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式组合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498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3:57
可变式组合床,包括床头、床尾,在床头和床尾之间连接有床底铺,在床头和床尾的左侧连接有左侧边,在床头和床尾的右侧连接有右侧边;左侧边的下边伸向所述的床底铺的下方,右侧边的下边与所述的床底铺的高度平齐;在床头和床尾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梁,在支撑梁与右侧边之间自床头至床尾横向排列有右头边、右中边和右尾边;在可变式组合床的下方配有抽屉,抽屉包括外框,在外框内配有底板;在床底铺的下方床头和床尾之间设有下框,下框的高度与左侧边的下边平齐,下框上铺设有隔板;与所述的床头、床尾相连接的各部件相互之间均为销轴插入式连接;组成抽屉的外框的长边与短边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具有变换方便,整体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式组合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特别是一种可变式组合床,可在婴儿期过后根据婴儿的成长状况对婴儿床进行变换,使其满足婴儿学步和长大后的需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床多为固定式的,尤其是婴儿床,基本结构包括床头和床尾,在床头和床尾之间、连接有床底铺,左右两侧设有挡边,形成槽状,即在床底铺的周边形成栅栏式的挡边。这种结构的婴儿床不能随着婴儿的成长对床的结构进行变换,当婴儿长到一定时期后就不能再利用了,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随着婴儿的生长对婴儿床进行变换、使婴儿床能够转换成学步床、成人床、提高其利用率的可变式组合床,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可变式组合床,包括床头、床尾,在床头和床尾之间连接有床底铺,在床头和床尾的左侧连接有左侧边,在床头和床尾的右侧连接有右侧边;所述的左侧边的下边伸向所述的床底铺的下方,所述的右侧边的下边与所述的床底铺的高度平齐;在床头和床尾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梁,在支撑梁与右侧边之间自床头至床尾横向排列有右头边、右中边和右尾边;在可变式组合床的下方配有抽屉,所述的抽屉包括外框,在外框内配有底板;在床底铺的下方床头和床尾之间设有下框,下框的高度与左侧边的下边平齐,下框上铺设有隔板;与所述的床头、床尾相连接的各部件相互之间均为销轴插入式连接;组成抽屉的外框的长边与短边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本技术的可变式组合床,其中所述的右侧边与床头和床尾之间设有挂接件,所述的挂接件包括固定在右侧边两端上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连接有挂销,在床头和床尾上通过转轴连接有挂钩,所述的挂钩与所述的挂销相配。本技术的可变式组合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根据婴儿生长阶段的不同可对床的结构进行变换的优点,不但满足了婴儿时期的使用,还可随着婴儿的长大变换成学步床,甚至还能变换为成人床,提高了婴儿床的利用率,变换方便,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婴儿床变换成学步床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婴儿床变换成成人床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1为床头,11为床尾,13为床底铺。床底铺13两端分别与床头I和床尾11的中部相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销轴插入式,即在床头I和床尾11上加工有圆形插孔,在床底铺13的两端头同样加工有圆形插孔,床底铺13的端头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通过向圆形插孔内插入圆柱形销轴的方式进行连接,销轴的一端插入床头1、床尾11上的圆形插孔内,另一端插入床底铺13端头上的圆形插孔内。在床头I和床尾11的左侧连接有左侧边12,左侧边12的下边伸向床底铺13的下方。左侧边12的长度尺寸与床底铺13的长度尺寸相同,左侧边12的两端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的连接同床底铺13与床头I和床尾11的连接方式。在床头I和床尾11的右侧连接有右侧边2,右侧边2的下边与床底铺13的高度平齐。右侧边2的长度尺寸与左侧边12的长度尺寸相同,右侧边2的两端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的连接同床底铺13与床头I和床尾11的连接方式。在床头I和床尾11的右侧位于右侧边2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梁9,支撑梁9的两端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也采用销轴插入式连接。在支撑梁9与右侧边2之间自床头I至床尾11横向排列有右头边3、右中边4和右尾边10。右头边3的上边与右侧边2的下边相对接,右头边3的下边与支撑梁9上边相对接,右头边3的一侧靠在床头I的侧面。位于中间的右中边4的上边与右侧边2的下边相对接,右中边4的下边与支撑梁9上边相对接,右中边4的一侧靠在右头边3的另一侧。右尾边10的上边与右侧边2的下边相对接,右尾边10的下边与支撑梁9上边相对接,右尾边10的一侧靠在床尾11的侧面,右尾边10的另一侧靠在右中边4的另一侧。右侧边2、右头边3、右中边4、右尾边10、支撑梁9之间相对接边和相靠连接处均为销轴插入式连接。上述各件之间的连接,在拐角处可利用加工有螺栓孔的短角钢并配合螺钉进行连接固定。在可变式组合床的下方配有抽屉,抽屉包括外框6,在外框6内配有底板8。外框6的长边与短边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在床底铺13的下方床头I和床尾11之间设有下框7,下框7的高度与左侧边12的下边、支撑梁9的高度平齐,下框7上铺设有隔板。下框7与床头1、床尾11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右侧边2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设有挂接件,挂接件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右侧边2两端侧面上的连接板14,在连接板14上固定连接有挂销15,在床头I和床尾11上通过转轴17连接有挂钩16,挂钩16与挂销15相配。上述各部件(包括床头1、床尾11、左侧边12、右侧边2、床底铺13、右头边3、右中边4、右尾边10)均可采用木质材料的板材或木方组合成框架的结构形式。相邻之间各件销轴插入式连接中销轴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可为一个或多个。如图2所示:当婴儿开始学步时,可对婴儿床进行一次变换,形成学步床,变换方式如下:卸下右侧边2,卸下下框7及其上的隔板,将床底铺13向下移动到下框7处安装,即床底铺13的高度与左侧边12的下边、支撑梁9的高度平齐,床底铺13两端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同样为销轴插入式连接方式,同时卸下右中边4,即形成婴儿学步床。随着婴儿的成长,还可以将右头边3和右尾边10卸下,形成儿童床。如图3所示:当婴儿长大后,不需要婴儿床时,可对婴儿床进行第二次变换,形成成人床。变换方式如下:将床头I和床尾11合并形成成人床的床头,并在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片5和螺钉连接在一起。右侧边2作为成人床的床尾并起到支腿的作用。成人床两侧的床边由抽屉的外框6构成,即外框6的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组成一个成人床的床边,成人床的床铺由婴儿床的床底铺13、左侧边12、下框7及其隔板拼接而成,床底铺13、左侧边12、下框7及其隔板均搭落在外框6内侧固定连接的内支撑条上。右头边3和右尾边10分别连接在组成外框6的长边和短边相接处的外侧,即连接在成人床床边的外侧,右中边4设在下框7靠近床头I 一侧的侧边下方,并与右头边3、右尾边10和右侧边2同时作为成人床的床铺支撑部件。各件之间的连接同样采用销轴插入式的连接方式,在拐角处可利用加工有螺栓孔的短角钢并配合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如图4所示:在组成成人床床边的外框6端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拐角18,拐角18上有斜向开口,通过斜向开口挂在与床头1、床尾11固定连接的连接销19上。为了增加强度,婴儿床中的支撑梁9沿成人床纵向设置在床底铺13和左侧边12的中间位置,支撑梁9的一端与床头I和床尾11之间、另一端与右中边4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根据婴儿生长阶段的不同可对床的结构进行变换的优点,不但满足了婴儿时期的使用,还可随着婴儿的长大变换成学步床和成人床,提高了婴儿床的利用率,变换方便,整体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式组合床,包括床头(1)、床尾(11),在床头(1)和床尾(11)之间连接有床底铺(13),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左侧连接有左侧边(12),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右侧连接有右侧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边(12)的下边伸向所述的床底铺(13)的下方,所述的右侧边(2)的下边与所述的床底铺(13)的高度平齐;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梁(9),在支撑梁(9)与右侧边(2)之间自床头(1)至床尾(11)横向排列有右头边(3)、右中边(4)和右尾边(10);在可变式组合床的下方配有抽屉,所述的抽屉包括外框(6),在外框(6)内配有底板(8);在床底铺(13)的下方床头(1)和床尾(11)之间设有下框(7),下框(7)的高度与左侧边(12)的下边平齐,下框(7)上铺设有隔板;与所述的床头(1)、床尾(11)相连接的各部件相互之间均为销轴插入式连接;组成抽屉的外框(6)的长边与短边之间为销轴插入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式组合床,包括床头(1 )、床尾(11 ),在床头(1)和床尾(11)之间连接有床底铺(13),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左侧连接有左侧边(12),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右侧连接有右侧边(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左侧边(12)的下边伸向所述的床底铺(13)的下方,所述的右侧边(2)的下边与所述的床底铺(13)的高度平齐; 在床头(1)和床尾(11)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梁(9 ),在支撑梁(9 )与右侧边(2 )之间自床头(1)至床尾(11)横向排列有右头边(3)、右中边(4)和右尾边(10); 在可变式组合床的下方配有抽屉,所述的抽屉包括外框(6),在外框(6)内配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克鹏刘宏丽田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凯得婴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