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径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87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管材拆装的无级变径管钳,包括鹅颈(3)和手把(7),其特征在于鹅颈(3)和手把(7)用小轴(6)连接起来,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鹅颈(3)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轴(6)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动类工具,特别是一种无级变径管钳,适用于各种管材的连接和拆卸。目前各领域广泛用于管子螺纹连接和拆卸的管钳,按不同的咬紧直径,其规格就达9种之多。不但较笨重,操作不便,又因普通管钳属两点卡紧,还极易打滑,有时还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级变径管钳,并利用三点卡紧的原理,避免打滑,用无级变径替代普通管钳的多种规格,扩大管钳的卡紧范围。使操作更加方便,同时减轻管钳的自身重量,便于携带。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将管钳鹅颈通过小轴与手把连接在一起,弹簧一头固定在鹅颈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轴上。使鹅颈可绕小轴转动,又可保证管钳卡紧的可靠程度。本技术与普通管钳相比,具有重量轻,扭矩大,在一定的直径范围内对所夹持管材可无级变径咬紧,不伤管壁,卡紧可靠。因管钳是无级变径的,因而只需两种规格就可代替原先的9种规格的管钳,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仅可以手动,还可以与机动设备联合使用。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管钳由扶手柱(1)、平板牙(2)、鹅颈(3)、弹簧(4)、圆弧牙(5)、小轴(6)和手把(7)等组成。其中扶手柱(1)用于以手搬动鹅颈(3),使其开口与管材外径相一致;平板牙(2)装于鹅颈(3)上用于卡紧管材外径上的一点;弹簧(4)在鹅颈(3)转动造成弹性变形时可保持管材卡紧可靠;圆弧牙(5)装于手把(7)的前端,用于夹紧外径上的一点;小轴(6)把手把(7)和鹅颈(3)连接起来,并可使鹅颈(3)绕其转动;手把(7)用于给管钳施加扭矩,以上紧和拆卸管材。使用时,首先用手搬动扶手柱(1),使鹅颈(3)绕小轴(6)转动,至其开口与待卡紧管材的外径一致。这时,因弹簧(4)的弹性变形,就可使平板牙(2)、鹅颈(3)和圆弧牙(5)紧紧地可靠地卡紧在管材上。然后,再用手或动力对手把(7)施加扭矩,就可对不同外径的管材进行丝扣的连接和拆卸作业。该无级变径管钳的用途广泛,它可用于包括石油工业在内的几乎所有工农业领域和生活领域。可替代现有管钳对各种直径的管材进行连接和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管材拆装的无级变径管钳,包括鹅颈(3)和手把(7),其特征在于鹅颈(3)和手把(7)用小轴(6)连接起来,弹簧(4)的一端固定在鹅颈(3)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轴(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径管钳,其特征在于平板牙(2)装在鹅颈(3)上,圆弧牙(5)装于手把(7)的前端,扶手柱(1)装于鹅颈(3)的顶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材的连接和拆卸的无级变径管钳,可广泛用于工农业和生活各领域。该管钳由鹅颈、手把、弹簧等组成,鹅颈和手把用小轴连接起来,弹簧一端固定在鹅颈上,另一端固定在小轴上,鹅颈可绕小轴转动。在鹅颈和手把上装有平板牙和圆弧牙,用来咬紧管材。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一定的直径范围内,可对管材进行无级变径咬紧且安全可靠。另外管钳的自身重量较普通管钳轻三分之一,携带方便,还可与机动设备配合使用。文档编号B25B13/50GK2214864SQ9423558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世嘉, 冯跃忠 申请人:胜利石油管理局纯梁采油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嘉冯跃忠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石油管理局纯梁采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