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碟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69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碟灯,自上至下包括后盖、灯板、扩散板,和前盖,后盖的中心为平底,四周为光滑圆面,即截面呈两边弧型的倒U型,灯板为圆形,扩散板成圆形,前盖成圆环状,朝向扩散板的一侧的圆周上侧设置有一圈鳞片状散热片,前盖的内圆环侧设置有圆环形卡槽,其中,灯板贴放在后盖的平底内侧,扩散板平放在前盖的内侧卡槽处,后盖固定罩在前盖上,后盖的外表面与前盖的内侧表面贴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更简单的型材成型方式,可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增强散热功能,生产组装也容易,光效更高,填补了市场空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ED dish lam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LED lamp disc, from top to bottom comprises a rear cover, a lamp plate, a diffusion plate and a front cover, the back cover of the center is flat, surrounded by a smooth circular surface, cross section inverted U type arc lamps on both sides of the plate is circular and the diffusion plate into a round, round the front cover the annular circumference side, toward the side of the diffus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e of scaly fins, a circular slot, which is the front cover of the inner ring side lamp plate attached on the inner bottom cover of the diffusion plate flat groove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front cover, the back cover is fixed on the front cover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ar cover, the front cover and stick togeth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cost greatly, and can enhance the heat radiation function, the production assembly is easy, the light effect is higher, and the market blank is fi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具体是一种LED灯。
技术介绍
在目前节能减排追求低炭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LED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LED灯具长足发展,其中商业照明产品优先发展,LED筒灯及近似产品市场旺盛。但是这类灯具,由于要解决灯珠散热的问题,通常都会配有一定规格的散热器,都是灯珠贴附在灯板(铝基板或PCB、FPC等)后与后盖固定在一起,后盖做成鳞片状,具有散热功能,然后后盖与前盖通过螺丝、卡扣或螺旋固定在一起,前盖做成光滑环状,没有散热功能。上述LED灯的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一般是后盖压铸加前盖车铝或压铸的成型方式,必将产生高昂的成本。2、前盖的金属结构也不能起到散热作用,是很大的材料浪费。3、同时,前后盖的连接往往要很多螺丝固定,组装生产,较为不便。4、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主流产品,LED筒灯和LED圆盘灯,前者的特点是,采用直下式发光,无需导光板,但灯体较厚;而LED圆盘灯采用侧面发光方式,需导光板协助发光,成本较高,光效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并且光效较高的LED碟灯。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LED碟灯,自上至下包括后盖、灯板、扩散板,和前盖,后盖的中心为平底,四周为光滑圆面,即截面呈两边弧型的倒U型,灯板为圆形,扩散板成圆形,前盖成圆环状,朝向扩散板的一侧的圆周上侧设置有一圈鳞片状散热片,前盖的内圆环侧设置有圆环形卡槽,其中,灯板贴放在后盖的平底内侦U,扩散板平放在前盖的内侧卡槽处,后盖固定罩在前盖上,后盖的外表面与前盖的内侧表面贴在一起。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后盖的倒U型弯口边设置成内缩的斜边,前盖的内侧开口处设计成外张斜边,且两斜边倾斜度一致,前盖的斜边与后盖的斜边对齐,压贴在一起。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前盖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耳部,安装耳部具有螺丝孔,后盖上对应于安装耳部的螺丝孔也设有螺丝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使用更简单的型材成型方式,可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增强散热功能,生产组装也容易,光效更高,填补了市场空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型LED碟灯的一个角度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型LED碟灯的一个角度剖视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型LED碟灯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型LED碟灯的组合结构俯视图。图5a是本技术型LED碟灯的组合结构剖视图。图5b是图5a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LED碟灯自上至下包括后盖1、灯板2、扩散板3,和前盖4。后盖I的中心为平底,四周为光滑圆面,即截面呈两边弧型的倒U型。灯板2为带有灯珠的冲压铝材,圆形,为灯具的发光位置。扩散板3成圆形,起模糊光线的作用,避免使用者直视到发光源刺眼。前盖4成圆环状,朝向扩散板3的一侧的圆周上侧设置有一圈鳞片状散热片42,所述鳞片状散热片42由首尾依次相接的若干散热鳍片组成。前盖4的内圆环侧设置有圆环形卡槽44,用来放置扩散板3。其中,灯板2贴放在后盖I的平底内侧,扩散板3平放在前盖I的内侧卡槽44处,后盖I固定罩在前盖4上,后盖I的外表面与前盖4的内侧表面贴在一起。作为优选的方案,请重点参阅图5a和图5b,所述后盖I的倒U型弯口边设置成内缩的斜边12,前盖4的内侧开口处设计成外张斜边46,且两斜边倾斜度一致,后盖I固定罩在前盖4上时,是前盖4的斜边与后盖I的斜边对齐,压贴在一起。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前盖4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安装耳部43,当然,也可以设置有其他数量的安装耳部43,安装耳部43具有螺丝孔,后盖I上对应于安装耳部43的螺丝孔也设有螺丝孔。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先在后盖I的平底内侧均匀涂抹导热膏,然后再带有灯珠的灯板2贴在后盖I的平底内侧,用螺丝和螺帽固定。把扩散板3压在前盖I的卡槽44处。然后在前盖4与后盖I的开口的斜槽处均匀涂抹导热膏,之后,将前盖4和后盖I压贴在一起,通过用螺丝通过前盖4的安装耳部43上的螺丝孔,将前盖4和后盖I牢固固定在一起。前盖4的规则圆环,以及散热片42的成型,更应倾向于车铝成型;同时后盖I可相应地减弱散热方面的设计,消除散热片,简化做成平底两边弧型倒U型设计,使用冲压工艺即可成型。前盖4的鳞状散热片42和后盖I的平底两边弧型倒U型设计,前后盖共同散热的方案使灯具散热效果更好,提高灯具使用寿命。后盖I碗口处设计成内缩斜边,前盖4开口处设计成外张斜边,两斜边倾斜度一致,这样更易于装配,接触也更紧密,更利于前后盖之间的导热。并且本技术降低灯珠与扩散板的高度,取消导光板的使用,采用直下式发光,这种结构可提闻灯具发光效率,减少光损。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凡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碟灯,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包括后盖、灯板、扩散板,和前盖,后盖的中心为平底,四周为光滑圆面,即截面呈两边弧型的倒U型,灯板为圆形,扩散板成圆形,前盖成圆环状,朝向扩散板的一侧的圆周上侧设置有一圈鳞片状散热片,前盖的内圆环侧设置有圆环形卡槽,其中,灯板贴放在后盖的平底内侧,扩散板平放在前盖的内侧卡槽处,后盖固定罩在前盖上,后盖的外表面与前盖的内侧表面贴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碟灯,其特征在于:自上至下包括后盖、灯板、扩散板,和前盖,后盖的中心为平底,四周为光滑圆面,即截面呈两边弧型的倒U型,灯板为圆形,扩散板成圆形,前盖成圆环状,朝向扩散板的一侧的圆周上侧设置有一圈鳞片状散热片,前盖的内圆环侧设置有圆环形卡槽,其中,灯板贴放在后盖的平底内侧,扩散板平放在前盖的内侧卡槽处,后盖固定罩在前盖上,后盖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彭友陈龙尤锦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芯瑞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