用以在形变丝10处于预定形状时,使相邻两匝线圈21接触导通。
[0033]本实施方案中,见图1,形变丝10呈直形结构,用以经过桡动脉入路,进入血管,发热丝20均匀缠绕在形变丝10的外部,合拢结构30中的合拢齿一31、合拢齿二32互不接触,这里也可称之为输送状态。
[0034]参照图3

4,这里形变丝10变形成预定形状螺旋状,并带动其上的发热丝20变形,
位于形变丝10内径侧的合拢结构30相互接触导通,这一状态可称之为治疗状态。
[0035]图1、图3和图4中的箭头方向均为电流流动方向,这里可以看出在输送状态时,电流正常沿发热丝20流动,在治疗状态时,相邻线圈21的内侧短路。
[0036]发热丝20每隔一个间隙加入合拢结构30,避免线圈21的内侧短路,导致螺旋状结构的外缘无电流不发热。
[0037]具体的,预定形状为螺旋状结构。
[0038]本实施例中,这里形变丝10形变的预定形状为螺旋状结构。
[0039]具体的,合拢结构30位于形变丝10的预定形状的内径侧。
[0040]本实施例中,形变丝10带动发热丝20变形成预定形状时,合拢结构30位于螺旋状结构的内径侧。
[0041]具体的,合拢结构30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合拢齿一31、合拢齿二32。
[0042]本实施例中,合拢齿一31和合拢齿二32在输送状态时分离开,互不接触,合拢齿一31和合拢齿二32在治疗状态时相互接触,使对应的两个线圈21导通。
[0043]具体的,两匝线圈21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合拢齿一31、合拢齿二32。
[0044]本实施例中,发热丝20每隔一个间隙加入合拢结构30。
[0045]可将相邻两匝线圈21及其上相对设置的合拢齿一31、合拢齿二32,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形变丝(10),用以带动其上结构变形成预定形状;发热丝(20),所述发热丝(20)缠绕在所述形变丝(10)的外部,并形成若干匝线圈(21);位于所述形变丝(10)一侧的合拢结构(30),所述线圈(21)上每隔一个间隙设置所述合拢结构(30),用以在所述形变丝(10)处于所述预定形状时,使相邻两匝所述线圈(21)接触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形状为螺旋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结构(30)位于所述形变丝(10)的所述预定形状的内径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控制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结构(30)包括可分离式连接的合拢齿一(31)、合拢齿二(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桡动脉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张晨朝沈炜梁鑫锋江秋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