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391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内的架体,架体一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架体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钢丝锯、剥皮机、造粒机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位于机械手机构一侧的下部,剥皮机位于机械手机构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位于剥皮机的一侧,造粒机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手将菌种棒从物料皮带输送机上抓取后,经钢丝锯和剥皮机进入造粒机内,产出的菌粒在螺旋输送机构内与培养基料混合,接种效率高,菌种颗粒大小均匀,接种质量好,感染杂菌率低,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在后续工序中食用菌生长速度均匀,大小均匀,利于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属于食用菌生产

技术介绍
目前,食用菌在接种时,一般在无菌接种室内由人工操作完成,人工剥皮,人工掰成颗粒,人工放入培养基料中,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效率低,颗粒大小不均匀,接种质量差,感染杂菌率高。现有技术难于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生产效率高,接种质量高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本技术所述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内的架体,架体一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架体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钢丝锯、剥皮机、造粒机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位于机械手机构一侧的下部,剥皮机位于机械手机构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位于剥皮机的一侧,造粒机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所述的机械手机构包括可旋转的十字形分布的4个机械手。采用4个机械手旋转循环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菌粒螺旋输送管和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菌粒螺旋输送管与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相通。所述的造粒机的前侧面设置有横向的钢丝网,底面设置有纵向的钢丝网,顶面为开口结构,造粒机的前侧 设有第一顶出气缸,造粒机上方设有第二顶出气缸。所述的无菌接种室底部设有废料回收装置。可对废料进行回收。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机械手将菌种棒从物料皮带输送机上抓取后,经钢丝锯和剥皮机进入造粒机内,产出的菌粒进入螺旋输送机构内与培养基料混合,接种效率高,菌种颗粒大小均匀,接种质量好,且无人工操作,感染杂菌率低,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且由于菌种颗粒大小均匀,在后续工序中,食用菌生长速度均匀,大小均匀,利于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囷接种室;2、架体;3、物料皮带输送机;4、机械手机构;5、钢丝银;6、剥皮机;7、造粒机;8、菌粒螺旋输送管;9、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10、第一顶出气缸;11、第二顶出气缸;12、废料回收装置;13、菌种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 3所示,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I内的架体2,架体2 —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3,架体2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4、钢丝锯5、剥皮机6、造粒机7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4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3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5位于机械手机构4一侧的下部,剥皮机6位于机械手机构4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7位于剥皮机6的一侧,造粒机7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机械手机构4包括可旋转的十字形分布的4个机械手。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菌粒螺旋输送管8和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9,菌粒螺旋输送管8与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9相通。造粒机7的前侧面设置有横向的钢丝网,底面设置有纵向的钢丝网,顶面为开口结构,造粒机7的前侧设有第一顶出气缸10,造粒机7上方设有第二顶出气缸11,无菌接种室I底部设有废料回收装置12。工作原理为:物料皮带输送机3将菌种棒13输送至无菌接种室I内,机械手机构4的机械手夹住菌种棒13,机械手机构4旋转使菌种棒13位于钢丝锯5处,通过钢丝锯5将菌种棒13两端废料切下,落入废料回收装置12 ;机械手机构4旋转使菌种棒13位于剥皮机6处,通过剥皮机6将菌种棒13的皮剥掉,落入废料回收装置12。菌种棒13经第一顶出气缸10顶入造粒机7内,随后再经第二顶出气缸11顶出,在造粒机7的钢丝网的处理作用下形成菌种颗 粒,进入菌粒螺旋输送管8内,与从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9内输送来的培养基料混合,完成自动接种。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I)内的架体(2),架体(2)—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3),其特征在于:架体(2)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4)、钢丝锯(5)、剥皮机(6 )、造粒机(7 )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4 )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3 )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5)位于机械手机构(4)一侧的下部,剥皮机(6)位于机械手机构(4)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7)位于剥皮机(6)的一侧,造粒机(7)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机构(4)包括可旋转的十字形分布的4个机械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菌粒螺旋输送管(8)和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9),菌粒螺旋输送管(8)与培养基料螺旋输送管(9)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机(7)的前侧面设置有横向的钢丝网,底面设置有纵向的钢丝网,顶面为开口结构,造粒机(7)的前侧设有第一顶出气缸(10),造粒机(7)上方设有第二顶出气缸(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接种室(I)底部设 有废料回收装置(1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属于食用菌生产
,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内的架体,架体一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架体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钢丝锯、剥皮机、造粒机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位于机械手机构一侧的下部,剥皮机位于机械手机构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位于剥皮机的一侧,造粒机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本技术通过机械手将菌种棒从物料皮带输送机上抓取后,经钢丝锯和剥皮机进入造粒机内,产出的菌粒在螺旋输送机构内与培养基料混合,接种效率高,菌种颗粒大小均匀,接种质量好,感染杂菌率低,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在后续工序中食用菌生长速度均匀,大小均匀,利于管理。文档编号A01G1/04GK203087050SQ201320064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治刚, 高名河, 王方乾, 宋刚, 张玉孔 申请人:淄博隆泰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自动接种机,包括位于无菌接种室(1)内的架体(2),架体(2)一侧为物料皮带输送机(3),其特征在于:架体(2)上设置有机械手机构(4)、钢丝锯(5)、剥皮机(6)、造粒机(7)和螺旋输送机构,机械手机构(4)位于物料皮带输送机(3)出料端的一侧,钢丝锯(5)位于机械手机构(4)一侧的下部,剥皮机(6)位于机械手机构(4)另一侧的上部,造粒机(7)位于剥皮机(6)的一侧,造粒机(7)的底部为螺旋输送机构的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刚高名河王方乾宋刚张玉孔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隆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