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用LED,其特征在于,若对量子点的大小或物质组成进行调节则能够调节能带隙,从而能够在从紫外线区域至红外线区域的全部区域内发光,利用这一点对具有2~5个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量子点粒子组进行混合而使用,使得从LED所发出的光在透射包括量子点的填充层的同时转换成能够提高用于植物栽培的光合作用及叶绿效率的波长后发出,从而代替自然光或补充自然光而对植物进行照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生长用LED,其通过将具有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I 5个量子点粒子组混合来使用,从而转换成接近于自然光的多种波长后发出,因此可代替自然光或补充自然光而应用于植物栽培。
技术介绍
植物通过碳同化作用而起到向生态系统生成营养素且供给氧的重要作用,其中所述碳同化作用是,叶绿体利用阳光由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这样,为了提高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即光合作用及叶绿作用的效率,需要能够代替阳光的属于特定区域的波段的光源。以 往,作为用于植物的生长及栽培的照明设备,使用了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高压钠灯等,但最近,作为用于减少能量且保护环境的代替用,正在开发植物栽培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上述植物栽培用发光二极管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对最佳的波段域及亮度的光进行调节。在韩国公开专利2003-0005023中公开了以适当的比例组合多种LED并将多个LED配置在板上的方法,且在韩国公开专利2004-0010426中公开了使用远红外线730nm、红色光660nm、蓝色光450nm的LED灯作为光源的系统。这种现有技术是作为控制系统用途而开发的,因此对于普通的栽培植物的农家来说难以使用,且具有投资费用对比有效性的问题。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的原因如下:LED灯虽然以多种用途使用,但通常仅利用一个发光物质来制造,具有无法发出接近于自然光的多种波长的光的局限性,且具有由于无机物荧光体的发光效率低、显色指数低而导致很难得到自然光的缺点。另一方面,量子点作为纳米大小的半导体物质,是表示量子限制(quantumconfinement)效应的物质。若这种量子点从激发源(excitation source)吸收光达到能量激发状态,则会释放相当于量子点的能带隙(band gap)的能量。因此,若调节量子点的大小或物质组成,则可以调节能带隙,从而可以在从紫外线区域至红外线区域的全部区域内发光。通常,量子点具有数纳米的大小。如上所述,制造量子点的方法如下:可以使用如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或分子束外延(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等气相蒸镀法,可以优选使用化学湿式合成法。通过化学湿式合成法而制造的量子点以胶体状态分散在溶剂内,因此通过离心分离从溶剂分离出量子点。如此分离出的量子点在上述所制造的金属-有机物前体溶液中分散。此时,量子点能够通过与金属-有机物前体的有机物相结合而实现稳定化。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用LED,其是通过将在金属纳米粒子上涂敷有金属氧化物而成的核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粒子和量子点分散在极性溶剂中,并将分散有该极性溶剂的浆料填充在LED元器件所处的槽而制成,在该LED灯中,作为上述量子点,将具有I 5个互不相同的粒径的量子点粒子组混合来使用,由此使从LED发出的光在透射包括量子点的填充层的同时转换成能够提高用于植物栽培的光合作用及叶绿效率的波长后发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用LED,其特征在于,若调节量子点的大小或物质组成,则可以调节能带隙,从而可以在从紫外线区域至红外线区域的全部区域内发光,并利用这一点对具有2 5个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量子点进行混合而使用,由此使从LED发出的光在透射包括量子点的填充层的同时转换成能够提高用于植物栽培的光合作用及叶绿效率的波长后发出,以代替自然光或补充自然光而对植物进行照射。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将混合了具有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I个 5个量子点粒子组的浆料填充在LED元器件所处的槽(glove)之后使其硬化。此时,特征在于,上述量子点利用核壳结构的量子点,并且为了增加量子点的发光效率,也可以将量子点涂敷在金属纳米粒子来制造。更详细地说,通过将极性溶剂中所分散的量子点浸溃于高分子中进行搅拌,来制造包括量子点的浆料,并将该浆料填充在槽中制造LED灯,或者为了增加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在极性溶剂中搅拌量子点和金属氧化物,来制造在金属氧化物层上涂敷有量子 点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粒子量子点浆料,并将该浆料填充在槽中制造LED灯。在本专利技术中,对具有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I 5个量子粒子组进行混合,因此从LED发出的光在透射包括量子点的填充层的同时能够转换成接近于自然光的波长后发出,并且通过调节上述波长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叶绿效率,从而有助于植物生长,操作费用低廉且容易控制,能够实现通用化且适合植物生长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互不相同的粒径分布的量子点的特征在于,量子点的光致发光(PL,photoluminescence)峰在450nm 700nm的范围内。若使用上述范围的量子点,则提高植物的叶绿素作用及光合作用、防治害虫等,而在植物生长中通过复合作用使生长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更优选地,对包括450nm、510nm、610nm、670nm的范围的量子点进行混合。当上述量子点的直径为Inm 20nm、更优选为3nm IOnm时,能够使热稳定性及发光效率最大化。本专利技术的量子点的特征在于,选自由如CdS、CdSe, CdTe, ZnS、ZnSe, ZnTe, HgS,HgSe, HgTe之类的I1-VI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如GaN, GaP、GaAs, AIN、A1P、AlAs,InN、InP、InAs之类的II1-V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或选自由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gZnTe、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 及 HgZnSTe 组成的组;或选自由 GaNP、GaNAs、GaPAs、AlNP, AlNAs, AlPAs, InNP, InNAs, InPAs, GaAlNP, GaAlNAs, GaAlPAs, GaInNP, GaInNAs,GaInPAs> InAlNP、InAlNAs> InAlPAs 组成的复合物组。利用将上述量子点分散在极性溶剂中的浆料。此时,极性溶剂优选为水或包含I 5个碳原子的乙醇,更优选为水或包含I 3个碳原子的乙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上述极性溶剂及量子点的混合比优选为0.01重量份 10重量份,更优选为0.1重量份 I重量份。本专利技术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粒子是指在金属纳米粒子上涂敷有金属氧化物的物质。制造在上述金属纳米粒子上涂敷有金属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中所使用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大小为5nm 50nm,优选为IOnm 30nm。通过使用上述范围的金属纳米粒子大小,使从LED芯片(chip)发出的光在透射量子点的同时使光重新向芯片的内侧射入的反射光等重新向芯片的外侧射出,以有助于使光增加。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金属纳米粒子选自由金、钯、钼、镍、钴、铁、钌、银、铜、镉、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镇沅,
申请(专利权)人:QD思路讯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