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490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包括横梁(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31),所述升降立柱(31)分别通过连接装置(5)连接于横梁(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5)一端与升降立柱(31)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2)呈可旋转连接。升降立柱与横梁能进行折叠,不仅安装简单,而且方便包装运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桌子在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桌子如电脑桌、书桌、办公桌等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随着人们的应用需求,对桌子的舒适、便利也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能调整高度的桌子备受人们的喜爱,于是出现了高度可调的桌子。如专利号为20092002606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桌,包括桌面、电机、横杆、立杆、传动轴等,所述横杆跟立杆直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立杆与电机是通过一根传动轴连接。现有升降桌普遍存在如下缺陷:整个产品的组装通常需要一定的专业性,需要由专业人员到用户现场将部件一个一个地组装调试,这样就给卖家增大了人员的成本。针对这样的缺陷,人们通常是在桌子出厂前将整个组装完成,再用一个大的包装发送搬运至买家。而在整个组装过程中,其中横杆和立柱的安装要求最高,并且这部分的结构最占包装运输空间。但横杆与立杆通常是直接固定在一起的,无法折叠,这样不方便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立柱与横梁能进行折叠,不仅安装简单,而且方便包装运输。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包括横梁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分别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横梁端部,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升降立柱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呈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每根升降立柱上端部两侧的连接码,所述连接码远离升降立柱的另一端设有轴孔,在所述轴孔上安装将所述连接码与所述横梁的端部连接的活动销,所述升降立柱和连接码连为一体并以所述活动销为轴绕横梁旋转,从而进行折叠。优选地,所述连接码上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架装置的升降立柱与横梁通过连接码相连,且所述升降立柱与连接码一同能绕着横梁进行折叠,这样在运输时,减少了占地空间,包装尺寸比较小,易贮运;而且用户在安装时,只需按照说明书就能将可折叠的升降桌安装,并且能保证安装效果;还在连接码本体的表面设有U型突起的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码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升降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桌面,2-横梁,3-升降机构,31-升降立柱,4-驱动机构,5_连接装置,51-短连接码,51长连接码,511-轴孔,512-第一安装孔,513-第二安装孔,514-加强筋,52-活动销,6-支撑臂,7-地脚,8-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横梁2和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31,所述升降立柱31分别通过连接装置5连接于横梁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5 —端与升降立柱31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2呈可旋转连接。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一对分别位于升降立柱31两侧的连接码,左侧的升降立柱31通过一对短连接码51与横梁2连接,右侧的升降立柱31通过一对长连接码51、与横梁2连接,所述连接码的一端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立柱31的外管312上端的两侧;所述连接码另一端设有轴孔511,所述连接码与所述横梁2通过从轴孔511插入的活动销52连接,所述升降立柱31和连接码51连为一体并以所述活动销52为轴绕横梁2旋转,从而进行折叠,如图1所示进行折叠,得到如图2所述为折叠后的情景。如3所示,所述连接码上设有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升降立柱31固定安装的第一安装孔512,在轴孔511周围还设有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横梁2固定安装的第二安装孔513,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三点定位的原理,第一安装孔512、第二安装孔513至少设为3个,为使安装更为牢固,可以适当增加安装孔;还在连接码本体的表面设有U型突起的加强筋514,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码的承载能力。为避免折叠后的两根升降立柱3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端部重叠甚至干涉而无法放置,从而需要占用更大的安放空间的情况,故将与两根升降立柱31连接的连接码设置成长短不一的两个,为 连接码(51,51、),这样就很好地解决可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短连接码51连接如图所示I和2位于左边的立柱上,长连接码51 '连接如图所示I和2位于右边的立柱上,其中在实施过程中短连接码51和长连接码51、与立柱的安装位置可互换。所述升降立柱31与横梁2通过连接码相连,且所述升降立柱31与连接码一同能绕着横梁2进行折叠,这样在运输时,减少了占地空间,包装尺寸比较小,易贮运;而且用户在安装时,只需按照说明书就能将可折叠的升降桌安装,并且能保证安装效果。如图4所示,本技术用在升降桌上的实施例,所述升降桌包括桌面1、支撑于桌面I下方的横梁2、升降机构3和驱动升降机构3升降的驱动机构4,安装时,如图1-4所示,先旋开如图2所述的升降立柱31,与横梁2垂直,将驱动机构4安装在横梁2上,并连接电源,将脚轮8安装在地脚7上,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升降立柱31与连接码、横梁2与连接码固定连接,将地脚7放在升降立柱31上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安装;将支撑臂6分别安装到升降立柱31上,再将手控器安装到横梁2上,接通电源,可通过手控器调节升降。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包括横梁(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31),所述升降立柱(31)分别通过连接装置(5)连接于横梁(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5) —端与升降立柱(31)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2)呈可旋转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固定在每根升降立柱(31)上端部两侧的连接码,所述连接码远离升降立柱(31)的另一端设有轴孔(511),在所述轴孔(511)上安装将所述连接码与所述横梁(2)的端部连接的活动销(52),所述升降立柱(31)和连接码连为一体并以所述活动销(52)为轴绕横梁(2)旋转,从而进行折叠。3.如权利要求2所 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码上设有加强筋(51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包括横梁(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31),所述升降立柱(31)分别通过连接装置(5)连接于横梁(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5)一端与升降立柱(31)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2)呈可旋转连接。升降立柱与横梁能进行折叠,不仅安装简单,而且方便包装运输。文档编号A47B13/02GK203088047SQ20132011360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陆小健, 盛圆圆, 梁旭东 申请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折叠的支架装置,包括横梁(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升降立柱(31),所述升降立柱(31)分别通过连接装置(5)连接于横梁(2)端部,所述连接装置(5)一端与升降立柱(31)呈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横梁(2)呈可旋转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盛圆圆梁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