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志霞专利>正文

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7966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喷安全井口装置。油井提出管柱进行检泵维护时,油管卸单根会造成原油四处飞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容易引起火灾及人员伤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防喷井口本体,防喷井口本体上部连接有漏斗本体,中部设置有丝杆,下部连接有套管短节;漏斗本体为圆筒形,环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漏斗罩,漏斗罩内设置有防溅整流板,漏斗本体侧壁位于防溅整流板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回液孔;套管短节上开设有放喷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油管内原油不再喷漏至井口四周,与油管高效封堵泄压装置配合使用,可使油管内不带压液体完全回流至井内,同时修井时如果发生油套环空喷油可以及时封堵,改善了修井作业环境,避免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喷安全井口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采油方式是目前各油田采用的最广泛的生产方式。油田机采系统在连续正常生产一定时期后,油井往往需要提出管柱进行检泵维护;油井由于杆、管或者泵的原因不能正常需要进行修井作业。依照目前的修井作业方式,作业中易出现以下问题:一、采油管串下部因未安装泄油装置造成油管内充满了液体,导致油管卸单根时原油四处飞溅;二、安装有泄油装置时因抽油杆断杆或脱扣而使泄油器失去作用未能打开,在卸油管单根时也会造成原油喷溅;三、在油管上提过程中,由于井底压力较高,油管内液体时常会向上喷出井口,有时原油会从油套环空中喷出。井内液体大量流出,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容易引起火灾及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的事故,影响作业的安全性。针对此种情况,修井作业中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原油喷溅问题的防喷井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在修井施工过程中避免装卸单根油管时油管内流体喷射在井口周围。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喷安全井口装置设置有防喷井口本体,防喷井口本体上部连接有漏斗本体,中部设置有丝杆,下部 连接有套管短节; 所述的漏斗本体为圆筒形,环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漏斗罩,漏斗罩内设置有防溅整流板,漏斗本体侧壁位于防溅整流板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回液孔; 所述的套管短节上开设有放喷口。所述丝杆靠近装置中轴的一端连接有丝套,丝套端部设置有密封半圆; 丝杆穿过双承帽及双承帽两侧的轴承,另一端部设置有六方帽,六方帽上开设有用于旋进或旋出丝杆的大锁销,轴承两侧与双承帽接触的部位安装有挡圈。所述的套管短节下端连接井口节箍。所述的漏斗罩外壁设置有提环。所述的漏斗本体顶部设置有装卸工具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可使油管内原油不再喷漏至井口四周,与油管高效封堵泄压装置配合使用,可使油管内不带压液体完全回流至井内,同时修井时如果发生油套环空喷油可以及时封堵,改善了修井作业环境,避免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有效消除了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以及设备损毁的威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卸工具孔,2-漏斗本体,3-提环,4-防溅整流板,5-漏斗罩,6-回液孔,7-防喷井口本体,8-挡圈,9-双承帽,10-六方帽,11-密封半圆,12-丝套,13-丝杆,14-轴承,15-大锁销,16-放喷口,17-套管短节,18-井口节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喷安全井口装置,设置有防喷井口本体7,防喷井口本体7上部连接有漏斗本体2,中部设置有丝杆13,下部连接有套管短节17,套管短节17下端连接井口节箍18。漏斗本体2为圆筒形,环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漏斗罩5,漏斗罩5内设置有防溅整流板4,漏斗本体2侧壁位于防溅整流板4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回液孔6。套管短节17上开设有放喷口 16。丝杆13靠近装置中轴的一端·连接有丝套12,丝套12端部设置有密封半圆11 ;丝杆13穿过双承帽9及双承帽9两侧的轴承14,另一端部设置有六方帽10,六方帽10上开设有用于旋进或旋出丝杆13的大锁销15,轴承14两侧与双承帽9接触的部位安装有挡圈8。该部分结构是左右对称设置的,同时旋紧六方帽10,丝杆13 —端的两个密封半圆11逐渐闭合,可以抱紧油管,从而封堵油套环空。漏斗罩5外壁设置有提环3,用于提携整个装置。漏斗本体2顶部设置有装卸工具孔1,该结构可以使该防喷安全井口与修井车起升大钩连接,方便安装和拆除。当遇到采油管柱下端泄油器未被打开即实行修井上提管柱时,抽油泵上部油管内液体处于充满状态,在卸单根时由于油管内液柱的压差作用,会使油管内存在的原油在流出油管的过程中造成强烈的喷射。此时,井口作业人员应在卸掉井口后首先安装防喷安全井口,以便收集卸单根时油管内流出的原油。安装时将防喷安全井口整体放在井口节箍18上,旋紧,使井口节箍18螺纹和短节17螺纹紧密连接。安装完成后即可平稳起出油管卸单根,每卸下一根油管,管内液体会悉数流进漏斗本体2中,液体在通过防溅整理板4时能避免飞溅出漏斗外,然后通过回液孔6经由油套环空流回井内。在回收油管内液体时,密封半圆11处于打开状态,放喷口 16处于关闭状态。当遇到由于油管内液体中含有大量气体,使得在卸开油管柱时大量原油从油管上端喷射至井口周围时,可安装油管高效封堵泄压装置(申请号为“201320175980X”、名称为“一种油管高效封堵卸压装置”)与该防喷安全井口配合使用。首先正确安装油管高效封堵泄压装置并连接好放喷管线至放喷口 16,开放喷口 16,关闭密封半圆11密封油套环空;然后打开油管高效封堵泄压装置的泄压装置,卸压并使原油从放喷口 16回收进井内。放喷结束后,拆除油管封堵泄压装置,关闭放喷口 16,打开密封半圆11,继续起出油管。当施工中发生套管喷油时,应停止起吊油管作业,旋转六方帽10(左右两侧同时旋紧),使密封半圆11与油管紧密结合,将油套环空堵死。随之,将放喷口 16打开(提前预设好流油位置)使环空压力得以释放。当施工结束后,卸下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说明书而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取 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喷安全井口装置设置有防喷井口本体(7),防喷井口本体(7)上部连接有漏斗本体(2),中部设置有丝杆(13),下部连接有套管短节(17);所述的漏斗本体(2)为圆筒形,环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漏斗罩(5),漏斗罩(5)内设置有防溅整流板(4),漏斗本体(2)侧壁位于防溅整流板(4)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回液孔(6);所述的套管短节(17)上开设有放喷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喷安全井口装置设置有防喷井口本体(7),防喷井口本体(7)上部连接有漏斗本体(2 ),中部设置有丝杆(13 ),下部连接有套管短节(17 ); 所述的漏斗本体(2)为圆筒形,环周设置有上部开口的漏斗罩(5),漏斗罩(5)内设置有防溅整流板(4),漏斗本体(2)侧壁位于防溅整流板(4)以下的位置开设有回液孔(6);所述的套管短节(17)上开设有放喷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安全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13)靠近装置中轴的一端连接有丝套(12),丝套(12)端部设置有密封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志霞李慧宗巧玲李广青杨智宗彦玲折建东刘忠杰谢春阳魏雪艺
申请(专利权)人:武志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