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空调假除霜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762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空调假除霜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空调在制热运行后,ΔT1出现最小值T1,无霜情况,室外盘管温度Te不会衰减,运行过程中的ΔT1-T1=0;有霜情况,室外盘管温度Te会随霜层增厚开始衰减,因而,增加结霜运行一定时间后的ΔT1-T1>设定值A来区分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是否有结霜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判断进入除霜的室外盘管温度和时间条件基础上增加了室外盘管温度衰减的判断条件,当三种条件都满足且持续一定时间后才判断可以进入除霜,可以准确的检测室外换热器上霜的形成情况并确定除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控制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止空调假除霜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空调普遍采用室外换热器盘管温度作为判断进入除霜的依据,针对一定的室外温度和湿度条件,通过测试,确定相应室外温度下,判断进入除霜的室外盘管温度设定值(该值通常要比试验环境的露点温度低几度);在某一环境温度范围下,当实测室外盘管温度低于室外盘管温度设定值,且持续一定时间后,则判断外机结霜,需要进行除霜。空调实际使用环境由于地域不同,相同的温度条件,存在不同的湿度环境;当前除霜控制设置的室外盘管温度条件,对应某一外环温或温度区间,只赋一个值,考虑到除霜的普适性,和高湿工况除霜的及时性,该值一般参考中湿工况(RH60%-70%)取值,此种控制对于中、高湿的工况适应性较好,而对于低湿工况(RH60%以下,我国北方最具代表),则会出现由于室外盘管温度设定值高于实际空气的露点温度,造成实际没有结霜,而空调判断进入除霜的情况,即所谓的“假除霜”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空调假除霜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空调由于地域差异存在实际没有结霜而判断进入除霜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空调假除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当空调制热运行时,且至少经过一次除霜后,进行如下控制:记录除霜间隔时间t间隔,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t1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室外盘管温度Te,计算并记录ΔT1=T外环‑Te,找出ΔT1的最小值T1;当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t2且t间隔=t设定,比较室外盘管温度Te和设定温度T设定,如果连续一段时间t检测到Te≤T设定且ΔT1‑T1≥设定值A,则进入除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兴于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