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注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2477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0:39
药剂注入装置(100)具备主体(1)、可动构件(11)、制剂收纳构件(10)、第一检测部(28)。可动构件(11)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制剂收纳构件(10)安装在可动构件(11)上,在一端侧具有注射用的针(16)的安装部(17),且在内部收纳含有向生物体注入的药剂的制剂注射器(50)。第一检测部(28)设置于可动构件(11),对针(16)相对于针(16)的安装部(17)的安装进行检测。药剂注入装置(100)能够提高针及/或制剂注射器的安装检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图26表示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的结构例(局部剖视图)。图26所示的药剂注入装置900具备:装拆自如地安装有盖901的主体壳体902 ;在主体壳体902内设置的筒安装部903 ;筒安装检测部904。主体壳体902收纳制剂筒907,该制剂筒907安装于筒安装部903,且其内部封入有向生物体注入的药剂906。在主体壳体902的前端侧设置用于将药剂906向生物体注入的注射用的针的安装部908。安装检测部904设置在筒安装部903的后端附近,对制剂筒907的安装进行检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上述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900中,首先向主体壳体902内插入制剂筒907,之后,在制剂筒907的前端侧安装针。此时,安装检测部904通过检测在主体壳体902内是否安装制剂筒907,来对制剂筒907的安装进行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6中,表示注射用的针尚未安装的状态,在实际的使用时,取下盖901来安装注射用的针。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 特开2007-3133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900中,若制剂筒907及针一旦安装于主体壳体,则在主体壳体内被固定。因此,安装后,安装有针的制剂筒907与主体壳体的位置关系不会变化。然而,当为在主体壳体内还设置安装制剂筒的内部壳体,且在将该内部壳体安装于主体壳体之后,使内部壳体与刺针动作及拔针动作等对应而可动的类型的药剂注入装置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这样的问题。在将制剂筒安装于内部壳体,且将内部壳体安置在药剂注入装置的情况下,在安装有制剂筒的内部壳体的安装时,通过在作为固定侧的主体壳体上设置的安装检测部来进行检测。但是,安装后,内部壳体可能移动。这种情况下,无法正确地检测出针、制剂筒的安装或它们的位置。另外,存在因内部壳体移动引起的时效变化而使安装检测部的检测的精度变差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及/或制剂注射器的安装检测的精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药剂注入装置具备主体、可动构件、制剂收纳构件、第一检测部。可动构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主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制剂收纳构件安装于可动构件,在一端侧具有注射用的针的针安装部,且在内部收纳含有向生物体注入的药剂的制剂注射器。第一检测部设置于可动构件,对针相对于针的安装部的安装进行检测。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针及/或制剂注射器的安装检测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该药剂注入装置的内部的可动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注射器保持架的立体图。图4是将该注射器保持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5是表示安装有针的状态的注射器保持架的图。图6是将注射器保持架分解示出的图。图7是将注射器保持架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8是表示安装在该药剂注入装置主体的一部分上的状态的内部壳体的图。图9是将该内部壳体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10是将该内部壳体的其它的主要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11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电动机部的图。图12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检测部及其周边部的图。图13是将该检测部放大示出的图。图14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活塞与电动机部的连结部的图。图15是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图16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由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由该变形例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1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药剂注入装置的内部的可动部分的立体图。图22是将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检测部及其周边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23是 表示该药剂注入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图24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5是表示由该药剂注入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26是现有的药剂注入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1.实施方式1>〈1.1.药剂注入装置100的结构>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例即实施方式I的药剂注入装置100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药剂注入装置100具备:作为装置主体的一例的主体壳体I ;装拆自如地安装在主体壳体I的前端侧的盖7。主体壳体I在外侧具有显示部2、排气按钮3、完成按钮4、电源按钮5、药剂注入按钮6。显示部2配置在主体壳体I的前表面侧。排气按钮3及完成按钮4配置在显示部2的附近。电源按钮5配置在主体壳体I的后端(盖7的相反侧端部)。药剂注入按钮6配置在主体壳体I的前表面侧且配置在显示部2的一侧。盖7装拆自如地安装于主体壳体I的前端侧。盖7在其前表面侧设有确认窗8,且在前端设有开口部9。如图1所示,确认窗8以能够观察盖7的内部的方式形成,能够观察到在内部安装的注射器保持架10。另外,注射器保持架10如后所述,在其前端侧安装针16(参照图3),且具有对该针16进行保护的针盖18。如图2所示,药剂注入装置100还具备:在主体壳体I内安装的内部壳体11(可动构件的一例);在内部壳体11的前端侧安装的注射器保持架10 (制剂收纳构件的一例);检测传感器28 (第一检测部的一例);检测传感器29 (第二检测部的一例);电动机部40 (图11 ;驱动部的一例)。注射器保持架10沿图2的箭头61的方向插入并安装于内部壳体11。检测传感器28对安装有针16的注射器保持架10与内部壳体11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电动机部40进行刺针.拔针驱动或活塞驱动。以下,对药剂注入装置100的各部分进行详细地说明。〈1.1.1注射器保持架10>图3 图7表示注射器保持架10的结构及其构成构件。图3表示注射器保持架10的整体及针16。图4将注射器保持架10的前端部分(图3的虚线的包围部A)、尤其是针安装部17及其周边部分放大示出。图5表示安装有针16的状态的注射器保持架10,表示用于对此时的针安装进行检测的检测棒19 (检测构件或第一检测构件的一例)的状态。图6将注射器保持架10分解示出。图7将注射器保持架10的后端部分(图3的虚线的包围部B)、尤其是活塞插入口 15及其周边部分放大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 图5中,为了有助于理解而在针16上未安装针盖18 (参照图1),但实际上,为了安全,在针16上安装有针盖18的状态下进行针16向针安装部17的安装。如图3所示,注射器保持架10在其前端侧具有针安装部17,在后端侧具有供活塞14(参照图12)的前端侧插入的活塞插入口 15。注射器保持架10在内部安装有收纳了药剂的制剂注射器50。需要说明的是,还存针安装部17设置在制剂注射器50的一端的情况。如图3及图4所示,针的安装确认机构的一例即检测棒19 (参照图6)的前端侧在注射器保持架10的针安装部17的附近露出设置。如图3所示,检测棒19在注射器保持架10内向后方侧(活塞插入口 15侧)延伸。突起20在检测棒19的后端侧从注射器保持架10的开口部21向注射器保持架10外突出。在此,对检测棒19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注射器保持架10具备圆筒形状的注射器保持架罩IO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尾敏明高畑幸广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