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7909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为能够较好地提高物流效率而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和传输机构,其中,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个筐堆叠为一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并沿其传输方向设有所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且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产品已基本上实现自动化生产,而在自动化生产中会应用到自动传输系统,以使产品从当前工位被运输到下一工位。比如以车辆中的冲压制件为例说明,经过冲压工艺后的冲压制件通常需要装筐后再运输至其它位置处,实现这一过程的设备可以包括自动传输带、机械手,其中在自动传输带上设有待装料工位、装料工位。其操作过程包括:首先通过叉车将空料筐搬运至待装料工位;接着通过自动传输带将其运输至装料工位,以便于机械手将冲压制件自动装入空料筐内,在装料的同时再通过叉车将下一个空料筐搬运至待装料工位;然后通过叉车将装满冲压制件的满料筐搬离,同时下一个空料筐被运输至装料工位,并重复上述过程。这样不难看出,在实现冲压制品的装筐及传输的过程中,频繁地通过叉车进行一个一个的物料转运,这样造成时间的浪费,进而降低物流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能够较好地提高物流转运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个筐堆叠为一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且沿其传输方向设有所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且还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其中,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夹紧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有升降驱动单元,且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具体地,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所述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升降滑块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升降滑块的顶端连接。优选地,所述链条的两端之间且位于所述升降滑块的异侧连接有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形成于所述升降滑块上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有两个夹紧臂,所述两个夹紧 臂之间连接有安装所述升降滑块上的夹紧气缸,所述两个夹紧臂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检测传感器。优选地,所述两个夹紧臂相对的侧面底部分别伸出有支撑架。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沿所述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放置平台,所述两个放置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两个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滑块,所述输送滑块连接有伺服电机。优选地,所述输送滑块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识别所述输送滑块的实际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滑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顶出块,所述顶出块连接有顶出气缸。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和传输机构,其中,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个筐堆叠为一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并沿其传输方向设有所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且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这样可以将一组堆叠的空料筐搬运至传输机构上,其中一个堆叠及拆分机构可以将该组空料筐中的下层空料筐和上层空料筐自动分离,然后通过传输机构将分离后的下层空料筐传输至下一工位进行制件自动装筐,同时该堆叠及拆分机构重复上述分离过程,直至传输机构将空料筐传输完,接着再将下一组堆叠的空料筐搬运至传输机构上,并重复上述过程;其余的堆叠及分离结构可以将多个装满制件的满料筐自动堆叠为一组,然后将该组满料筐搬离传输机构,不难看出,相比一个一个地将空料筐搬运至传输机构或将满料筐一个一个地搬离传输机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叉车一组一组地搬运至或搬离传输机构,从而减少转运物料的次数,缩短转运物料的时间,进而较好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中堆叠及拆分机构堆叠料筐或拆分料筐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中堆叠及拆分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夹紧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输送机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输送机构中顶出单元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输机构,10-放置平台,100-拆筐工位,101-装筐工位,102-堆筐工位,Ila-第一输送机构,Ilb-第二输送机构;2-堆叠及拆分机构,20-主体框架,21-安装底座;3-机械抓取机构;4-料筐,4a-空料筐,4b-满料筐;5-升降机构,50-驱动电机,51-第一链轮,52-链条,53-升降滑块,54-第一导轨,55-配重块;6-夹紧机构,60-夹紧气缸,61-夹紧臂,62-第二导轨,63-检测传感器,64-支撑架;7-输送机构,70-输送滑块,71-伺服电机,72-顶出块,73-滑动机构,74-位置传感器,75-顶出气缸。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2,堆叠及拆分机构2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料个筐堆叠为一组;传输机构I,其一侧且沿传输方向设有上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2,且该传输机构I可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这样可以将一组堆叠的空料筐4a搬运至传输机构I上,其中一个堆叠及拆分机构2可以将该组空料筐4 a中的下层空料筐和上层空料筐自动分离,然后通过传输机构I将分离后的下层空料筐传输至下一工位进行制件自动装筐,同时该堆叠及拆分机构2重复上述分离过程,直至传输机构I将空料筐4a传输完,接着再将下一组堆叠的空料筐4a搬运至传输机构I上,并重复上述过程;其余的堆叠及分离结构可以将多个装满制件的满料筐4b自动堆叠为一组,然后将该组满料筐4b搬离传输机构1,不难看出,相比一个一个地将空料筐4a搬运至传输机构I或将满料筐4b —个一个地搬离传输机构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叉车一组一组地搬运至或搬离传输机构1,从而减少转运物料的次数,缩短转运物料的时间,进而较好地提高了物流转运效率。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及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进一步结合附图1-图6,通过可以实现例如车辆冲压制件的自动装筐及传输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还可以应用在除车辆冲压制件之外的其它产品。还可以理解的是,在生产流水线中通常会设置多个工位,以使每个工位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本专利技术基于完成制件的自动装筐、传输的任务,以图1为例说明,在沿传输结构的传输方向上依次设有拆筐工位100、装筐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个筐堆叠为一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且沿其传输方向设有所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且还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用于将一组堆叠筐中的下层料筐和上层料筐分离或用于将多个筐堆叠为一组;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且沿其传输方向设有所述至少两个堆叠及拆分机构,且还用于传输分离后的下层料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及拆分机构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夹紧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形成于所述主体框架上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有升降驱动单元,且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所述夹紧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制件自动装筐及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以及链条,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链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所述链条的一端绕过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升降滑块的底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升降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孟树杰尚永昌李建和何树田吕彬赵志涛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