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8002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所述室外机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组包括一台室内机或并联的至少两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组具有气管和液管,所述室外机均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室外节流装置,其通过在室外机内设置用于切换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或排气口之间连通状态的第一四通阀;当某一个室外机需要除霜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四通阀的开闭状态,改变需要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向对室外换热器除霜,此除霜过程仅改变需要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不改变室内机正常的制热模式和不需要除霜的室外机运行模式,由此增加了室内机的制热效率,提高了空调制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除霜
,尤其涉及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多联机系统以其节省安装空间,节能环保,便于控制和管理等优势,在商业和办公场所获得大量应用。并联多联机组是指由多个室外机组和多台安装在不同应用空间的室内机组成。普通的多联机组组成的系统所有的室内机都只能运行在同一个换热模式(制冷或制热)。室内机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室外机吸收热量,室内机放出热量;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室外机放热,室内机吸收热量。室内机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当室外环境湿度大,气温过低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室外机换热器上凝结,堵塞换热器的换热通路,最终导致室外换热器丧失换热能力,所以室外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除霜控制模式。普通外机并联的多联机组,除霜控制方式都是通过转换室内机的换热模式,统一控制进行的。室内机制热运行时,当系统中的主机判定系统内某一台外机符合进入除霜的条件时,必须控制所有的室外机进入除霜模式,并将所有室内机由制热状态转为制冷状态,依靠室内机的吸热和压缩机的做功产生热量,将附着在室外机换热器的霜融掉后,然后再转化为普通的制热运行模式,此过程因为室内机吸热,势必会造成室内温度的降低,影响空调制热使用的舒适度。并联机组运行时,由于不同室外机运行时间和换热有差异等原因,室外机的换热器结霜情况也不同。其中一台室外机达到除霜条件时,所有的室外机都必须进入除霜运行,这不仅导致部分室外机的换热器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在除霜过程中,内机不能向室内机提供热量,还要从室内机吸收热量,造成室内温度下降,导致室内供热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多联机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在多个外机并联的情况下,可协同依次除霜,不需要转换室内的制热状态,能够极大提高系统的制热效率,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110 )和室内机组(120 ),所述室外机组(11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组包括一台室内机或并联的至少两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组具有气管和液管,所述室外机均包括压缩机(111,211)、室外换热器(112)和室外节流装置(113),其中,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111,211)和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之间的切换装置,每个室外机的室外 节流装置(113)的第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将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切换连接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或出气口 ;每个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室外节流装置(113)的第二端均与室内机组(120)的气管(121)相连,每个室外机的所述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均有分支管路与室内机组(120)液管(122)相连通。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换装置为第一四通阀(114),所述第一四通阀(114)包括D 口、C 口、S 口和E 口,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D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连通,C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机换热器(112)的所述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S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所述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E 口和S 口之间通过第一毛细管连通。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15,215),所述气液分离器(115,215)—端与所属室外机的第一四通阀(114)的S口连通,其另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连通。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第二四通阀(214),所述第二四通阀(214)包括D 口、C 口、S 口和E 口,所述第二四通阀(214)用于将室内机组(120)的气管切换连接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或出气口 ;所述第二四通阀(214)的D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214)的S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115,21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214)的E 口与室内机组的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214)的C 口与S 口通过第二毛细管连通。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并联的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115,215)之间通过除霜管路连通,压缩机(111,211)之间通过均油管路连通。 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霜管路上设置有除霜截止阀(116);每个室外机的气液分离器(115,215)的进气口均通过独立的均油支路与所述均油管路连通,且于每条均油支路上均设置有第一均油阀(117),所述均油管路与每个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之间均通过第二均油阀连接。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每台室外机的所述第一四通阀(114)和第二四通阀(214)的状态切换。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每台室外机的所述第一四通阀(114)和第二四通阀(214)均可在打开或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打开状态下,D 口和E 口连通,C 口与S 口连通;关闭状态下,D 口和C 口连通,E 口和S 口连通。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每台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盘管和室外温度。作为上述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室外机组(110)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室外机并联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其通过在每个室外机内设置用于切换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或出气口之间连通状态的第一四通阀,以及切换室内换热器组与每个室外机的压缩机的进气口或出气口之间连通状态的第二四通阀;并且当某一个室外机需要除霜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其内部的第一四通阀或第二四通阀的开闭状态,改变需要除霜的室外换热器的冷媒的流向,实现对室外换热器的除霜。此除霜过程仅改变需要除霜的室外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不改变室内机组正常的制热运行和不需要除霜的室外机的运行模式,由此增加了室内机组的制热效率,提高了空调制热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的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0:室外机组;120:室内机组;111:压缩机;112:室外换热器;113:室外节流装置;114:第一四通阀;115:气液分离器;116:除霜截止阀;117:第一均油阀;118:第二均油阀;121:液管;122:气管;123:截止阀;211:压缩机;214:第二四通阀;215:气液分离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其适用于室外机多机并联的情况下,多个室外机可协同依次除霜,并且除霜过程不需要转换室内机的制热状态,进而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率以及能源的利用率。 上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110)和室内机组(120),所述室外机组(11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组包括一台室内机或并联的至少两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组具有气管和液管,所述室外机均包括压缩机(111,211)、室外换热器(112)和室外节流装置(1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111,211)和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之间的切换装置,每个室外机的室外节流装置(113)的第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将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切换连接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或出气口;每个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室外节流装置(113)的第二端均与室内机组(120)的液管(121)相连,每个室外机的所述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均有分支管路与室内机组(120)气管(122)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Iio)和室内机组(120),所述室外机组(11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室外机,所述室内机组包括一台室内机或并联的至少两台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组具有气管和液管,所述室外机均包括压缩机(111,211)、室外换热器(112)和室外节流装置(113),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111,211)和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之间的切换装置,每个室外机的室外节流装置(113)的第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将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112)的第一端切换连接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或出气口 ; 每个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室外节流装置(113)的第二端均与室内机组(120)的液管(121)相连,每个室外机的所述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均有分支管路与室内机组(120)气管(12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为第一四通阀(114),所述第一四通阀(114)包括D 口、C 口、S 口和E 口,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D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出气口连通,C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室外机换热器(112)的所述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S 口与所属室外机的所述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四通阀(114)的E 口和S 口之间通过第一毛细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15,215),所述气液分离器(115,215) 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第一四通阀(114)的S 口连通,其另一端与所属室外机的压缩机(111,211)的进气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协同除霜的多联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均还包括第二四通阀(214),所述第二四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胜宋德跃王锋何建奇卢大海毛守博国德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