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262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转印膜和色带剥离时,使转印膜的行进路径的在剥离部分处的移送方向与行进方向不同,由此能够确保剥离角度较大的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向彼此压接的压印辊(45)与热印刷头(40)之间的印刷位置供给色带(41)和转印膜(46)而在转印膜(46)上形成图像,其中,转印膜(46)在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置框架上的膜盒(100)的供给卷轴(48)与卷取卷轴(47)之间形成规定的行进通路并卷绕于其间,膜输送辊(49)与压辊(32a、32b)配置在使安装于装置框架上的转印膜(46)的行进通路向规定量盒内侧位移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塑料卡片、厚纸卡片等记录介质记录电子信息或图像信息的印刷装置,涉及在卡片表面形成面部照片、文字数据等图像的机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通常,这种信息记录装置作为在各种证明书用卡片、结账用卡片等所使用的卡片类进行信息记录的装置而众所周知。卡片是用塑料、厚纸等以规定的标准尺寸做成,将该卡片(空白卡片)装填于装置的卡盒,或将收纳有卡片的盒装填在装置中。公知有如下的再转印方式的印刷装置:利用熔融性或升华性的色带在转印膜上一次形成墨像,其后,将形成于该转印膜上的墨像转印到卡片上。在该情况下,在转印膜上形成了墨像之后,需要从转印膜剥离色带而转印到卡片上。在进行这样的剥离时,若使转印膜和色带以大角度、例如大致直角地拉开剥离,则能够防止转印膜的一部分残留于转印膜,进行可靠地剥离。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344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6247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 2635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7 - 5245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若以大角度拉开剥离转印膜和色带,则必须向与转印膜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输送色带,在该方向上需要空间,产生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转印膜和色带剥离时,使转印膜的行进路径在剥离部分的移送方向与行进方向不同,能够确保剥离角度较大的印刷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向彼此压接的压印辊与热印刷头之间的印刷位置供给色带和转印膜,并在转印膜上形成图像,包括:供给卷轴,卷绕未使用的所述转印膜;卷取卷轴,卷绕使用完毕的所述转印膜;膜盒,构成为相对于装置框架装卸自如,保持所述供给卷轴和所述卷取卷轴;剥离构件,配置在所述压印辊的下游侧,将所述转印膜和所述色带从重合状态剥离并向不同的两个方向输送;膜输送辊,在所述剥离构件的下游侧,相对于所述转印膜而固定配置于所述膜盒的内侧;压辊,配置在隔着所述转印膜与所述膜输送辊相对的位置,且构成为能够在将所述转印膜压接于所述膜输送辊的压接位置和与所述转印膜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膜输送辊旋转,通过所述压辊从所述分离位置向所述压接位置移动,使所述转印膜向所述膜盒的内侧位移规定量而压接于所述膜输送辊,通过所述膜输送辊的旋转,一边输送所述转印膜,一边在所述转印膜上形成图像。在此,所述压 印辊相对于所述转印膜配置在所述膜盒的内侧,所述热印刷头固定配置在隔着所述转印膜及色带与所述压印辊相对的位置,所述压印辊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转印膜分离的非印刷位置和同所述热印刷头夹持所述转印膜及色带地在所述转印膜形成图像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通过所述压印辊从所述非印刷位置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由此使所述转印膜向所述膜盒的外侧位移规定量。此外,所述压印辊被保持在借助第I凸轮的旋转而朝向所述热印刷头前进的第I托架上,所述压辊由在沿着输送所述转印膜的膜输送通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配置的一对压辊构成,被保持在借助第2凸轮的旋转而朝向所述膜输送辊前进的第2托架上,该印刷装置具有:对被保持在所述第I托架的所述压印辊施力使其压靠于所述热印刷头的第I弹簧构件;以及对被保持在所述第2托架的所述一对压辊施力使其压靠于所述膜输送辊的第2弹簧构件,将所述膜输送辊、所述第I凸轮和所述第I托架一体化作为第I单元,将所述第2凸轮和所述第2托架一体化作为第2单元。而且,所述剥离构件由以使所述转印膜和所述色带为重合状态地夹持所述转印膜和所述色带的辊对构成,配置成一方的辊能够与另一方的辊压接、分离,并且与从所述非印刷位置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的所述压印辊联动地进行压接、分离。或者,所述剥离构件由以使所述转印膜和所述色带为重合状态地夹持所述转印膜和所述色带的辊对构成,配置成一方的辊被保持于所述第I托架,并能够与另一方的辊压接、分离,并且与从所述非印刷位置向所述印刷位置移动的所述压印辊联动地进行压接、分离。另外,所述压印辊相对于所述热印刷头的接触分离移动、和所述压辊相对于所述膜输送辊的接触分离移动的驱动是同一驱动源。而且,所述第I凸轮和所述第2凸轮由同一驱动源驱动。此外,将所述热印刷头作为第3单元。在此,所述压印辊被保持于分别支承该压印辊的两端的一对压板支承构件,所述压板支承构件经由所述第I弹簧构件而被保持于所述第I托架。并且,所述第I托架和所述压板支承构件设有用于配置所述第I凸轮和所述第I弹簧构件的间隔地被连结。`此外,所述一对压辊分别支承于压辊支承构件的两端,所述压辊支承构件利用中央部转动自如地被保持于所述第2托架。并且,中央被轴支承的所述第2托架,在一端受到所述第2凸轮的施力而转动时,使在另一端进行支承的所述压辊支承构件朝向所述膜输送辊移动。而且,所述第2托架具有张力接受构件,在所述压辊隔着所述转印膜压接所述膜输送辊时,所述张力接受构件与所述转印膜抵接,以吸收反弹压接的所述转印膜的张力。所述膜输送辊相对于所述转印膜的摩擦系数被设定为高于所述压印辊相对于所述转印膜的摩擦系数。此外,所述压印辊的硬度被设定为高于所述膜输送辊的硬度。此外,在所述压印辊的上游侧配置有以使所述色带和所述转印膜重合的状态将所述色带和所述转印膜送到印刷位置的引导辊,相对于将所述引导辊和所述剥离辊连结的直线,所述压印辊与热印刷头的压接点配置在向所述膜盒的外侧偏置规定量的位置,所述膜输送辊与所述压辊的压接点向所述膜盒的内侧偏置规定量。而且,所述剥离构件的另一方的辊被固定于收容有所述色带的色带盒。此外,被所述剥离构件剥离下的所述色带被向所述膜盒的外侧的倾斜方向卷取,通过了所述剥离构件的所述转印膜与所述色带被向相互分离的方向输送。另外,所述色带的卷取辊配置在隔着所述分离位置处的所述压辊与所述膜输送辊相对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在转印膜和色带的剥离部位,能够使膜输送辊的移送方向错开,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就能使转印膜和色带以大角度分离,能够进行可靠的剥离。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在压辊与膜输送辊相分离、压印辊与热印刷头相分离的待命位置处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图3是在压辊与膜输送辊抵接、压印辊与热印刷头抵接的印刷位置处的利用凸轮进行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在压辊与膜输送辊抵接、压印辊与热印刷头抵接的输送位置处的利用凸轮的控制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待命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说明印刷装置的输送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说明印刷装置的印 刷位置的状态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说明将膜输送辊、压印辊和其周边部分组装入印刷装置而一体化的第I单元的结构的外观图。图9是说明将压辊及其周边部分组装入印刷装置而一体化的第2单元的结构的外观图。图10是将热印刷头组装入印刷装置而一体化的第3单元的外观图。图11是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的要部放大图。图12是表示引导轴机构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引导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引导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在引导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转印膜发生歪斜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6是从斜向表示卡片清洁机构的各辊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从斜向表示卡片清洁机构的各辊的分离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收纳卡片清洁机构的接触辊的墨盒的说明图。图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亲大介久保田刚青柳达三村田信雄流石诏五武井章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立志凯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