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和主板,所述金属面壳包括主体部和天线部,所述主体部与天线部之间具有一镂空区域,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体部区域并连接于该主体部,所述主板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的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天线部产生第一谐振频率点,使得金属面壳不但不会干扰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还把金属面壳纳入天线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天线的有效辐射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金属面壳可以增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质感,增强产品外观观感,但同时又会对移动终端的天线产生负面影响,干扰天线信号。现有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在金属面壳上环切一个断点或者在金属面壳上开缝,以此来减小金属面壳对天线信号的影响。但上述解决方案并没有消除金属面壳对天线的负面影响,而且手握移动终端时对天线信号影响较大,因此解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旨在消除金属面壳对天线的负面影响,使得金属面壳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和主板,所述金属面壳包括主体部和天线部,所述主体部与天线部之间具有一镂空区域,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体部区域并连接于该主体部,所述主板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的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天线部为一环状金属边框,该环状金属边框两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边缘,以与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一所述镂空区域。优选地,所述环状金属边框呈矩形,包括一与所述主体部边缘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边框,所述第一连接脚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板和第一金属边框。优选地,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天线分支,该天线分支位于所述天线部之上,并通过第二连接脚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第一连接脚或主板。优选地,所述天线分支为两个,两个所述天线分支共用一第二连接脚或各用一第二连接脚。优选地,两所述天线分支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脚靠近所述天线部端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一体设置。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和主板,所述金属面壳包括主体部和天线部,所述主体部与天线部之间具有一镂空区域,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体部区域并连接于该主体部,所述主板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的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在金属面壳上设置一天线部,通过一第一连接脚将天线部和主板连接起来,从而产生谐振频率点,使得金属面壳不但不会干扰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还把金属面壳纳入天线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天线的有效辐射主体。同时,在天线部上方设置天线分支,通过第二连接脚与天线部或第一连接脚电性连接,产生新的谐振频率点,扩展了天线使用频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提出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天线装置应用于具有金属面壳100的移动终端,使得金属面壳100不但不会干扰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还把金属面壳100纳入天线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天线的有效辐射主体。具体的,所述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100和主板200,金属面壳100包括主体部120和天线部110,主体部120呈平面状,主板200位于主体部120区域,其置于该主体部120上面或嵌入其中以与所述主体部120充分连接,从而与该主体部120形成完整的导电体;天线部110与主体部120之间具有一镂空区域300,主板200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300的第一连接脚111与天线部11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天线部110为一环状金属边框,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主体部120边缘121的两端,以与所述主体部120围合成所述镂空区域300,该环状金属边框可以呈矩形、圆弧形、梯形或三角形等。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环状金属边框呈矩形,包括一第一金属边框112和两第二金属边框,其中第一金属边框112与所述主体部120边缘121相对设置,两第二金属边框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20边缘121的两端;第一连接脚111可以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11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镂空区域300与主板200的馈电点连接,也可以与天线部110一体设置,从第一金属边框112内侧延伸穿过所述镂空区域300与主板200的馈电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脚111可以呈直线状,也可以弯折呈拱桥状。此外,第一连接脚两端也可以分别与第二金属边框和主板连接。主板200的馈电点与天线部110的第一金属边框112连接后,符合环形天线辐射原理,从而产生一谐振频率点,谐振长度大约为1/2波长;调节环状金属边框112长度、镂空区域形状及大小,可改变天线有效长度,从而改变天线的谐振频率;调节第一连接脚111连接于第一金属边框112上的位置,可调节天线驻波深度及微调天线谐振频率,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脚111靠近天线部端部,即靠近第一金属边框112一端。据此,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在金属面壳100上设置一天线部110,通过一第一连接脚111将天线部110和主板200连接起来,从而产生一谐振频率点,使得金属面壳100不但不会干扰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还把金属面壳100纳入天线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天线的有效辐射主体。参见图2,提出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增加了两一体设置的天线分支400,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脚111两侧,两天线分支400的中部区域向天线部110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脚410,该第二连接脚410与第一连接脚111电性连接。从而,两天线分支400产生了两新的谐振频率点,每一天线分支400的谐振长度大约为1/4波长,扩展了天线使用频段。上述实施例中,两天线分支400也可以分别向天线部110方向各延伸一第二连接脚410,该第二连接脚410可以连接于天线部110的第一金属边框112、第一连接脚111或主板200;第二连接脚410也可以与天线分支400分体设置。当然,天线分支400也可以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参见图3,提出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两个天线分支分体设置,其中一个天线分支400位于第一连接脚111左侧,其向天线部110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脚410与天线部的第一金属边框110电性连接;另一个天线分支400位于第一连接脚111右侧,其向天线部110方向延伸一第二连接脚410也与天线部110的第一金属边框112连接。上述两个天线分支400同样产生两个新的谐振频率点,扩展天线使用频段。参见图4,提出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第四实施例,其中第一金属边框112向镂空区域300内部延伸一凸块,使镂空区域300形成不规则形状。该设计一方面为了满足移动终端内部结构设计需要,另一方面通过不规则形状可控制或改变环状金属边框112的有效长度,调节天线频率和阻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在金属面壳100上设置一天线部110,通过一第一连接脚111将天线部和主板200连接起来,从而产生一谐振频率点,使得金属面壳100不但不会干扰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还把金属面壳100纳入天线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天线的有效组成部分,成为天线的有效辐射主体。同时,在天线部110上方设置了天线分支400,通过第二连接脚410与天线部110或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和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面壳包括主体部和天线部,所述主体部与天线部之间具有一镂空区域,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体部区域并连接于该主体部,所述主板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的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装置,包括金属面壳和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面壳包括主体部和天线部,所述主体部呈平面状,所述天线部为一环状金属边框,所述环状金属边框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边缘的两端,与所述主体部围合形成一镂空区域,所述主板位于所述主体部区域并连接于该主体部,所述主板的馈电点通过一穿过所述镂空区域的第一连接脚与所述天线部电性连接;所述环状金属边框包括一与所述主体部边缘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边框,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天线部之上的两个天线分支,所述天线分支通过第二连接脚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边框、第一连接脚或主板。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仕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