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丹佛斯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控制室内温度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79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1),包括一个入口(2),一个回流管路(3),一个控制器(4),连接所述入口(2)和所述回流管路(3)的至少一个温度传输回路(5,6,7),连接到所述入口(2)的一个热流体供给源(8)和一个冷流体供给源(9),以及连接到所述回流管路(3)的至少一个出口(11)。为确保温度控制系统(1)中具有恰当且稳定的流体温度,在热流体供给源(8)和冷流体供给源(9)处分别设置了流体控制阀门(14,15),并且在入口(2)处设置了流体温度传感器(19)。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所述系统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室内温度控制系统,其包括:入口,回流管路,控制器,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回流管路的至少一个温度传输回路,连接到所述入口的热流体供给源和冷流体供给源,以及连接到所述回流管路的至少一个出口。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所述系统控制室内温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室内温度控制系统用于使建筑物顺应气候变化。例如,可以在地板或墙壁或天花板上安装温度传输回路。这种方案为整个房间提供了一种公共温度。经常,水被用作这种系统中的流体。对于建筑物的每个房间,可以提供单独的温度传输回路。在这种情况下,入口借助于进液总管等将流体分配至温度传输回路。所述系统根据供给到入口并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的流体的温度而进行冷却或加热的目的。已知的是为入口提供两种供给源,即冷流体供给源和热流体供给源。如果需要冷却,则冷流体由进液总管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如果需要加热以达到设定的温度,则热流体由进液总管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所述系统在设定温度附近将始终具有一个死区。例如,死区可以是2或4摄氏度。例如,如果室用恒温器设定为21摄氏度,则极限值将在19和23摄氏度之间。为了避免在冷却和加热之间持久切换,在冷却和加热之间等待预定的一段时间是有用的,并且反之亦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确保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恰当且稳定的流体温度。该目的通过上面提到的温度控制系统得以实现,其中,可由控制器控制的流动控制阀分别设置在热流体供给源和冷流体供给源中,并且在入口处设置流体温度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入口处的流动温度。通过测量该温度并且控制冷和热供给源中的阀门,通过相应地混合热和冷流体,能够获得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中的预期流体温度。术语“混合”意味着,一般而言,不同温度的某体积的流体进行混合,与该体积有多大无关。这就确保了恒定的流体温度,并且减小了死区。例如,根据温度传输回路的长度和房间尺寸,可以确定优选的流体入口温度。通过安装在入口处的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获得了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偏差,并且该偏差用于控制阀门。因此确保了温度的稳定。优选地,阀门为经由脉冲宽度调制进行控制的开/闭型阀门。脉冲宽度调制如同进行开/闭控制一样进行调节,但是按恒定运行的顺序或周期进行,具有固定的时间间隔。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限定了控制阀门应当保持打开多长时间,该时间以每个顺序或周期的百分比表示。脉冲宽度调制允许热和冷流体混合,从而确保温度传输回路的温度恒定。优选地,根据系统的操作模式将入口的流动温度设定到预定温度。系统通常包括两种操作模式,即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两种预定的温度可以存储在系统中,一个用于加热模式并且一个用于冷却模式。冷却模式的温度应低于加热模式的温度。随后,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房间内的预期温度。优选地,在进液总管的入口处设置露点传感器。借助于露点传感器能够消除冷凝风险。这就使得在加热模式中可简单的使用最低的可能入口温度,从而节省了能量。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入口和回流管路之间设置混合泵。采用该混合泵可提供额外的混合循环。优选地,该系统包括多于一个的温度传输回路,例如为住宅的每个房间均设置一个温度传输回路。对于每个回路,回流管路应包括阀门,以单独控制经过每个回路的液流。阀门可以是可由控制器控制的。随后,可控制每个房间的温度。尤其是,每个温度传输回路设有至少一个室用恒温器。随后,可对每个回路进行独立的温度控制。室用恒温器应当能够与控制器连通,例如通过蓝牙或WLAN或其它任何无线通信。有利地,所述恒温器之一被选为主恒温器,其决定着系统的运行模式。该恒温器决定着系统是用在加热还是冷却模式中,并且限定了在入口处应获得的流体温度。优选地,在出口设置至少一个流体控制阀门,尤其是可由控制器控制的开/闭型阀门。这种阀门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并能够在无额外阀门的前提下使用回流管路。此夕卜,可以采用出口的阀门设定流体的最大流量。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热流体回流管路和冷流体回流管路,并且在热流体回流管路和冷流体回流管路中分别设有阀门。随后,可在加热模式中使用冷流体回流管路并且可在冷却模式中使用热流体回流管路。借助于每个回流管路中的阀门,可为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限定不同的最大流量。上面提到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控制室内温度的方法得以实现,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0的技术特征。通过测量并控制入口处的流体温度,可确保系统中具有恰当且稳定的流体温度。可以相应于温度传输回路的长度和房间的尺寸而确定设定的温度。这样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室内温度。优选地,根据测量的室内温度和预期的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而选取加热模式或冷却模式。随后,可在加热模式和冷却模式之间进行自动切换。例如,可以借助于恒温器测量室内温度。随后在控制器中计算测量的温度和预期的温度之间的温差,并因此选取运行模式。 优选地,在加热模式中,控制器控制热流体供给源处的阀门和出口处的阀门,并且在冷却模式中,控制冷流体供给源处的阀门和出口处的阀门。从而,根据选取的运行模式而控制不同的阀门。这就确保了系统具有短反应时间。附图说明参照附图并相应于优选实施例而描述本专利技术。唯一的一幅附图显示出了一种室内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唯一的一幅附图显示出一种室内温度控制系统1,其包括显示为进液总管2的进液管路和显示为回流总管3的回流管路。为控制室内温度而设置了控制器4。进液总管2和回流总管3通过三个温度传输回路5,6,7连接。从热流体供给源8或冷流体供给源9流到进液总管2的入口 10的流体被进液总管2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5,6,7中。流体随后汇集在回流总管3中并经出口 11流出。所述出口 11包括热流体回流管12和冷流体回流管13。在每一个供给源8,9和回流管12,13中均设置一个可由控制器4控制的阀门14,15,16,17。当阀门14启动时,阀门16最好也启动。阀门15,17同样如此。在入口 10处设置露点传感器18。在进液总管2上设置流体温度传感器19。由控制器4采集并分析传感器18,19的信号。每个温度传输回路5,6,7设有一个恒温器20,21,22,其测量室内温度并与控制器4连通。因此,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为了控制控制器4,可以设置额外的远程控制23,其与控制器4无线连通。该额外的远程控制23可用于限定恒温器20,21,22中的哪一个是主恒温器。回流总管3包括为每个温度传输回路而设置的流体控制阀门24,25,26,以单独控制每个温度传输回路5,6,7中的液流。借助于位于进液总管2上的温度传感器19和控制器4中的一些软件,可将冷供给源9中供给的冷流体与热供给源8中供给的热流体混合,这样一来,具有优选入口温度的流体能够由进液总管2分配到温度传输回路5,6,7。在大多数情况下,少量的热水添加到大量的冷水中,反之亦然。通过使用被选为主恒温器的恒温器20,21,22测量的室内温度,可以由控制器确定合适的混合温度。经由脉冲宽度调制进行的控制确保了流动加热系统中具有恰当且稳定的水温。从而,在进液总管2处,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限定了相应的阀门14,15应当保持打开多长时间。通过混合热和冷流体而确保温度稳定。这就简化了对室内温度的控制。为实现系统的响应时间短,可以在进液总管2和回流总管3之间设置额外的混合泵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1),包括?入口(2),?回流管路(3),?控制器(4),?连接所述入口(2)和所述回流管路(3)的至少一个温度传输回路(5,6,7),?连接到所述入口(2)的热流体供给源(8)和冷流体供给源(9),?连接到所述回流管路(3)的至少一个出口(11),其特征在于:在热流体供给源(8)和冷流体供给源(9)中分别设置可由控制器(4)控制的流体控制阀门(14,15),并且在所述入口(2)处设有流体温度传感器(19)。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12 EP 12000149.01.一种温度控制系统(1),包括 -入口⑵, -回流管路⑶, -控制器⑷, -连接所述入口⑵和所述回流管路⑶的至少一个温度传输回路(5,6,7), -连接到所述入口(2)的热流体供给源(8)和冷流体供给源(9), -连接到所述回流管路(3)的至少一个出口(11),其特征在于:在热流体供给源(8)和冷流体供给源(9)中分别设置可由控制器(4)控制的流体控制阀门(14,15),并且在所述入口(2)处设有流体温度传感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4,15)为经由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开/闭型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系统(I)的操作模式而将入口(2)处的流动温度设定为预定的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至少一个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进液总管(2)的入口(10)处设置露点传感器(18)。5.根据权利要求1-4中至少一个所述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入口(2)和所述回流管路(3)之间设置混合泵(27)。6.根据权利要求1-5中至少一个所述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S·哈尔克贾尔P·加米尔乔德B·索伦森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