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贤华专利>正文

一种防气泡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647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输液器中的防气泡装置,该防气泡装置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开设至少四个排液槽,所述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mm;还包括设于桶体外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该医用输液器包括由输液软管连通在一起的瓶塞穿刺器、墨菲氏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还包括如前所述的防气泡装置,所述防气泡装置可选择性地安装在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中,所述桶体与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内壁的径向间隔小于或等于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气泡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气泡性能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气泡装置;本技术还涉及带有防气泡装置的医用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医用输液器由瓶塞穿刺器、滴管、墨菲氏管、流量调节器、输液导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等组成。医用输液器工作过程中,药液通过滴管流入墨菲氏管,再经输液导管流入过滤器直至针尖。其中墨菲氏管通过虹吸作用起到缓解输液过程中的压力,提高输液的安全性,而且医护人员可以滴入墨菲氏管的药液来判断药液流速。由于常用医用输液器中墨菲氏管的内径大于滴管的内径,药液经滴管流入墨菲氏管再从墨菲氏管的出液口流出后会产生气泡。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等危害。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在使用输液器时,必须人工将输液器导管内的气泡尽可能地排净。通常的护理人员排净空气的方法为: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塞后,先将墨菲氏管倒挂,同时用手挤捏墨菲氏管,使药液进入墨菲氏管内,待一定量的液体充满墨菲氏管后,迅速放下墨菲氏管,这样可将大部分的气泡排除,但还有部分气泡会进入输液导管内;护理人员还需用手指弹击输液导管,将残留在输液导管内的气泡弹回墨菲氏管内消除。这种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烦琐又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气泡装置。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气泡装置的医用输液器。本实用新 型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输液器上的防气泡装置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开设至少四个排液槽,所述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Imm ;还包括设于桶体外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mm。本技术的一种输液器上的防气泡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药液进入所述防气泡装置的内部时,由于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mm,药液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不能马上通过排液槽中排出,而桶体内的空气通过排液槽上方的缝隙向外排出。当所述装置内的药液蓄积到一定量后,药液会迅速突破排液槽,从防气泡装置中排出。进入防气泡装置的药液与从防气泡装置排出的药液量相等,使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保持在恒定值,药液以恒定速率从防气泡装置排出。此时,气泡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不能通过防气泡装置,从而达到防气泡的功能。所述防气泡装置可与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配合使用,并安装于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内部;所述桶体上端设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内径与桶体的内径相等,隔离环的宽度小于或等于Imm ;而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mm,药液从排液槽排出后,沿防气泡装置外壁以及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内壁、防气泡装置外底面以及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内底面流至出液口。为使桶壁在液体作用力下容易产生变形,所述排液槽的中心轴与桶体的中心轴平行。为使在液体的作用力下,桶壁径向变形一致,所述排液槽均匀分布于桶体的桶壁。为使桶壁有充分的变形空间,所述排液槽上端与搭接部相接,下端与桶体的底部相接。所述排液槽的槽宽沿桶体的半径向外逐渐变小,使药液对桶壁的作用力增大,桶壁更容易发生变形。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的带有所述防气泡装置的医用输液器,它包括由输液软管连通在一起的瓶塞穿刺器、墨菲氏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它还包括如前所述的防气泡装置,所述防气泡装置可选择性地安装在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中,并且所述防气泡装置的支承架架设于相应的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的底面,所述防气泡装置的桶体与墨菲氏管或药液过滤器内壁的径向间隔小于或等于1_ ;所述防气泡装置安装在药液过滤器中时,防气泡装置位于药液过滤器的过滤膜下方。使用该带有所述防气泡装置的医用输液器进行输液,可防止气泡进入人体。本技术的防气泡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气泡性能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 技术防气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防气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防气泡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医用输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医用输液器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防气泡装置,2-桶体,3-排液槽,4-三角板,6-隔离环,7-输液软管,8-瓶塞穿刺器,9-墨菲氏管,11-流量调节器,12-药液过滤器,13-静脉输液针,14-过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防气泡装置I的第一实施例。该防气泡装置I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桶体2、设于桶体2底部的支承架;所述桶体2的桶壁上均匀开设四根排液槽3,所述排液槽3的宽度等于Imm ;所述支承架包括均匀分布的三角板4,所述三角板的高度为0.8mm。应该理解,所述排液槽3的数量还可以是五根、六根或六根以上;所述排液槽3的宽度还可以小于1_ ;所述支承架还可以是其它合适的结构,只要保证支承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_,使药液从排液槽3中流出后,可沿桶底流走,即可。图2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防气泡装置I的第二实施例。该防气泡装置I包括桶体2,设于椭圆形底部的支承架,设于桶体2上端的隔离环6 ;所述桶体2的桶壁上均匀开设四根排液槽3,所述排液槽3的上端与搭接部相接,下端与桶体2的底部相接,且排液槽3的中心轴与桶体2的中心轴平行;排液槽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上底为0.5_,下底为0.7mm,即排液槽3的槽宽沿桶体2的半径向外逐渐变小;所述支承架包括四块均匀分布的三角板4,三角板的高度为0.5mm。所述隔离环6与桶体2的内径相等,隔离环6的宽度等于1mm。应该理解,所述隔离环6的宽度还可以小于1mm。图4所示为本技术医用输液器的第一实施例,该医用输液器包括由输液软管7连通在一起的瓶塞穿刺器8、墨菲氏管9、流量调节器11、药液过滤器12、静脉输液针13 ;它还包括如图1所示的防气泡装置1,所述防气泡装置I安装在墨菲氏管9内,并且所述防气泡装置I的支承架架设于墨菲氏管9底面,所述桶体2与墨菲氏管9内壁的径向间隔小于或等于Imm0图5所示为本技术医用输液器的第二实施例,该医用输液器包括由输液软管7连通在一起的瓶塞穿刺器8、墨菲氏管9、流量调节器11、药液过滤器12、静脉输液针13 ;它还包括如图2至图3所示的防气泡装置1,所述防气泡装置I安装在药液过滤器12内,并位于药液过滤器12的过滤膜14下方,所述防气泡装置I的支承架架设于药液过滤器12底面,所述隔离环6的外径与药液过滤器12的内径相等。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开设至少四个排液槽,所述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mm;还包括设于桶体外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开设至少四个排液槽,所述排液槽的最小槽宽处的宽度小于或等于Irnm ;还包括设于桶体外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桶体上端的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内径与桶体的内径相等,隔离环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槽的中心轴与桶体的中心轴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槽均匀分布于桶体的桶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贤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