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359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3:25
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属于绿色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形底座,用柱形地桩加固,并与拱、斜撑和棚头立柱通过螺丝固定,主拱和主梁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稳定性高,牢固度强。连接处采用螺丝固定,避免钢材的二次镀锌和虚焊等安全隐患,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农业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市场上温室、大棚支架有方管和圆管两种,方管较圆管紧固性好,承受力强,已受到广泛青睐。但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单体大棚主要是Φ25㎜镀锌圆管作为拱和梁,拱与拱之间的连接采用镀锌圆套筒,拱与梁的连接采用弹簧钢丝进行连接;拱管直接插入地下400mm左右,以示固定。不仅圆管和圆套筒容易滑脱,稳定性差,而且仅依靠拱管插入地下40cm固定大棚,牢固性不够,御灾能力也不高。中国专利号ZL200920111305.4,名称为《易拆装插接的双梁拱架大棚》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各拱架下端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由地下的座桩,固定在座桩上的竖立插接套管构成的技术方案。虽然该技术方案设置了底座,但是其拱和底座的连接仍然是插接方式,且底座没有形成一体,压膜钩与底座也没有连接,不够牢固。中国专利号ZL201220227626.2,名称为《一种方管拱形农用大棚连接件组合》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方管形拱梁的连接方法,将方管形拱用连接箍连接,连接箍下连接吊钩,用于嵌入上悬梁。虽然使用了方管使大棚较圆管承受力增强了,连接方式采用螺丝紧固,也免去了焊接和二次镀锌等工艺,但是搭建方式繁杂,梁与拱分装在连接箍和吊钩内,不能构成一体,而且拱的弯曲程度需要预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承受力强,稳定性好,搭建简便的农用单体大棚。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包括由棚头立柱、梁、与梁垂直连接的拱,和连接各拱的卡槽组成的大棚本体,以及压膜钩、角铁形斜撑和柱形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形底座,与拱、斜撑、地桩、棚头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拱包括主拱和副拱,梁包括主梁和副梁,主拱为方管,主梁为C型管,副拱和副梁为圆管,主拱与主梁之间设置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一体成型,包括底板和“凹”形结构的侧板,底板宽度与主拱相配合,侧板凹陷处宽度与主梁相配合,侧板设置在底板前后两侧,整体成凹槽形结构,凹面向上,侧板凹陷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设有连接板,所述的侧板和连接板上分别对称设置螺丝孔,底板的中部设置螺丝孔二。进一步的,所述的侧板上左右分别对称设置两对螺丝孔,主拱顶端前后两侧配合设置两对螺丝孔;连接板上前后分别对称设置一对螺丝孔,主梁两端左右配合设置一对螺丝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螺丝孔二上挂接顶钩,顶钩下绕接倒“T”形作物固定架,所述的作物固定架底边的两端绕接在主拱上。进一步的,主梁上与副拱对应处设置一个Φ26mm的圆孔,副拱穿过圆孔,上端设置一对小孔,与主梁销接固定。进一步的,斜撑的竖直边上两端设置螺丝孔,斜置在底座和主拱间,底座和主拱相应处配合设置螺丝孔,斜撑和底座以及主拱螺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膜钩为“S”形结构,底座竖直边上与压膜钩对应处设置圆孔,与压膜钩挂接。进一步的,底座水平边上设置Φ13mm的圆孔,Φ12㎜,800mm的地桩穿过圆孔与地面固定连接,在底座水平边处与底座螺接固定,顶端螺接垫片和两个螺帽,套接在拱管内,与拱管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底座,在底座水平边上设置螺孔,将地桩通过螺孔打入地下750mm至硬土层,并在上部用螺帽旋紧固定,增强了大棚底座的稳定性和牢固强度。通过在距离打入地下的地桩顶端10mm处旋一到两个螺帽,或放置一定大小的垫片,套入主拱管后将主拱在底部螺帽和中间螺帽间的部分夹变形,使主拱和地桩套牢,无法拔出,增强了底座和主拱的连接,从而也增强了主拱的稳定性。通过将与底座固定的螺杆顶端10mm处设置一个Φ22mm的螺帽,套入副拱内,将副拱在顶部螺帽和中部螺帽间的部分夹变形,使副拱也与底座固定连接。棚头立柱与底座也采用这种连接方法,使整个大盘建立了一个稳定牢固的基础。在主拱和主梁的连接上,通过使用凹槽形结构的连接件,使主拱和主梁通过螺丝就可稳固的连为一体,且安装方便,避免因需要焊接而进行二次镀锌及虚焊等安全隐患,也比传统的弹簧钢丝连接结构合理,牢固美观。通过在拱梁连接件底部设置螺丝孔二,挂接一个倒“T”形作物固定架,可不用在地面搭架,节省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方便了农事操作。通过设置角铁形斜撑,使斜撑也与底座和拱连为一体,结构既美观又牢固。本技术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增强了大棚的抗压强度,又使整个大棚结构更为一体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座与主拱、副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主拱与主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梁与副拱的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斜撑与主拱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座与压膜钩和地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件与作物固定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杆;2-压膜钩;3-底座;4-副梁;5-主梁;6-作物固定架;7-副拱;8-连接件;9-主拱;10-棚头立柱;11-销子;12-地桩;13-斜撑;14-侧板;15-底板;16-连接板;17-螺丝孔二;18-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包括由棚头立柱10、梁、与梁垂直连接的拱,和连接各拱的卡槽1组成的大棚本体,以及压膜钩2、斜撑13和地桩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形底座3,与拱、斜撑13、地桩12、棚头立柱10固定连接。所述的拱包括主拱9和副拱7,梁包括主梁5和副梁4,主梁5与主拱9之间设置连接件8。如图7所示,所述的连接件8一体成型,包括底板15和“凹”形结构的侧板14,底板15宽度与主拱9相配合,侧板14凹陷处宽度与主梁5相配合,侧板14设置在底板15前后两侧,整体成凹槽形结构,凹面向上,侧板14凹陷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设有连接板16,所述的侧板14上左右分别对称设置两对螺丝孔,连接板16上前后分别对称设置一对螺丝孔,底板15的中部设置螺丝孔二17。螺丝孔二17上螺接顶钩,顶钩下连接二层覆盖支架或倒“T”形作物固定架,优选倒“T”形作物固定架,所述的作物固定架底边的两端绕接在主拱上。实施例1:选用60×42×1.5㎜的C型钢管作为主梁5,40×40×1.2㎜的方管作为主拱9,副梁4选用Φ22mm的圆管,副拱7选用Φ25㎜的圆管,底座3为40×30×1.5㎜的角铁,斜撑13为30×30×1.5㎜的角铁,地桩12为800㎜左右Φ12mm的柱形钢材,材质均选用Q195或Q215或Q235的热镀锌钢材。大棚整体为:棚宽8米,棚高3米,相邻主拱间距离4米,棚长为4的倍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优选40米。如图2所示,在底座3水平边上打Φ13mm的圆孔,将Φ12㎜,800mm的地桩12穿过圆孔打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包括由棚头立柱(10)、梁、与梁垂直连接的拱,和连接各拱的卡槽(1)组成的大棚本体,以及压膜钩(2)、角铁形斜撑(13)和柱形地桩(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形底座(3),与拱、斜撑(13)、地桩(12)、棚头立柱(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包括由棚头立柱(10)、梁、与梁垂直连接的拱,和连接各拱的卡槽(1)组成的大棚本体,以及压膜钩(2)、角铁形斜撑(13)和柱形地桩(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本体底部设置绕底部一周的角铁形底座(3),与拱、斜撑(13)、地桩(12)、棚头立柱(10)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包括主拱(9)和副拱(7),梁包括主梁(5)和副梁(4),主拱(9)为方管,主梁(5)为C型管,副拱(7)和副梁(4)为圆管,主拱(9)与主梁(5)之间设置连接件(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8)一体成型,包括底板(15)和“凹”形结构的侧板(14),底板(15)宽度与主拱(9)相配合,侧板(14)凹陷处宽度与主梁(5)相配合,侧板(14)设置在底板(15)前后两侧,整体成凹槽形结构,凹面向上,侧板(14)凹陷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设有连接板(16),所述的侧板(14)和连接板(16)上分别对称设置螺丝孔,底板(15)的中部设置螺丝孔二(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农用单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14)上左右分别对称设置两对螺丝孔,主拱(9)顶端前后两侧配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江权毕建辉陆天奇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丰恺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