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峰专利>正文

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26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3:52
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螺栓和螺帽,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在电机轴套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为两块对扣式,对扣线为正弦线,加之正弦线首尾设有撬口,拆装方便,电机轴套的设置不用改变电机轴形状,确保了该电机皮带轮在现有电机上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venient detachable motor pulley

A removable type motor pulley, including motor pulley, motor shaft, bolt and nut, the motor pulley set to the first block and the second block of axial button, the motor pulley block two to buckle the contact line for sinusoidal line, X axis before and after the sinusoidal line is provided with two bolts two, through the nut block belt pulleys connected together in the first and tail junction on the buckle line is provided with a prying opening; in the center of the buckling type motor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hole, a rectangular hole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eripheral for rectangular motor sleeve round, inner hole of the motor shaft a match on the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key keyway. The utility model is divided into two blocks of buckle, buckle on line for a sinusoidal line, and sinusoidal line from beginning to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rying opening,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motor shaft sleeve is disposed without changing the shape of the motor shaft, the motor pulley used in exist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电机皮带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解决抽油机电机皮带轮拆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抽油机电机皮带轮都是铸造一体皮带轮,与电机轴之间通过键和键槽连接。因安装电机皮带轮时,是用大锤硬把电机皮带轮轮上的键槽砸到电机轴的键上的,配合是一种硬配合。安装时如果键和键槽对不正,极容易把电机皮带轮砸坏,或把电机轴砸伤。拆卸皮带轮时都是用大锤往下敲,由于位置不合适和空间小,加之砸电机皮带轮时不能两边同时砸,时常把电机皮带轮砸偏,越偏越砸不下来,拆卸一个多小时都拆不下来,还时常把电机皮带轮砸坏,目前也有几种结构有差异的扒轮器,由于游梁式抽油机水泥底座比较高,用起来特别不方便,得需两个以上的人配合才能扒皮带轮,遇到与电机轴配合比较紧的皮带轮,用扒轮器也扒不下来,只好更换电机。目前电机皮带轮的结构不适合现场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难以拆装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螺栓和螺帽,其特征在于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 ;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在电机轴套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本技术设为两块对扣式,对扣线为正弦线,加之正弦线首尾设有撬口,拆装方便,电机轴套的设置不用改变电机轴形状,确保了该电机皮带轮在现有电机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一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块电机皮带轮,2-螺栓,3-电机轴套,4-第二块电机皮带轮,5-撬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3、螺栓2和螺帽,其特征在于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2,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 5 ;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3,在电机轴套3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在安装电机皮带轮时,先将电机轴套3安装在电机轴上,再将第一块电机皮带轮I与第二块电机皮带轮4对扣在电机轴套3上,拧上螺栓2和螺母,即把电机皮带轮安装在电机轴上。如果调抽油机冲次需要更换皮带轮时,不拆卸电机轴套,卸掉螺栓,用大号螺丝刀在撬口处一撬就把电机皮带轮卸下来,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螺栓和螺帽,其特征在于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 ;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在电机轴套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螺栓和螺帽,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在电机轴套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本技术设为两块对扣式,对扣线为正弦线,加之正弦线首尾设有撬口,拆装方便,电机轴套的设置不用改变电机轴形状,确保了该电机皮带轮在现有电机上使用。文档编号F16H55/46GK203082169SQ20132007046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秀峰, 姜丛林, 张兆红, 季红征, 孙卫东, 付艳红, 习近平, 孙焕泉, 贾文昌, 葛万生, 谭河清, 刘忠义, 刘洪伟, 闫威, 刘明真, 张国强, 韩英君, 王立东, 董梅泉, 陆秀广, 徐丕东, 方绍燕, 高雪飞, 王春梅, 夏雪梅, 卞海霞, 温泽富, 王冠凤, 谢玉芳, 李毅帅 申请人:李秀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拆装式电机皮带轮,包括电机皮带轮、电机轴套、螺栓和螺帽,其特征在于电机皮带轮设为第一块与第二块轴向上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两块的对扣接触线设为正弦线,在前后正弦线的X轴线上设有两条螺栓,通过螺母将两块皮带轮连接在一起,在对扣线的首和尾交口处设有撬口;在对扣式电机皮带轮中心设有一个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一根外周为矩形内周为圆形的电机轴套,在电机轴套的内孔上设有与电机轴上的键配合的键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峰姜丛林张兆红季红征孙卫东付艳红习近平孙焕泉贾文昌葛万生谭河清刘忠义刘洪伟闫威刘明真张国强韩英君王立东董梅泉陆秀广徐丕东方绍燕高雪飞王春梅夏雪梅卞海霞温泽富王冠凤谢玉芳李毅帅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