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它是由若干个固定在一起的圆管组成,在圆管的管壁上具有许多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作为珊瑚移植后的生长场所,起到固着功能外还可以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于鱼类、虾和蟹类等浮游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作为一些藻类等植物的附着基质表层扩大了整个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物生长的表面;圆管的中空设计可以使水流顺利通过而减缓波浪等对礁基的冲击,进一步的增强稳固性;圆管之间可以自由组合,2圆管的平行式,3圆管、6圆管和10圆管的三角结构是最常见的构型,其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三角形的稳定性;由于圆管的自由组合随意性,使得其在浅水区和深水区都可以放置,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应用于生态系统修复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和适用于珊瑚生长、促进珊瑚增殖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技术背景: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海草生态系统并称为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仅占海洋面积的0.2%,,但是在其上面生活的海洋生物占海洋中所有生物总数的1/4,从而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防岸护堤、保护环境、提供海产品、药品、建筑和工业原材料。但是近年来,由于海水升温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等,出现了珊瑚礁出现了严重的的退化甚至是大面积白化死亡的现象。因此,人为的进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培育变得十分重要。由于造礁石珊瑚生长速度非常地缓慢,平均一年的生长长度约为一厘米,但是通过珊瑚的移植培育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珊瑚覆盖率,从而认为其是一种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如日本、以色列、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都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进行珊瑚培育的礁基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对新移植的珊瑚的后续生长情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关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出现珊瑚大面积退化以及白化的现象而进行人为干预,旨在通过促进珊瑚的增殖和生态系统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而提供一种适宜于在开阔的珊瑚礁海域内设置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该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具有能够有效的抗击风浪、稳固和耐压等特点,此外,其还可以为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如鱼、虾和螃蟹浮游动物提供栖息场地并为一些藻类等浮游植物提供栖息基质表层,从而对 于整个生态系统生物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本技术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固定在一起的圆管组成,在圆管的管壁上具有许多小孔。所述的圆管内径为37cm,外径为44cm,长度为180cm,圆管的管壁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有4排圆孔,每排圆孔为5个,其孔直径为5.5cm,相邻圆管之间通过管壁上的圆孔进行连接固定,以提闻整体的稳定性和抗击水流和波浪等的能力。所述的圆管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所述的圆管为2个,2圆管平行放置,形成平行式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蝴碟基。所述的圆管为3个或6个或10个,横向堆叠固定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而形成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三角形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稳定性的作用。本技术不仅可以作为珊瑚移植后的生长场所,起到固着功能外,还可以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与鱼类、虾和蟹类等浮游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作为一些藻类等植物的附着基质表层,扩大了整个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物生长的表面;圆管的中空设计可以使水流顺利通过,而减缓波浪等对礁基的冲击,进一步的增强其稳固性;圆管之间可以自由组合,2圆管之间平行式,3圆管、6圆管和10圆管构成的三角结构是最常见的构型,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三角形的稳定性;由于圆管的自由组合随意性,使得其在浅水区和深水区都可以放置,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的圆管单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由10根圆管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圆管;2、圆孔;3、内圆;4、外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包括10根相同的圆管I,每根圆管内径(内圆3)为37cm,外径(外圆4)为44cm,长度为180cm,圆管的管壁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有4排圆孔2,每排圆孔2为5个,其孔直径为5.5cm,圆管由水泥、沙粒、石子和水按照常规比例配置形成混凝土均匀搅拌后再按照模型浇筑而成。相邻圆管I之间通过管壁上的圆孔2用钢丝或者绳子进行相互贯通连接固定,使其横向堆叠固定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三角形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稳定性的作用,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抗击水流和波浪等的能力。在上述圆管浇筑过程中,切实保证避免出现蜂窝、搂筋和孔洞等现象,浇筑完毕后,注意进行养护,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使其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一般48小时后即可以去模,养护12天后,按照上述方式制成本实施例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将制作好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用船载至指定的珊瑚礁区域进行放置,用于珊瑚的增殖。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固定在一起的圆管组成,在圆管的管壁上具有许多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内径为37cm,外径为44cm,长度为180cm,圆管的管壁上呈中心对称分布有4排圆孔,每排圆孔为5个,其孔直径为5.5cm,相邻圆管之间通过管壁上的圆孔进行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为钢筋混凝土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为2个,2圆管平行放置,形成平行式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为3个或6个或10个,横向堆叠固定在一起,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从而形成适用于珊瑚生长 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它是由若干个固定在一起的圆管组成,在圆管的管壁上具有许多小孔。本技术不仅可以作为珊瑚移植后的生长场所,起到固着功能外还可以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于鱼类、虾和蟹类等浮游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作为一些藻类等植物的附着基质表层扩大了整个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生物生长的表面;圆管的中空设计可以使水流顺利通过而减缓波浪等对礁基的冲击,进一步的增强稳固性;圆管之间可以自由组合,2圆管的平行式,3圆管、6圆管和10圆管的三角结构是最常见的构型,其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三角形的稳定性;由于圆管的自由组合随意性,使得其在浅水区和深水区都可以放置,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文档编号A01K61/00GK203087270SQ2013200407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凌娟, 李元超, 董俊德, 王道儒, 张燕英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珊瑚生长的圆柱体形珊瑚礁基,其特征在于,由若干个固定在一起的圆管组成,在圆管的管壁上具有许多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娟,李元超,董俊德,王道儒,张燕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