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璞专利>正文

自动调节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40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锁紧工件的调节扳手,它是利用扳手的拐状上卡头的两内侧面和下卡头的曲面锁住工件,而达到旋紧工件的目的。它可卡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六方。圆或多边形工件,克服了活动扳手手动螺旋调节卡头间距和工件棱边圆滑,扳手工作易打滑的缺点。由其可以作管钳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一种活动扳手,特别是一种三点(面)用力锁住工件的自动调节扳手。现活动扳手的使用方式是,手动螺旋带动活动卡头调节两卡头的间距,卡住四边或六边螺母类工件的棱边旋紧工件,使用中较为麻烦和占用时间,遇到棱边磨损严重时易打滑,旋不紧工件。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扳手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自动调节扳手。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扳手的上卡头(活动卡头)制成锐角为50°~70°的拐状,以60°为佳,其拐状卡头两内侧边为工作面,在上卡头的一端有一与手柄铰联接的销轴孔。和手柄为一体的下卡头的工作面为一条y.af(n)的函数单曲面,该曲面任意一点都能与上卡头工作面的两面或二点,共三点用力锁住工件,以达到旋紧工件的目的。在手柄和下卡头中间有一销轴孔,销轴从此穿进,联接上、下卡头,形成该自动调节扳手。在上述三个工作面上增加锯齿形牙纹,并使牙纹的牙尖与工件的作用力方向相反,以达更加卡紧多边工件或管状工件的目的。牙纹也可是其它几何形状。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中上卡头[1]、下卡头[2]、销轴[3]、手柄[4]、牙纹[5]、工件[6]。将上卡头[1]卡住一定规格和尺寸范围内的工件[6],如螺母、管子,顺时针旋转手柄[4],使下卡头[2]紧压工件,再旋转,以达旋紧工件的目的,牙纹[5]在卡紧后,紧压工件表面,不致使扳手打滑。图中虚线的上卡头[1]是在扳手卡尺寸范围内最小尺寸时的示意,此时牙纹[5]省略表示。本技术解决了原活动扳手,手动螺旋调节卡头间距带来的麻烦,特别是解决了扳手精度不高、活动头晃动或六角螺母的棱角已园滑,使扳手打滑和工件拧不紧的缺点。由其是可卡管状物体,代替管钳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扳手是由拐状上卡头,与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和联接上、下卡头的销轴组成,其特征在于a.上卡头是一夹角50°~70°以60°为佳的,两内侧面为工作面的拐状活动卡头,它与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铰联接,b.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卡工件的工作面为一y·af(n)函数的单曲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扳手,其特征在于上卡头两内侧工作面和下卡头工作曲面上有锯齿形牙纹,牙纹的牙尖方向与工件的作用力方向相反,牙纹也可为其它纹路的牙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锁紧工件的调节扳手,它是利用扳手的拐状上卡头的两内侧面和下卡头的曲面锁住工件,而达到旋紧工件的目的。它可卡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六方。圆或多边形工件,克服了活动扳手手动螺旋调节卡头间距和工件棱边圆滑,扳手工作易打滑的缺点。由其可以作管钳使用。文档编号B25B13/00GK2082223SQ90218879公开日1991年8月7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谢璞, 徐长白, 张春香, 何天立 申请人:谢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扳手是由拐状上卡头,与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和联接上、下卡头的销轴组成,其特征在于:a.上卡头是一夹角50°~70°以60°为佳的,两内侧面为工作面的拐状活动卡头,它与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铰联接,b.和手柄一体的下卡头卡工件的工 作面为一y.af(*)函数的单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璞徐长白张春香何天立
申请(专利权)人:谢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