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测量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该水银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水银槽、限位隔层、进气管Ⅰ、软囊Ⅰ、气孔Ⅰ、水银控制阀、气孔Ⅱ、气孔Ⅲ、水银、保护气体、水银柱盒、软囊Ⅱ,具体结构如下:水银槽、水银柱盒和软囊Ⅱ中填充有保护气体,软囊Ⅰ中为空气;水银槽分为由通气管连接的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设有软囊Ⅰ,软囊Ⅰ通过进气管Ⅰ与充气控制阀连通,下部分装有水银并通过水银控制阀与水银柱盒和软囊Ⅱ连通;软囊Ⅰ外侧设有开有气孔Ⅰ的限位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突破现有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的局限,并有效解决水银柱式血压计存在的水银易氧化、易蒸发、易溢漏所造成的测量值失真等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测量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血压计有水银血压计和机械血压表两种:水银血压计是根据柯氏音对应的水银柱高度来测量血压,机械血压表则是根据柯氏音对应的表针指示来测量血压。这两种血压计使用时要始终注意从听诊器内拾取柯氏音和目视水银柱或压力表,以读取血压值,其优点是测量血压较为准确。市场上,还有半自动电子数显血压测量仪和全自动电子数显血压测量仪:半自动电子数显血压测量仪用手挤压橡胶球向臂带中的橡胶袋充气、用手旋开气阀而放气,全自动电子数显血压测量仪则通过电路控制气泵向袖带或指套充气、通过电路控制电磁阀放气,这两种电子血压计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袖带或指套内橡胶袋的气体压力振荡波及压力,根据袖带或指套橡胶袋内压力变化相应产生不同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方法由中央处理器经过运算来间接求取收缩压和舒张压,并用液晶屏显示血压值和脉搏值。但血压值的得到,无论是使用拟合法、比例法或其它方法,都是经过一定的数学方法运算后间接求出,对不同个体具有差异性,有时不能得到精确的血压数值。目前,较为流行的血压计有两种:水银柱式血压计和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该两种血压计的缺点如下:(一)水银柱式血压计1、重量 大,体积大,携带不方便。2、手动操作,需另配备气球、听诊器。3、听力不好者无法使用。4、使用不当易造成水银溢漏,污染环境,损害健康。5、水银易氧化、易蒸发,造成测量值失真。6、不适用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听诊音量过低者。7、基本只能医务人员一个人听诊,不能与患者共享,且易造成不负责任医生的滥为,亦不利于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8、长时间测量时,易造成听诊者耳朵受损,情绪因素亦将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9、容易受环境噪声影响。10、需要一年校准一次,校准费用比血压计采购费用还要高。(二)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1、电子血压计采用示波法测量,不同企业选用的计算公式也有不同,测量结果易产生误差。它的测量原理决定了一些人不能用它测量血压,如:脉搏很弱的人,血压过低者、恶性高血压的人、大出血患者等。2、容易受袖带移动及磨擦等因素影响。3、结构单一,不能测量心肺,临床医生特别是乡村医生使用不便,需另携带听诊器。4、电子元器件失真,很难做出判断。对受测者血压的突然变化,测量者无信心做出定性判断。5、电子系统一旦损坏,不易修复。6、价格昂贵。7、大量或长时间测量,误差较大。8、需要一年校准一次,校准的费用与血压计采购价格相当。机械血压表式血压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已逐步被淘汰。汞柱式血压计中,水银管道通过连接管和水银容器相连,连接管带有一个由手柄开和关的阀。袖套或裹套通过管与水银容器相连,并且通过管和球形物相连。水银管道在其上端有一个过滤器和一个小孔,水银管道通过该小孔与外界空气相通。在实际使用中,袖套被裹在臂上,打开阀,空气通过球形物泵入袖套中。结果,水银容器的水银通过水银管道上升,从而可以测量血压。使用后,将水银管道倾斜,使留在管道中的水银流回到水银容器内;然后,将阀关闭,以防止水银泄漏和污染。汞柱式血压计存在易泄漏水银的问题,如使用完后忘记关水银阀或在血压计工作中被碰倒,都会导致水银外漏,使血压计测量时产生误差,影响对病人的诊断,并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害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若空气通过水银槽及其管路进入水银柱中,可使水银柱变得不连续,从而造成对测量准确度的不良影响。现有水银血压计的结构原理决定了水银柱上方必须留有与大气相通的气孔,因此也提供了水银意外泄漏的通道,同时也使水银容易氧化,容易蒸发,使可用于血压测量的液态水银量减少,且因氧化形成的氧化汞容易堵塞水银管路,所有这些都 可造成血压测量的失真。所以,设计一种既可保证自动关闭,又可使水银不意外泄漏又不能氧化和蒸发的装置成为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突破现有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的局限,并有效解决水银柱式血压计存在的水银易氧化、易蒸发、易溢漏,造成测量值失真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该水银控制系统包括:水银槽、进气管1、软囊1、水银控制阀、气孔I1、气孔II1、水银、保护气体、水银柱盒、软囊II,具体结构如下:水银槽分为由通气管连接的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设有软囊I,软囊I通过进气管I与充气控制阀连通,下部分装有水银并通过水银控制阀与水银柱盒和软囊II连通;水银槽、水银柱盒及软囊II充有保护气体;通气管下端两侧分别开有与水银槽下部分相通的气孔II,通气管上部为中空的凹形结构,在凹形结构的下端设有气孔III,凹形结构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水银槽上部分连通。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位于水银槽内的进气管I末端结构与通气管结构一致。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软囊I外侧设有开有气孔I的限位隔层,使限位隔层与上部分相通。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软囊I中为空气。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水银槽中的水银通过水银控制阀,经过软管II进入水银柱盒;水银控制阀通过连接件与设置于缸体中的活塞连接,缸体的一端开有进气口,通过该进气口分别与充气控制阀和放气口 II连通。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水银控制阀底部设有导杆,活塞的顶部设有连杆,活塞顶部的连杆与水银控制阀底部的导杆之间通过折形杆连接,折形杆的一边与水银控制阀底部的导杆垂直,折形杆的另一边与活塞顶部的连杆垂直并通过轴承I连接,活塞顶部的连杆与活塞之间通过轴承II连接,水银控制阀中设有通孔;导杆上安装弹簧丝,弹簧丝的一端与折形杆连接;水银控制阀的一侧设有非金属板,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在非金属板上,弹簧片的另一端下方设置导体于非金属板上,非金属板上的导体与弹簧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的两极连接。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水银柱盒底部通过管路连到水银槽底部,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水银控制阀,水银柱盒顶部与装有保护气体的软囊II连通;充气泵经进气管I1、进排气口与袖带连通,进气管I通过管路连至水银槽,在所述管路上设置充气控制阀。 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充气泵通过管路与充气缓冲箱II相连通,充气缓冲箱II的出气管分两路:一路通过进气管II,经进排气口与袖带连通;另一路经充气控制阀,再分别通过管路与充气缓冲箱1、水银槽、水银控制阀相连通。所述的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水银柱盒上方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中设有软囊II ;水银柱盒顶部通过软管I与软囊II连通,使水银柱盒内部充满保护气体;水银柱盒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水银槽连通,在所述管路上设置水银控制阀,水银控制阀通过软管II连接水银柱盒的底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水银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了独特的结构设计,且里面通过软囊II充有保护气体(如:氮气或惰性气体等),而保护气体不能直接与汞发生化学反应,故水银不能氧化。2、本技术水银始终处在水银控制系统内,在使用之初,会有微量的水银蒸发,蒸发的水银会凝结在软性囊和水银柱盒内表面,而在内表面凝结的水银也会自然蒸发,这会在水银控制系统内形成一个微量的“液态一气态”水银平衡。3、本技术水银阀门自动开合,不会发生水银溢漏。4、本技术因各种原因(比如儿童玩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典血压测量仪的水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银控制系统包括:水银槽、进气管Ⅰ、软囊Ⅰ、水银控制阀、气孔Ⅱ、气孔Ⅲ、水银、保护气体、水银柱盒、软囊Ⅱ,具体结构如下:水银槽分为由通气管连接的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设有软囊Ⅰ,软囊Ⅰ通过进气管Ⅰ与充气控制阀连通,下部分装有水银并通过水银控制阀与水银柱盒和软囊Ⅱ连通;水银槽、水银柱盒及软囊Ⅱ充有保护气体;通气管下端两侧分别开有与水银槽下部分相通的气孔Ⅱ,通气管上部为中空的凹形结构,在凹形结构的下端设有气孔Ⅲ,凹形结构的上端通过管路与水银槽上部分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允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