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40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实现耗电量的降低,而不会引起开口率的下降。通过由像素电极(20)和相对电极(80)夹持而形成液晶电容元件(Clc)。像素电极(20)、第一开关电路(22)的一端、第二开关电路(23)的一端、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子形成内部节点(N1)。第一开关电路(22)及第二开关电路(23)的另一端与源极线(SL)相连。第二开关电路(23)由晶体管(T1)与二极管(D1)的串联电路构成,并由晶体管(T1)的控制端子、晶体管(T2)的第二端子、及升压电容元件(Cbst)一端来形成输出节点(N2)。升压电容元件(Cbst)的另一端与升压线(BST)相连,晶体管(T2)的控制端子与参考线(REF)相连。二极管(D1)在从源极线(SL)向内部节点(N1)的方向上具有整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终端中,通常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来作为其显示单元。此外,由于移动电话等是由电池来驱动,因此强烈要求降低其耗电量。因此,有时会将时刻、电池余量等需要持续显示的信息显示在反射型子面板中。此外,最近开始要求利用同一个主面板来进行全彩色显示的通常显示和反射型的持续显示。图38中示出了通常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此外,图39中示出了 mXn像素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配置例。另外,m及η均为2以上的整数。如图39所示,在m根源极线SL1、SL2、...、SLm、与η根扫描线GL1、GL2、...、GLn的各个交点处设有由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构成的开关元件。图38中, 用源极线SL来代表各源极线SLl、SL2.....SLm,同样地,用标号GL来代表各扫描线GLl、GL2 λ...λ GLn ο如图38所示,液晶电容元件Clc和辅助电容元件Cs经由TFT进行并联连接。液晶电容元件Clc由在像素电极20与相对电极80之间设置了液晶层的层叠结构来构成。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文树上田直树山内祥光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