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茬旋耕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341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农田耕整机械的埋茬旋耕刀,其回转半径为227~241mm,与标准旋耕刀相比,侧切刃包角减小,正切面弯折角和弯折半径加大,并且正切面弯折后形成外倾角为17°~33°,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旱田的全量秸秆还田作业,既能保证耕深要求,不会把秸秆勾上来,埋茬效果好,又能减少刀刃入土总长,使正切面入土时呈垂直状态,有效降低功耗,具有显著进步和重要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田耕整机械所使用的旋耕刀具,具体讲是一种既能用于水田又能用于旱田进行秸杆还田并具有节能效果的埋茬旋耕刀
技术介绍
秸杆还田是当前农业战线上的中心工作。目前秸杆还田机械针对水田埋茬耕整的品种较多。水田秸杆还田技术比较容易过关,这是因为水田要求耕深较浅,有IOOmm左右即可,同时水田泥浆容易粘草,即容易覆埋秸杆。旱田秸杆还田机械目前只有反转灭茬机,即刀辊在反转的条件下覆埋秸杆。但反转灭茬机功耗大,作业成本高,农户难以接受。同时,反转灭茬机对旱地土壤湿度要求较高,当土壤湿度超过25 %时,就无法使用。旱田采用刀辊正旋方式使秸杆覆埋的主要技术难度是秸杆干燥蓬松难以被碎土块盖住。应对措施主要是加大耕深,增加拌和秸杆的泥土量,增加碎土率,土块越小拌和秸杆效果越好,而加大耕深和提高碎土率都要增加功耗。想降低功耗节能效果明显又要便于稻杆还田,关键在于旋耕刀具的改进。国家标准GB/T5669 2008规定,刀座式旋耕刀按使用要求分为1、I1、III型,按刀柄宽度分为T、S型,其中I型主要用水旱田耕作,刀辊回转半径R有225、245、260mm三种。这种旋耕刀主要用于少无秸杆的水旱田耕作,不适合全秸杆还田耕作作业,若用于旱田埋茬作业时,当R = 22 5mm时,耕深不足,埋茬效果不好,当R = 245或260mm时,耕深较大,功率消耗过大。而且,上述旋耕刀的侧切刃包角Θ较大,使得旋耕刀的入土刀刃长度较大,增加了功耗;而正切面的弯折半径和弯折角都偏小,埋茬时容易产生勾草现象。另外,现在旋耕刀正切面弯折后与侧切面垂直于同一平面,即正切面外倾角为0,作业时,由于刀辊中心高于地面,随着旋耕刀的边旋转、边前行,正切面入土时与土壤表面呈倾斜状态,加大了阻力,增加了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旋耕刀具埋茬耕作时功耗较大,埋茬效果不好,难以适用旱田秸杆还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耗小,埋茬效果好,适用于水田和旱田秸杆还田的埋茬旋耕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茬旋耕刀,分成刀柄、刀背、侧切面、侧切刃、正切面、正切刃主要部分,由侧切刃和正切刃构成的刀刃为圆弧状,正切面向侧切面的一侧弯折分为左弯刀和右弯刀。其改进之处在于该埋茬旋耕刀的刀辊回转半径R为227 241mm,所述侧切刃的包角Θ =10° 26。,正切面弯折角β =122° 135°,正切面弯折半径r = 35 75mm,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α =25° 41°,正切面弯折后,其刀背部位向着弯折方向斜倾,即正切面沿宽度方向相对于刀背向弯刀外侧倾斜,倾斜角称为正切面外倾角ω,在刀辊回转半径R处ω = 17° 33°。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刀棍回转半径R = 235mm ;所述侧切刃包角Θ =18° ;所述侧切刃的起始半径R0 = 100 120mm,侧切刃的终点半径R1 = 196 216mm。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正常与中、大马力拖拉机配置的I型标准旋耕刀回转半径为225、245、260mm三种规格。本技术的回转半径R取值227 241mm,优选定位在235mm,不光填补了该规格的空白区,而且与标准旋耕刀相比效果显著。凡是刀座式弯刀(旋耕刀又称弯刀),它的最大耕深等于回转半径减去刀座端面至刀辊中心的距离,此距离一般为m = 95mm。由R_m,该埋茬旋耕刀的最大耕深为132mm至146mm,能满足不同地区的旱田秸杆还田作业的耕深要求,既能保证使秸杆埋下去,又不会使功率消耗过大,达到节能效果。2、秸杆还田效果明显。埋茬旋耕刀的正切面弯折半径r为35 75mm,弯折角β= 122° 135°,该半径和弯折角比现有值加大,能使正切面弯折平缓,刀刃将秸杆压入土中而不会勾上来,这是秸杆覆埋的要素之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有弯刀都能将秸杆压入土中,所有弯刀都能将秸杆和碎土拌和,关键问题是会不会勾草,不勾草的弯刀覆埋秸杆的效果就好。3、降低切土阻力,节约能耗。埋茬旋耕刀侧切刃终点半径R I为196 216mm,侧切刃包角Θ =10° 26。,优选Θ =18° (IT245旋耕刀R1为228±2_,侧切刃包角Θ为27° )。此值比现有旋耕刀要小,在保证刀面刚度和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刀刃的入土长度,以减少切土阻力。根据计算,当刀刃圆弧半径相同,耕深同为120mm时,I T245标准旋耕刀入土刀刃总长约179mm,而优选值的埋茬旋耕刀入土刀刃总长约154mm。154+179X 100% = 86%,也就是说,在相同耕深的条件下,埋茬旋耕刀的功耗约为I T245标准旋耕刀的86%。4、外倾角的作用降低了功耗。埋茬旋耕刀的侧切刃终点半径Rl与折弯线之夹角α =25° 41°,比标准 值45° 52°减小,该值决定了埋茬旋耕刀的正切面外倾角ω。所述外倾角是正切面沿宽度方向相对于刀背向弯刀外侧的斜倾角,弯刀外侧是指正切面弯折圆弧的凸面一侧。外倾角的作用是:当埋茬旋耕刀从空间旋转至开始入土时,随着边旋转、边前行,正切面与土壤表面(土壤表面是土壤耕作层最坚硬的部分)呈垂直状态接触,这种状态入土最省力。这就相当于我们用菜刀切菜时,当刀面垂直砧板时最省力。所以外倾角的大小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入土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埋茬旋耕刀结构形状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沿A-A线,即沿弯刀宽度方向的剖面图,A-A线通过正切刃最外点即刀棍回转半径R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埋茬旋耕刀分成刀柄1、刀背2、侧切刃3、侧切面4、正切面5、正切刃6主要部分,正切面沿弯折线C-C向侧切面一侧弯折,分别形成左弯刀和右弯刀(配合使用),图中,R-刀辊回转半径,R。-侧切刃起始半径,R1-侧切刃终点半径,r-正切面弯折半径,Θ-侧切刃包角,α-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β-正切面弯折角,ω-正切面外倾角。各实施例中埋茬旋耕刀主要尺寸如下表:单位: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茬旋耕刀,分成刀柄、刀背、侧切面、侧切刃、正切面、正切刃主要部分,由侧切刃和正切刃构成的刀刃为圆弧状,正切面向侧切面的一侧弯折分为左弯刀和右弯刀,其特征是该埋茬旋耕刀的刀辊回转半径R为227~241mm,所述侧切刃的包角θ=10°~26°,正切面弯折角β=122°~135°,正切面弯折半径r=35~75mm,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α=25°~41°,正切面弯折后,其刀背部位向着弯折方向斜倾,即正切面沿宽度方向相对于刀背向弯刀外侧倾斜,倾斜角称为正切面外倾角ω,在刀螺回转半径R处ω=17°~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茬旋耕刀,分成刀柄、刀背、侧切面、侧切刃、正切面、正切刃主要部分,由侧切刃和正切刃构成的刀刃为圆弧状,正切面向侧切面的一侧弯折分为左弯刀和右弯刀,其特征是该埋茬旋耕刀的刀辊回转半径R为227 241mm,所述侧切刃的包角Θ =10° 26。,正切面弯折角β = 122° 135°,正切面弯折半径r = 35 75mm,侧切刃终点半径与弯折线之夹角α =25° 41°,正切面弯折后,其刀背部位向着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孝华钱树培沈蔚常发成
申请(专利权)人:姜堰市新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