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623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地将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安装在预定的基座上。线缆处理装置包括:支撑部件(4),其支撑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3);以及基座(1f),其固定有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及基座中的一方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4a),该突起部包括直径大于根部部分的直径的扩径部分。在支撑部件及基座中的另一方,与突起部对应地设置有供突起部贯插的固定孔(13)。固定孔具有插拔部分和防松脱部分。插拔部分具有突起部的扩径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防松脱部分具有突起部的扩径部分不能插拔、但根部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包括形成在构造物中的多层层站和井道、以及以可升降的方式配置在该井道内的轿厢。在电梯的各个层站设有操作显示装置,用于对电梯登记呼梯和显示电梯的当前位置。该操作显示装置的用于内置按钮和/或显示器的框体被埋入设置于构成层站的构造物的墙壁中。通常,需要将线缆与操作显示装置的按钮和显示器等连接,为此在操作显示装置的框体中设有布线孔和覆盖布线孔的布线装置,使用这些布线孔和布线装置将线缆接线于框体并固定于此。作为这种布线用的防护罩,有日本特开平3 - 42481号公报公开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箱体的背面形成有用于穿通线缆的布线孔、用于安装线缆固定用的线缆夹的上部螺纹孔、下部引导孔、以及用于按压线缆的突起部等。并且,通过在箱体背面安装线缆夹,以箱体背面和线缆夹夹持线缆的方式进行线缆的固定。线缆夹在箱体背面上的固定是这样进行的:在将线缆夹下部的两个引导部件插入箱体的对应的下部引导孔中并卡紧的状态下,从线缆夹的上方将螺钉旋入箱体的上部螺纹孔中。另外,作为另一个示例有日本特开2008 — 81311号公报公开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线缆的前端侧安装角状的安装部件和挠性部件,在挠性部件被夹在箱体的背面部与安装部件之间的状态下,利用螺栓将安装部件固定于背面部。但是,在这些现有的结构中,必须在作业空间的制约较多的井道内进行如下这样的作业:线缆夹和安装部件的添置作业、螺纹孔等的严格定位作业以及之后的螺钉紧固作业。因此,是不易操作且花费功夫的作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 — 4248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813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地将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安装在预定的基座上。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其对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进行支撑;以及基座,其固定有所述支撑部件,在所述支撑部件及所述基座中的一方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包括直径大于根部部分的直径的扩径部分,在所述支撑部件及所述基座中的另一方,与该突起部对应地设置有供所述突起部贯插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具有插拔部分和防松脱部分,所述插拔部分具有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扩径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所述防松脱部分具有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扩径部分不能插拔、但所述根部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能够容易地将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安装在预定的基座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电梯的层站侧设置的操作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沿着图1中的I1-1I线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图3是从井道侧观察到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4的(a)、(b)和(C)是分别表示从井道侧、侧方及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状态的图。图5的(a)、(b)和(c)是分别表示从井道侧、侧方及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设置的固定弹簧的图。图7的(a)、(b)和(c)是分别表示从井道侧、侧方及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相同的标号表不相同或者对应的部分。图1是表示在电梯的层站侧设置的操作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沿着图1中的I1-1I线的操作显示装置的截面的图。操作显示器具I被设置在电梯的层站,内置有对电梯利用者通知轿厢到达的位置显示器和登记层站呼梯的层站按钮。操作显示器具I在表面板Ia的背面具有被埋设于层站墙壁2中的框体If。在框体If内收纳有位置显示器Ib和呼梯按钮lc,这些位置显示器Ib和呼梯按钮Ic露出于表面板la。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用于将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3与上述的位置显示器Ib和呼梯按钮Ic连接。主要根据图3和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具体情况。图3是从井道侧观察到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立体图,图4的(a)、(b)和(c)是分别表示从井道侧、侧方及下方观察到的实施方式I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的状态的图。线缆处理装置10包括:作为支撑部件的布线用防护罩4,其支撑线缆3 ;以及作为基座的框体lf,其固定该支撑部件。另外,布线用防护罩和框体是支撑部件和基座的一例。因此,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将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示出的结构不同的布线用防护罩和框体用作支撑部件和基座,还可以将与布线用防护罩和框体完全不同的部件作为支撑部件和基座的对象进行实施。在支撑部件及基座中的一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布线用防护罩4,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包括具有比根部部分的直径大的直径的扩径部分。具体地讲,突起部能够使用紧固部件,在该示例中是使用两个螺钉4a作为紧固部件。螺钉4a分别具有作为根部部分的螺钉轴部11和作为扩径部分的螺钉头部12。螺钉4a分别从框体If侧(层站侧)旋入布线用防护罩4的与框体If面对的部分中。在框体If的背面(井道侧的面)形成有作为用于穿通线缆3的联络窗的矩形的布线孔lg。布线孔Ig被布线用防护罩4从井道侧覆盖,布线用防护罩4将用于与位置显示器Ib和/或呼梯按钮Ic连接的线缆3固定,由此防止尘埃或水等通过布线孔Ig进入到框体If内。另外,在支撑部件及基座中的另一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框体lf,设有与该螺钉4a对应的两个用于插通螺钉4a的固定孔13。固定孔13分别具有插拔部分14和防松脱部分15。插拔部分14形成为大于防松脱部分15。具体地讲,插拔部分14具有能够穿通螺钉4a的螺钉头部12的尺寸。防松脱部分15具有不能插拔螺钉4a的螺钉头部12、但是能够穿通螺钉轴部11的尺寸。对插拔部分14和防松脱部分15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首先,第一个固定孔13位于布线孔Ig的上方,其插拔部分14由大径圆孔构成,防松脱部分15由比插拔部分14的大径圆孔小、而且以与大径圆孔重叠的方式与该大径圆孔连接的小径圆孔构成。另一方面,第二个固定孔13利用布线孔Ig构成。即,第二个固定孔13的插拔部分14即是大径的方孔即布线孔Ig自身,防松脱部分15由在布线孔Ig的下侧角部与布线孔Ig连接的小径圆孔构成。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各个固定孔13中,防松脱部分15位于比插拔部分14靠下侧的位置。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防松脱部分15配置在对应的插拔部分14的斜下侧。下面,说明布线用防护罩4与线缆3的连接。在布线用防护罩4形成有朝下开口并且在井道侧突出的覆盖部分16,在该覆盖部分16的层站侧的面上形成有用于将线缆3导入框体If的槽4b。线缆3被配置在覆盖部分16的内侧,由该覆盖部分16沿上下方向进行引导。另外,在布线用防护罩4的外表面(井道侧的面)且位于覆盖部分16下方的部分安装有线缆固定件4c。线缆固定件4c如图4 (c)详细示出的那样,其大部分构成为拱状。线缆固定件4c的一端通过覆盖部分16下部的开口或者专用的穿通孔,从布线用防护罩4的井道侧勾挂于层站侧,线缆固定件4c的另一端通过紧固单元4d被固定于布线用防护罩4。线缆3被夹在线缆固定件4c的拱形内侧面与布线用防护罩4的外表面之间而被固定。下面,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该线缆处理装置具有: 支撑部件,其对在井道内延伸的线缆进行支撑;以及 基座,其固定有所述支撑部件, 在所述支撑部件及所述基座中的一方设有至少一个突起部,该突起部包括直径大于根部部分的直径的扩径部分, 在所述支撑部件及所述基座中的另一方,与该突起部对应地设置有供所述突起部贯插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孔具有插拔部分和防松脱部分, 所述插拔部分具有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扩径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 所述防松脱部分具有所述突起部的所述扩径部分不能插拔、但所述根部部分能够贯穿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是从所述基座侧被旋入到所述支撑部件的与该基座面对的部分的紧固部件, 所述根部部分是所述紧固部件的螺钉轴部,且所述扩径部分是所述紧固部件的螺钉头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线缆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基座形成有所述线缆用的联络窗, 所述固定孔的所述插拔部分由所述联络窗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的线缆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和子八木英志仓桥克弥金森秀树二宫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