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小转子骨折固定复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18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小转子骨折复位器,它包括橇拨杆、操作座和顶压杆,所述橇拨杆与操作座固定,所述顶压杆与橇拨杆平行,且所述顶压杆与操作座可伸缩连接;所述橇拨杆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顶压杆在靠近橇拨杆圆弧形的一端具有顶压块;所述顶压块的外侧为圆弧形。所述橇拨杆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橇拨杆上,所述穿线孔与橇拨杆圆弧形的端面之间,设有沿橇拨杆轴线方向的引线孔;所述顶压块的外侧设有穿线槽。可通过橇拨杆的圆弧形钩住小转子,顶压杆的顶压块紧顶小转子相对一侧的股骨,将骨折的小转子与股骨定位固定,可减小肌肉切开面的,降低小转子复位操作的难度,保证在钻孔和植入钢针或钢钉时不易引发再次移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折手术中的器材,更具体说是一种骨折手术中的股骨小转子骨折固定复位器,属建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多见,常伴有股骨小转子骨折。近年来,随着各种内固定手术的广泛开展及围手术期并存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已大大下降,但髋内翻、钉板断裂、股骨头颈切割、下肢短缩等并发症却依然存在。为预防或减少上述并发症发生,股骨小转子复位固定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现有的手术中,大多先简单的橇拨工具对骨折移位的股骨小转子进行复位,再通过钻孔后螺钉及钢丝的捆扎对小转子骨折部位进行固定。由于小转子位于股骨内后侧,又是髂腰肌的止点,周围有较多肌肉覆盖。上述手术方法势必要切开比较大面积的肌肉,增加病人的创伤及出血量,对骨折移位的股骨小转子进行复位操作难度也比较大,而且容易使小转子松动,发生再次移位,股骨近端内侧柱的完整性难以保持,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易失效。同时,在钢丝的捆扎时,在小转子周边穿入钢丝的操作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股骨小转子骨折复位器,它用于股骨小转子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时,可减小肌肉切开面的,减轻病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小转子骨折固定复位器,它包括橇拨杆(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操作座(2)和顶压杆(3),所述橇拨杆(1)与操作座(2)固定,所述顶压杆(3)与橇拨杆(1)平行,且所述顶压杆(3)与操作座(2)可伸缩连接;所述橇拨杆(1)的一端为圆弧形,所述顶压杆(3)在靠近橇拨杆(1)圆弧形的一端具有顶压块(4);所述顶压块(4)的外侧为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君叶锋郑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市中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