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过滤组件和渗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250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41
一组膜过滤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成直线连接以形成竖直的渗透物收集管,该渗透物收集管服务该组元件。相邻元件之间的连接器配置成允许断开的元件垂直于渗透物收集器移动。当元件断开时,其可水平地滑出框架。连接器具有插头,其在连接时跨越于两个插座之间。在膜组件中,每个插座与膜过滤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相关联。为了断开插座,插头进一步缩回到其中一个插座中,直到其与另一插座间隔开。在插头缩回的情况下,一个膜元件可相对于另一个在垂直于插头移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说明书涉及过滤膜元件的组件并涉及膜元件用的渗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下并不认可下面论述的任何内容可作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引用。在欧洲专利EP1146954 BI所描述的膜组件中,若干膜元件被一起组装成盒。每个元件具有一束中空纤维膜,其在两个竖直取向的封装头之间水平地延伸。膜的端部向位于其中一个封装头背面的渗透物收集器开放。位于渗透物收集器背面的插头(spigot)作用为渗透物退出口。为了形成盒,组装一个框架,其提供正交的网格空间。例如,该框架可提供两行或三行空间以及若干列空间。每个空间配置成通过使元件水平地滑动进入或离开该空间而接收或释放元件。渗透物收集管的系统设置在框架后方。当元件滑入框架中的空间时,位于元件背面的插头滑入连接至渗透管系统的插座中。这样,可组装大过滤盒以用于浸入待处理的水的容器中,但可从盒移除个别元件以用于维护或更换而不拆卸盒的其余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的介绍旨在向读者介绍更详细的描述,以遵循而不是限制或限定任何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已注意到,EP 1146954 BI中所示系统的一个缺点是,盒框架后方的渗透管系统增加了盒的占地面积或平面图面积。这与优化容器内空间的使用相冲突,且特别是与使膜容器强度或每单位占地面积的膜表面积最大化相冲突。另外,渗透物用的流路涉及两个转向,从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到插头以及从插头到渗透物收集系统。特别是当与小直径插头联接时,这可导致对渗透流的材料抗性。渗透管系统有时还可涉及大量的构件和制造步骤。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难以检查渗透连接,因为连接在框架的背面形成。在本文所描述的膜组件中,一组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成直线连接以形成渗透物收集管,该渗透物收集管服务该组元件。例如,对于框架中呈竖直列的元件,下部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的顶部连接至上部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的底部。最上部元件的渗透物收集器的顶部可将渗透物向上排出至位于元件上方的渗透物收集系统。这样,避免了框架后方的渗透物收集系统并增加了盒的容器密集度。另外,减少了组件的零件数量并避免了使渗透流路转向至插头和从插头转向。相邻元件之间的连接器可配置成允许断开的元件垂直于其渗透物收集器移动。连接器可具有与渗透物收集器类似的横截面积(垂直于渗透流的方向测量),以降低对渗透流的抵抗,并且若需要密封受破坏膜的端部时提供到膜端部的通路。在本文所描述的连接器中,存在可沿着两个插座之间的线移动的插头。当两个元件连接在一起时,插头跨越于两个插座之间。为了断开元件,插头缩入其中一个元件的插座中并离开断开元件的插座。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插头的装置。例如,可借助位于插座之间的螺母使插头移动。该螺母接合插头的螺纹段。插头不被允许旋转,且因此旋转螺母导致插头平移。滑动密封件设置在插头与每个插座之间,例如借助在插头或插座上的一个或多个O形环或其它垫圈。插座中的每一个可与两个膜元件中的每一个的渗透物收集器相关联。在断开时,一个膜元件可相对于另一个在与插头的移动垂直的方向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示出连接器的截面。图2示出过滤膜元件的组件。图3示出两个过滤膜元件和连接器的组件的分解端视图。图4示出图3的组件沿图3的截面D-D截取的等距剖视图。图5是图4的区域E的放大。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连接器10。该连接器10具有第一插座12、第二插座14和插头16。插座12、14和插头16为大体圆柱形。当连接器10处于如图所示的连接位置时,插座12、14的中心以及插头的中心沿着中心轴线8彼此成直线。插头16的一端与插座12、14中的每一个相关联。插头16的每一端的外径小于其关联的插座12、14的内径,使得插头16的每一端可在其关联的插座12、14中滑动。可选地,插座12、14可具有相同内径。借助位于插头16中的凹槽20中的O形环18在插头16与插座12、14之间形成密封。备选地,密封环可位于插座12、14中的凹槽中。螺母22位于插座 12、14之间。螺母22的内侧上的螺纹与插头16的螺纹段24接合。凹痕26可设置在螺母22的外侧以协助用手转动螺母22。螺母22的内径大于O形环18的外径。旋转止动件28在螺母22转动时防止插头16转动,但允许插头16相对于第一插座12滑动。因此,转动螺母22导致插头沿中心轴线8平移,移动进入或离开第二插座14。图示的旋转止动件28具有位于连接至插头16的块体32的任一侧上的一对销30或邻接件。在图示的连接器10中,销30通过板202连接至第一插座12,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该板202。还可使用其它旋转止动件,例如单个销30,其连接至第一插座12并穿过连接至插头16的板中的孔,或者是倒置结构,其中一个或多个销30或邻接件附连至插头16。图1示出其中插头16处于连接位置的连接器10。可通过旋转螺母22使连接器10移动至缩回或不连接的位置。这导致插头16的螺纹段24远离第二插座14在螺母22的内部移动,直到插头16从第二插座16完全移除。在连接器10处于缩回位置的情况下,插座12可相对于彼此在垂直于中心轴线8的方向上移动。插座12、14的开口面对彼此但间隔开距离nl。第一插座12具有n2的深度且第二插座14具有n6的深度。插头16具有n3的总长度以及n4与n5的第一插座12和第二插座14的接合段长度。插头16的螺纹段24具有n7的标称长度,其不一定全部攻有螺纹,但从第二插座接合区域n5延伸至螺纹段24的远端。第一插座12的深度n2与间隔距离nl的总和大于插头16的总长度n3。第一插座12的深度n2大于插头16的插座接合长度n4与n5的总和。间隔距尚nl大于插头16的螺纹段24的长度n7与第二插座接合长度n5的总和。图2示出膜盒100的侧视图。膜组件100具有膜过滤元件102的叠层。多个这样的叠层可并排放置并保持在框架104中。框架104在叠层的两侧具有竖直支柱106(图2中示出位于叠层的仅仅一侧上的支柱106),支柱106支撑水平梁108,水平梁108继而支撑过滤元件102。还可使用其它框架设计。然而,框架104优选地允许选定的元件102从框架104移除,而不需要拆卸框架104或移除其它元件102。在图示的框架104中,可通过在图示的移除方向Iio上拉动元件102而移除元件102,并且通过使其在相反方向上移动来替换。元件102之间的连接器10如图1中所示。可选地,连接器10还可用于上部元件102的顶部与盒100上方的渗透物收集管112之间。连接器10的插座12、14附连至元件102。虽然连接器10被显示为附连至元件102的外部,但插座12、14也可通过集成到元件102中而附连至元件102。当连接至选定元件102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器10移动到其缩回位置时,选定元件102在移除方向110或相反方向上自由移动。图示的元件102具有中空纤维膜120,其在两个封装头、静压头122和渗透头124之间水平地延伸。可使用其它膜元件。例如,膜元件可具有替代静压头122的第二渗透头124,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10可用于元件的两侧。对于进一步的示例,膜元件可具有平板膜。封装头122、124通过图示的元件102中的侧板126保持分离,但也可使用杆或其它结构部件。封装头122、124基本是一个或多个封装材料的块体,可选地保持在模制接受器内。渗透头124被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A贝利JR卡明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