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强化换热技术,尤其是空调器冷凝器强化换热技术的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对制冷设备整体性能影响较大。为提高冷凝器换热效果,降低其材料消耗,内螺纹铜管被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冷凝器。为提高换热效果,各内螺纹铜管生产企业开发了多种齿形的内螺纹铜管,但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增加管内换热面积、加强管内制冷剂的紊流及加快冷凝液体排液。目前冷凝器无论采用何种齿形的内螺纹铜管,但在同一冷凝器中都采用同一齿形的内螺纹铜管,其内螺纹铜管的齿形是基于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凝结换热强化机理考虑的。但实际上,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换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热气体冷却阶段,为单一气相换热;第二阶段为冷凝阶段,为气液两相冷凝换热;第三阶段为液体过冷阶段,为单一液相换热。由于气相换热、气液两相冷凝换热及液相换热三者的强化换热机理有所不同,气相强化换热主要是加强管内制冷剂的紊流、增加换热面积以及减小流动阻力,而液相强化换热主要是加强管内制冷剂的紊流及提高制冷剂流速,显然这三个阶段均采用一种齿形的内螺纹铜管进行强化换热不能实现冷凝器最佳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根以上的第一段管(1),在所述第一段管(1)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所述齿条呈螺旋分布;?二根以上的第二段管(4),所述第二段管(4)的长度与第一段管(1)的长度相同,在第二段管(4)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所述齿条呈螺旋分布;第一段管(1)的齿条数与第二段管(4)的齿条数的比值范围为1?1.5,第一段管(1)的齿条螺旋角与第二段管(4)的齿条螺旋角的比值范围为0.5?1;三个以上的连接弯头(3),按制冷剂流动方向所述连接弯头(3)将相邻两段管连通;和二片以上的翅片(2),每片翅片(2)套设在所有的第一段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根以上的第一段管(1),在所述第一段管(I)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所述齿条呈螺旋分布; 二根以上的第二段管(4),所述第二段管(4)的长度与第一段管(I)的长度相同,在第二段管(4)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所述齿条呈螺旋分布;第一段管(I)的齿条数与第二段管(4)的齿条数的比值范围为1-1.5,第一段管(I)的齿条螺旋角与第二段管(4)的齿条螺旋角的比值范围为0.5-1 ; 三个以上的连接弯头(3),按制冷剂流动方向所述连接弯头(3)将相邻两段管连通;和 二片以上的翅片(2),每片翅片(2)套设在所有的第一段管(I)与第二段管(4)上。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I)的根数与第二段管(4)的根数比值范围为1/6-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换热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I)与第二段管(4)的外径和内径均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I)的外径为9.52mm,管壁厚度为0.25mm,第一段管(I)的齿条高为0.2mm,齿条数为80条,齿条的螺旋角为15° ,齿顶角为25° ;所述第二段管(4)的外径为9.52mm,管壁厚度为0.25mm,第二段管(4)的齿条的齿高为0.2mm,齿条数为60条,螺旋角为25° ,齿顶角为 25。。5.一种变齿形内螺纹强化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根以上的第一段管(1),在所述第一段管(I)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所述齿条呈螺旋分布; 二根以上的第二段管(4),所述第二段管(4)的长度与第一段管(I)的长度相同,在第二段管(4)内壁的轴向均匀设有三条以上的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言生,邹时智,吴治将,殷少有,
申请(专利权)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