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士鑫专利>正文

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0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属于电动扳手。它由飞轮总成,行星轮结构联合器,悬吊式电机支架,电机和外壳组成。其特点是:在于无径向分力飞轮总成,不会造成对凸轮轴、轴承等损坏,并且撞击传动效率高;行星轮结构联合器,可以把撞击时的硬连接或滑动摩擦连接,成为转动摩擦连接,使电机能在额定条件下连续工作;悬吊式电机支架,使电机在启动和撞击时有一缓冲,有效保护了电机的电特性和机械特性,不会由于电机和连接部分的精度造成的累积误差,而产生的同心度问题使电机电流增加而过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扳手,特别是一种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本技术的工作台原理飞轮经行星轮结构联合器由电机带动旋转,在过渡过程中(电机由零速到额定转速的过程),差动滑块由于比撞击块质量大(约2∶1),而且处于反向位置(见附图说明图1、2),在转速达到q点差动滑块克服压簧和钢珠的压力,拉簧的拉力和撞击块反向离心力(撞击块和差动滑块由吊架连接)由q点(见图5的撞击块滑动位置和飞轮转速特性)向外作直线运动,同时撞击块则向内作直线滑动(撞击块和差动滑块在滑动时方向相反速度一样),当速度到达t点(突变点)时阻力减小,即钢珠到达坑点边缘外处,差动滑块到z点(撞击点)同时撞击块撞击凸轮轴,使凸轮轴旋转,达到锁紧或拆卸螺栓的过程,当撞击结束后,飞轮转速为零,差动滑块失去离心力,由拉簧复位,撞击块在吊架的作用下同时复位,此后飞轮在电机带动下重复以上过程。行星轮结构联合器(见图3),行星轮通过行星轴、轴销装在行星轮架上,行星轮架和飞轮右轴压配,在拉簧的作用下,行星轮和按装在电机轴上的中心轮有一向心摩擦力,当拉簧拉力所产生的摩擦转矩达到大于飞轮起动转矩时,即可带动飞轮旋转,此时行星结构联合器可看作类似花键或齿棘一类连接传动方式,当撞击开始到结束瞬时,飞轮的阻转矩Mz增大,此时飞轮的阻转矩和电机电磁转矩都大于行星轮摩擦转矩,电机带动行星轮空转,当撞击结束后,差动滑块和撞击块失去离心力,由拉簧复位,飞轮的阻转矩小于行星轮摩擦转矩,飞轮重新旋转,并重复以上过程。其特点在于利用电机,行星轮和飞轮间的转矩差,使电机可以在额定条件下连续工作,避免了因负载特性剧烈变化造成电机过电流损坏和结构损坏。悬吊式电机支架(见图4),可以使电机在起动和撞击时有一缓冲过程,从而改善了电机在工作时的机械特性和电特性,悬吊式电机支架还不会因各连接部件加工精度造成累积误差,使连接同心度不良引起电机过载,甚至不能工作,这对于小型电机来说尤为重要。飞轮撞击时的转速,一般为电机额定转速的80%左右(指直接无变速连接),其启动到撞击的过渡过程仅为几秒钟以内,而撞击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每次是不一样的,从零点几秒到零点零零几秒或更短,因为这是每次撞击时螺栓旋转的角度不同。其输出转矩为Mout=GD2375.dndt]]>(G为飞轮重量N,D为飞轮惯量直径m, 为飞轮撞击时的速率),由于t不同,所以每次撞击时的Mout不同,从零点几N·m到几百N·m甚至更大。这种特性完全符合螺栓的锁紧和拆卸的转矩特性,因此,一般撞击3-4次时间十几秒以内即可完成锁紧和拆卸螺栓的过程。飞轮从启动到撞击时(见图5),撞击块的n-s特性,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n-s特性,当G、D设定后,其主要取决于压簧的压力和拉簧的拉力以及坑点和钢珠大小等因素。不同的压簧、拉簧、钢珠和坑点大小,飞轮在撞击时的转速不一样的,在同一飞轮中只要改变压簧压力和拉簧的拉力就可达到不同输出转矩的目的,而压簧是最主要的,拉簧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复位。这种结构一旦设定后,其撞击时的转速基本是不变的。如果如用压缩空气作动力,风叶替代电机,就可变成风动撞击式电动扳手,其工作气压和流量要比同类风动扳手小。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是采用无径向分力直线滑动撞击块、飞轮总成、行星轮结构联合器和悬吊式电机支架,避免了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点,使之能在额定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因此,寿命长,最大输出转矩稳定,工作可靠以及传递效率高等。飞轮总成包括凸轮轴1、飞轮7、撞击块9、差动滑块28、钢珠33、压簧27、轴承8、11、左吊架41、右吊架39,拉攀29和挡销36;飞轮7为大小圆柱状连接体,其前段是大圆柱,后段是小圆柱,在大圆柱上设有大圆孔35和飞轮小圆孔26,轴承11装在飞轮小圆孔26中,在飞轮7的上下对应的轮壁上,分别设有上长方孔42和下长方孔40,在下长方孔40的两壁上设有圆孔34,在飞轮7的A-A处设有略大于左、右吊架41、39直径的腰圆槽43,左、右吊架41、39、拉簧38、销37等装在其中;差动滑块28为长方体,其上面呈凹形圆弧状,下端面呈凸形圆弧状,在其上分别设有圆孔32、吊架孔31和凹槽30,将差动滑块28装入飞轮7的下长方孔40内,压簧27和钢珠33分别依次装入飞轮7上的飞轮圆孔34内,钢珠33分别与压簧27和差动滑块28上的圆孔32相接触,拉攀29放入差动滑块28的下端面凸形圆弧面上的凹槽30中,其两头的圆环上分别挂有拉簧38,两个拉簧38的另两头分别挂在固定在飞轮7上的销37上;撞击块9呈长方体,其上设有吊架10,将撞击块9置入飞轮7上的长方孔42内,再把左右吊架41、39装入飞轮7的腰圆槽43中,其两头分别插入撞击块9的吊架孔10和差动滑块28的吊架孔31内,则两个左右吊孔架41、39的中段分别紧靠在各自的左、右挡销36的内侧上,左右吊架41、39上段与飞轮7之间有一约5mm的空隙,左、右吊架41、39带着撞击块9和差动滑块28一起在飞轮7的腰圆槽43内作上下平行约5mm移动的行程;轴承8套在凸轮轴1的前段上,将凸轮轴1装入飞轮7的大圆孔35内,其右端装在轴承11内,则轴承8与大圆孔35紧配;盖扳4套在凸轮轴1前段轴上其内径略小于轴承8的外径,并紧贴在飞轮7的左端面上,其作用是防止轴承8、挡销36和销37向外位移,再将孔用档圈5卡装在飞轮7的大圆孔35的圆壁的凹槽6内;轴承12套装在飞轮7后段的圆柱上。联合器包括行星轮架13,行星轮16,行星轴14,行星销15,中心轮23,卡圈17和拉簧18;行星轮架13为一中孔三槽圆柱状体,其孔与飞轮7右轴压配,行星轴14装在槽中并用行星销15固定,行星销15与行星轮架13压配,与行星轴14动配,行星轴14可向内外有一小转角。,行星轮16套在行星轴14上,卡圈17装在行星轴14的小端上,并贴在行星轮16的端面上,中心轮23套在电机19的电机轴24上,再将电机轴24插装在飞轮7右端轴的圆孔25中,则中心轮23位于三个行星轮16中间,并与其啮合成一体,在三个行星14相互之间由拉簧18相连。悬吊式电机支架20包括支承架48,电机夹箍47,螺栓45,螺帽44,压簧46;承支架48一头置于两个电机夹箍47相平行的两个头中间,用螺栓45将三者穿连在一起,在相邻两个电机夹箍47的两个头与支承架48之间的螺帽45上,分别套有压簧46,螺帽44旋装在螺栓45的头上,这三个电机夹箍47就构成一个圆圈,支承架48的另一头固装在外壳2的内壁上。外壳2由两块组成,在其前段上设有轴套3,后段上设有开关22,将凸轮轴1的左端轴放入外壳2一块的轴套3内,电机19放在三个电机夹箍47构成的圆圈内,旋紧螺帽44将三个电机夹箍47构成的圆圈紧固在电机19上,电机19与开关22之间连有电源线21,盖上外壳2的另一块,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权利要求一种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包括飞轮总成,行星轮结构联合器,悬吊式电机支架(20),其特征是飞轮总成包括凸轮轴(1),飞轮(7),撞击块(9),差动滑块(28),钢珠(33),压簧(27),轴承(8、11),左吊架(41),右吊架(39),拉攀(29),挡销(36);飞轮(7)为大小圆柱状连接体,其前段是大圆柱,后段是小圆柱,在大圆柱上设有大圆孔(3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撞击式电动扳手,包括飞轮总成,行星轮结构联合器,悬吊式电机支架(20),其特征是:飞轮总成:包括凸轮轴(1),飞轮(7),撞击块(9),差动滑块(28),钢珠(33),压簧(27),轴承(8、11),左吊架(41),右吊架(39),拉攀(29),挡销(36);飞轮(7)为大小圆柱状连接体,其前段是大圆柱,后段是小圆柱,在大圆柱上设有大圆孔(35)和飞轮小圆孔(26),轴承(11)装在飞轮小圆孔(26)中,在飞轮(7)的上下对应的轮壁上,分别设有上长方孔(42)和下长方孔(40),在下长方孔(40)的两壁上设有圆孔(34),在飞轮(7)的一面上设有一略大于左、右吊架(41、39)直径的腰圆槽(43),差动滑块(28)为长方体,其上端面为凹形圆弧状,下端面呈凸形圆弧状,在其上分别设有圆孔(32)、吊架孔(31)和凹槽(30),将差动滑块(28)装入飞轮(7)的下长方孔(40)内,压簧(27)和钢珠(33)分别装在圆孔(34)内,钢珠(33)分别与压簧(27)和圆孔(32)相接触,拉攀(29)放入差动滑块(28)的下端面凸形圆弧面上的凹槽(30)中,其两头的圆环上分别挂有拉簧(38),而两个拉簧(38)的另两头分别挂在固定在飞轮(7)上的销(37)上;撞击块(9)呈长方体,其上设有吊架孔(10),将撞击块(9)置入飞轮(7)上的长方孔(42)内,再把左右吊架(41、39)装入飞轮(7)的腰圆槽(43)中,其两头分别插入撞击块(9)的吊架孔(10)和差动滑块(28)的吊孔(31)内,则左、右吊架(41、39)的中段分别紧靠在各自的左、右两个挡销(36)的侧上;轴承(8)套在凸轮轴(1)的前段上,将凸轮轴(1)装入飞轮(7)的大圆孔(35)内,其右端装在轴承(11)内,则轴承(8)与大圆孔(35)紧配;盖板(4)套在凸轮轴(1)前段轴上,并紧贴在飞轮(7)的左端面上,再将孔用档圈(5)卡装在飞轮(7)的大圆孔(35)的圆壁的凹槽(6)内;轴承(12)套装在飞轮(7)后段的圆柱上;联合器:包括行星轮架(13),行星轮(16),行星轴(14),行星销(15),中心轮(23),卡圈(17)、拉簧(18);行星轮架(13)为一中孔三槽圆柱状体,其中孔与飞轮(7)右轴压配,行星轴(14)装在槽中 并用行星销(15)固定,行星轮(16)套在行星轴(14)上,卡圈(17)装在行星轴(14)的小端上,并贴在行星轮(16)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鑫
申请(专利权)人:李士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