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121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两个垂直的屏蔽管,将引线从屏蔽管两端穿入,对引线全线屏蔽,实现屏蔽无死角。同时,在引线处加装均压球,使周围电场变得均匀,增大安全系数。屏蔽管及均压球外设有绝缘层,且第一屏蔽管与第二屏蔽管连接处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还设有多层绝缘纸板;两引线接线端子外部设有屏蔽纸筒。该出线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电压等级高导致电场集中及引线与夹件、油箱结构件距离近等问题,很好地改善特高压产品的引线电场分布,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压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场受电压等级、电极形状等因素影响而呈不同分布。在变压器中,不同绕组的电压等级不同,从而绕组与套管之间连接引线的电压等级也不同。由于引线的形状、规格不同,导致变压器引线电场呈不同分布,影响引线的绝缘强度,进而影响产品性能。为确保结构可靠,引线设计中,经常在引线外增加屏蔽结构,以达到改善引线电场,增大安全裕度的目的。例如:在特高压、特大容量自耦变压器设计过程中,由于高压串联线圈首端为中部出线,首端电压等级为1000千伏,两端部为串联线圈末端,两末端需并联后引出,电压等级为500千伏。同时,中压线圈采取倒置结构,中压首端电压等级也为500千伏。由于该变压器结构型式,决定了高压线圈首末端及中压首端需一起与套管连接,这样500千伏等级的并联引线必须经过高压线圈中部,由于运输尺寸限制,油箱尺寸不能太大,这样就造成了500千伏上下并联引线对高压线圈、油箱等结构件距离紧张、电场集中,这也是特高压、特大容量自耦变压器设计的一个难点。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变压器出线装置,良好改善变压器上下并联引线的电场,解决紧凑空间的高电压、大电流引线布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有效改善高压线圈上下并联引线的电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包括第一屏蔽管、第二屏蔽管和均压球,第一屏蔽管位于变压器线 圈一侧、与线圈轴向平行设置,第二屏蔽管为L形管,第二屏蔽管一端与第一屏蔽管中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屏蔽管相通,另一端与均压球固定连接;线圈上、下出头分别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引线,上、下引线从第一屏蔽管两端穿入,经第二屏蔽管从均压球内并行穿出,通过出线端子与套管尾部连接;第一屏蔽管、第二屏蔽管及均压球外设有绝缘层,且第一屏蔽管与第二屏蔽管连接处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还设有多层绝缘纸板;两引线接线端子外部设有屏蔽纸筒。线圈上下引线从第一屏蔽管的两端插入,先对引线分别进行屏蔽,然后引线并联后再由第二屏蔽管进行屏蔽,对引线全线屏蔽,可避免屏蔽死角,相比传统的引线并联后再屏蔽,屏蔽效果更好。屏蔽管和均压球外均设有绝缘层,完成绝缘性能。另外,由于第一屏蔽管与第二屏蔽管连接处为场强集中区,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设有多层绝缘纸板,用于加强绝缘。接线端子外也设有屏蔽纸筒,对接线端子进行屏蔽,进一步提闻屏蔽效果。第一屏蔽管和第二屏蔽管外的绝缘层为绝缘纸浆和单层绝缘纸筒,均压球外的绝缘层为单层绝缘纸筒。利用绝缘纸筒将第一屏蔽管、第二屏蔽管、均压球的油道分割成小油隙。为符合更高的绝缘要求,也可以采用多层绝缘纸筒,此时,需在绝缘纸浆和绝缘纸筒之间设置绝缘撑条,利用绝缘撑条撑紧绝缘纸筒,对应结构为:第一屏蔽管和第二屏蔽管外的绝缘层从内到外分别为绝缘纸浆、绝缘撑条、多层绝缘纸筒,均压球外的绝缘层为绝缘撑条和多层绝缘纸筒。优选的,第一屏蔽管、第二屏蔽管及均压球的材料为铜。本专利技术设置两个垂直的屏蔽管,将引线从屏蔽管两端穿入,对引线全线屏蔽,实现屏蔽无死角。同时,在引线处加装均压球,使周围电场变得均匀,增大安全系数。该出线可以有效解决由于电压等级高导致电场集中及引线与夹件、油箱结构件距离近等问题,很好地改善特高压产品的引线电场分布,提高了产品的绝缘性能。本专利技术引线与装置电极连接到一起,无需单独引出等位线,结构简单,引线装配方便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 图中,1、线圈,2、套管,3、均压球,4、出线端子,5、固定板,6、第二屏蔽管,7、绝缘纸浆,8、绝缘撑条,9、多层绝缘纸筒,10、引线上接线端子,11、多层绝缘纸板,12、第一屏蔽管,13、引线下接线端子,14、屏蔽纸筒,15、单层绝缘纸筒。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包括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和均压球3,三者均采用铜制成,第一屏蔽管12位于变压器线圈I 一侧、与线圈轴向平行设置,第二屏蔽管6为L形管,第二屏蔽管6 —端与第一屏蔽管12中部焊接且与第一屏蔽管12相通,另一端与均压球3焊接。线圈上、下出头分别通过引线上接线端子10和引线下接线端子13连接上、下引线,上、下引线从第一屏蔽管12两端穿入,穿过第二屏蔽管6从均压球3内并行穿出,均压球3内设有出线端子4,出线端子4通过螺栓固定在均压球3的固定板5上,引线通过出线端子4与套管2尾部连接。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及均压球3外设有绝缘层,第一屏蔽管12和第二屏蔽管6外的绝缘层为绝缘纸浆7和单层绝缘纸筒15,均压球3外的绝缘层为单层绝缘纸筒15。第一屏蔽管12与第二屏蔽管6连接处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还设有多层绝缘纸板11,引线上接线端子10和引线下接线端子13外部设有屏蔽纸筒14。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是第一屏蔽管12和第二屏蔽管6外的绝缘层从内到外分别为绝缘纸浆7、绝缘撑条8、多层绝缘纸筒9,均压球3外的绝缘层为绝缘撑条8和多层绝缘纸筒9。其他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将变压器的引线引出到外部已连接电网,将套管插入均压球内,并且引线位于均压球内的一段连接到套管的固定板上,通过套管引出到外部并连接外部电网。均压球对弓I线尾部进行屏蔽,改善电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和均压球(3),第一屏蔽管(12)位于变压器线圈(1)一侧、与线圈轴向平行设置,第二屏蔽管(6)为L形管,第二屏蔽管(6)一端与第一屏蔽管(12)中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屏蔽管相通,另一端与均压球(3)固定连接;线圈上、下出头分别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引线,上、下引线从第一屏蔽管(12)两端穿入,经第二屏蔽管(6)从均压球(3)内并行穿出,通过出线端子(4)与套管(2)尾部连接;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及均压球(3)外设有绝缘层,且第一屏蔽管(12)与第二屏蔽管(6)连接处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还设有多层绝缘纸板(11);两引线接线端子外部设有屏蔽纸筒(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和均压球(3),第一屏蔽管(12)位于变压器线圈(I) 一侧、与线圈轴向平行设置,第二屏蔽管(6)为L形管,第二屏蔽管(6)—端与第一屏蔽管(12)中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屏蔽管相通,另一端与均压球(3)固定连接;线圈上、下出头分别通过接线端子连接引线,上、下引线从第一屏蔽管(12)两端穿入,经第二屏蔽管(6)从均压球(3)内并行穿出,通过出线端子(4)与套管(2)尾部连接;第一屏蔽管(12)、第二屏蔽管(6)及均压球(3)外设有绝缘层,且第一屏蔽管(12)与第二屏蔽管(6)连接处在第一屏蔽管靠近线圈的一侧还设有多层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国郭鹏鸿张晓阳王永刚柴孟东韩克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